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徐妙云询问郭玉儿,其祖母何来

作品:《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多谢王妃,如果有事,我一定会立刻叫人禀告王妃的。”


    面对徐妙云的好意,郭玉儿也是顺势的接受了。


    “这就对了嘛。”


    “如今年关将近,可朱将军却在外不得归,如若没有照顾好你们,我王府那就真的愧对功臣了。”徐妙云笑着说道,展现了无尽的温柔。


    “王妃。”


    “你说这一场战争究竟还要打到什么时候去啊?”


    郭玉儿此刻缓缓开口道,眼神之中也是充满了一种渴望。


    虽说她夫君如今已经是燕军之中的高层将领,掌管十万大军,可郭玉儿每每想到了自己夫君上战场,心底便充斥着担忧。


    她真的害怕未来的某一天收到坏消息,更不想自己的一双儿女从小就失去了父亲。


    每夜。


    每每听到大战打响,郭玉儿心底就充满了不安。


    这种不安是真的难以压下去。


    “这一战,我也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去。”


    “但可以肯定,我们不会认命的。”徐妙云也是缓缓开口道。


    “我只希望这一场战争快些结束,一家人高兴的团聚在一起,我就满足了。”郭玉儿带着几分深思的道。


    “那一日不会太远的。”徐妙云微微一笑。


    随即。


    她又带着几分好奇的看着郭玉儿问道:“玉儿,你当初嫁到了朱家后,就未曾见过朱正的父母吗?”


    “夫君的父母似乎是在逃难的时候为了保护夫君和祖母亡故了。”


    “我也只是听祖母以前说的只言片语。”郭玉儿想了想,回道。


    “那朱正还有他祖母以前是何处人氏啊?”


    “此番我整理燕军将领户籍时,朱正与其祖母是在洪武十六年时记录在册的,而之前的消息就未曾有过。”徐妙云微微一笑,又顺势问道。


    显然。


    这也是徐妙云故意为之了。


    “这些事情我也知道的并不是很清楚,不过据祖母当年的随口提及的,她似乎说过永远都回不到故乡了,能够来北平也是完成了一种寄托之类的话,反正在口音上,祖母是偏南边的,并非北方人。”郭玉儿沉思一刻,缓缓说道。


    听到这些话。


    徐妙云心底似受到了几分触动,急忙问道:“难道朱正祖母是来北平寻亲的?”


    显然。徐妙云敏锐的听出了寄托两个字的含义。


    “这个倒是未曾听祖母说过,不过当初祖母从南边逃难,似乎目标就是北平府。”郭玉儿说道。


    不过。


    在看着徐妙云如此关切的样子,郭玉儿道:“王妃,难道你认识祖母不成?”


    “不知道。”


    “只是听着你对其的描述,总觉得似曾相识。”


    “所以不免追问了几句。”徐妙云带着几分无奈的说道。


    “等以后夫君回来了,王妃可以问问他,他一定知道祖母不少事情的。”郭玉儿笑着回道。


    “恩。”


    徐妙云也是点了点头。


    而在心底。


    徐妙云也是暗暗思索:“从这些只言片语之中根本就找不到朱正祖母的身份,或许也只能亲自询问朱正,或者未来到应天一探究竟了。”


    毫无疑问。


    徐妙云的心底也是失望的。


    如今她所查到的蛛丝马迹也并不能证明什么,虽说时间上很凑巧,乃至于那块玉佩也是凑巧,让徐妙云心中已经有了很大的肯定,可实则,也并不清楚这究竟是巧合,还是朱正就是他的儿子。


    毕竟眼见为实。


    昔日她是亲眼看着自己儿子下葬的。


    ……


    辽东府!


    海州城。


    原本。


    这一个城池的城防与城墙并不高并不厚。


    可这两个月以来。


    朱正下令全力修缮,全力加固。


    还是以麾下军队修葺,也让这海州城变成了如同府城一样的规格,城墙变厚,更是增高了城防。


    在城楼之上更是遍布了上百门火炮。


    一切都是为了应对来年开春之后的元人入侵。


    海州城范围将成为战场之地。


    可以说。


    这一个城池是朱正故意在北疆开出的一个瓮口,只待探查到了元人动兵的意图,便会将他们引到海州城。


    如今。


    正值于年关临,冬季最寒冷之时。


    海州城外一片白茫茫的雪,已经被大雪覆盖。


    城楼上。


    朱正身着棉衣,战甲着身,背后还披着红色披风,巡视城关。


    “将军。”


    “如今海州城的城防已经全部加固修缮,规格可比府城。”


    “自北平府运来的粮草辎重也在城中府库存放,可保我大军半载所需。”


    “将军向燕王要的一切后勤补给都送来了。”陈亨恭敬对着朱正禀告道。


    “以海州城为限。”


    “再有北疆十个卫所,除了骑兵外,驻军七万。”


    “这一个针对元人的瓮,已经准备好了。”


    “一切具备。”


    “只等着元人了。”


    朱正缓缓开口道,看着北边的方向,眼中也是释出杀机来。


    “不知来年元人究竟会派遣多少兵力。”陈亨面带几分担忧的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只要有将军在,定杀他元人一个片甲不留。”朱高煦带着冷意道。


    “两位,今日就是除夕了。”


    “将士们驻守军营不得归,除去了北疆卫所外,军营暂解两日禁酒令,吾准予将士们在军营团圆,开怀畅饮。”


    “至于城防巡视,便交由吾麾下亲卫营即可。”朱正微微一笑,说道。


    “将军英明。”


    陈亨与朱高煦当即道。


    “去吧。”朱正笑了笑,一摆手。


    随即。


    两将便退下了城关。


    解禁酒令。


    这也是因为大雪封路,大雪不化,难以行军,元人不可能在此刻动兵。


    如果动兵,那他们就是自寻死路了。


    “主上。”


    “如今亲卫弟兄们都已经修炼了锻体功,气力与体魄都有所增长。”


    “按主上所言的气力计算之法,如今吾等亲卫军官每人的气力都已经接近五百斤,普通亲卫则是皆超过了两百斤。”


    待得陈亨他们走后,魏泉面带激动的向着朱正禀告道。


    “锻体修炼一路,在于勤,在于药散配合。”


    “让亲卫们不要懈怠,大战将临,气力增加越大,未来在战场活下来的机会就越大。”


    “作为吾之亲卫,必是冲杀最前。”朱正沉声交代道。


    “属下明白。”魏泉恭敬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