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捷报传至朱棣!朱棣振奋!

作品:《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听到朱高煦的话。


    朱正淡淡一笑:“数万人头堆砌,他们会怕的。”


    “不过。”


    “同样也会激起他们的怒火。”


    “我让去你做的都安排好没有?”


    闻言!


    朱高煦立刻抱拳回道:“请将军放心,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北疆所有卫所内都遍布了引火之物,更是挖了诸多的陷阱,并且还存放了许多炮弹。”


    “保管那些元人进入卫所后,绝对能够让他们吃上一壶。”


    对于这一次卫所的埋伏,朱高煦可是亲力亲为的,自然是无比的重视。


    “报。”


    “启禀将军。”


    “巡边斥候发现元人主力大军踪迹,距我边境已经不到十里。”


    魏泉快步来到了堂内,严肃禀告道。


    “终于来了。”


    朱正冷笑一声。


    “传本将令。”


    “除原定计划留守的将士外,其余将士全部撤回海州城。”朱正当即道。


    “末将领命。”朱高煦立刻应道。


    ……


    真定府,真定城!


    朱棣一身战甲加身,左右则是站着两个都指挥使,丘福与张玉。


    “王爷。”


    “据探报来报,南军已经行军到了我真定府不足二十里。”


    “南军统帅仍然是李景隆,不过副将则是换了两人,并非盛庸,而是平安与瞿能。”丘福沉声禀告道。


    “平安,瞿能。”


    “这两个可是能将,看来这一次本王的侄儿是开窍了。”朱棣笑了一声,并无任何慌张。


    “王爷。”


    “此战。”


    “南军兵力仍不下于五十万,除了南军从秦晋辽三地调集的兵力南撤的,如今更是再此调集了一些精锐精兵。”


    “这数个月以来,这一支大军已经完成了整编,不再松散。”


    “我军可用兵力只有二十万,此战仍然是一场恶战。”张玉脸色凝重的说道。


    看得出。


    丘福与张玉两人脸色都是无比凝重,对于这一战,他们自然是充满了紧迫与担忧的。


    兵力太过悬殊了。


    “怎么?怕了?”


    朱棣淡淡一笑,神情镇定,根本不慌。


    “王爷。”


    “依末将看来,如今我军只有采取防守之策为主,方可与南军长久抗衡。”丘福沉声道。


    “难道两位忘记了昔日南军大举进攻,直接从北面突袭我北平城时,朱正所提的战法?”朱棣笑了笑,看着两将道。


    “朱正所提的战法?”


    丘福与张玉稍稍沉思了一刻,似明白了过来。


    “十六字战法。”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这一战,本王打算完全采用朱正所提战法,一面以重兵防守真定府城池,与南军展开长时间拉锯战,二来则是以这十六字战法对付南军,疯狂消耗南军。”


    “只要长久下去,必可取得成效。”


    “只要南军真的承受不住了,便是我军大举反攻之时。”


    “两位将军。”


    “如何防守布置,本王已经交代下去了,两位将军全力执行即可。”


    “至于袭扰南军的大军,本王先行抽调五万人,开启这十六字战法。”朱棣沉声道。


    “末将领命。”


    看着朱棣如此自信,丘福与张玉当即躬身一拜。


    “王爷。”


    “如今南军已经攻来了,北边的元人或许也已经动兵了,难道王爷真的不担心北边?”张玉此刻开口说道。


    “是啊王爷。”


    “相比于南军,末将也是更为担心北边的元人,一旦真的被他们攻破了边境,我北疆百姓就要遭殃了。”丘福也是一脸忧色。


    对此。


    朱棣仍然是一脸坚定,带着一种自信:“本王既然选择了朱正镇守辽东,并且一切军政之权都交给了他,那就会对他有绝对的信任。”


    “再而。”


    “哪怕最终朱正真的没有挡住,那也是天命要亡我朱棣。”


    “既如此,那我朱棣也就认命了。”


    听着这话。


    丘福与张玉皆是面带敬畏之色,充满了敬佩。


    也正在这时!


    “报。”


    “王爷。”


    “大捷。”


    “北疆辽东大捷。”


    朱能一脸激动的冲入了大殿内,大声喊道。


    听到大捷两个字,还是北疆辽东大捷。


    殿内的众将目光全部都看向了朱能,充满了惊愕。


    这才多久?


    大捷?


    怎么做到的?


    “说。”


    "是何大捷?"


    朱棣眉宇一动,脸上也是浮起了一抹期待之色。


    “回禀王爷。”


    “朱正将军镇辽东北疆卫所,亲率麾下骑兵出征,并采取诱敌,包围,伏杀等策,元人轻敌,更不知我军在北疆布置重兵虚实,落入朱正将军所设伏杀之中。”


    “五万元先锋军被朱正将军歼灭四万余众,其中包含一万元人骑兵。”


    “此战。”


    “我军斩获军资兵器诸多,更是得到了近万匹战马。”


    “斩获丰厚。”


    “元先锋主将更是被朱将军亲手斩杀。”


    “大捷。”


    朱能手捧着北疆的捷报,激动的说道。


    话到了此。


    捷报战果已经完全展现。


    大殿内。


    众燕军战将无不带着愕然之色。


    全部都被此战果所惊。


    哪怕朱棣也不例外。


    持续了好一阵后。


    “好,好,好啊!”


    “朱正,不愧是本王麾下智勇之将,有勇有谋。”


    “元人首战就被他斩了四万先锋军,吃了大亏啊。”


    “朱正,没有让本王失望。”朱棣连连叫好,十分激动的道。


    “末将恭贺王爷。”


    殿内众将纷纷向着朱棣恭贺道。


    “王爷。”


    “此番朱正将军更是在北疆做出了一个壮举。”


    “将元人四万先锋军头颅全部斩下,在北疆边境之外铸成了京观,以此震慑元人。”


    “当真壮阔豪迈。”朱能又恭敬说道,眼中也是涌现了难言的敬畏。


    “以四万元人头颅铸京观?”


    饶是朱棣听到京观二字,也不由得一惊。


    这等举措,的确是许久未曾听过了。


    不过在朱棣转瞬一想后,眼中就流露出了一种恍然大悟,似乎想明白了朱正的意图是什么。


    “好。”


    “这京观铸得好。”朱棣大笑着说道。


    “诸位,可知朱正为何会铸此京观示以元人?”朱棣扫视殿内众将,大声问道。


    “铸京观,震慑敌。”


    “这便是朱将军以此震慑元人来犯。”丘福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回道。


    殿内众将也是纷纷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