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朱正这字迹怎么那么像高政的?

作品:《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随着朱棣令下。


    朱能自然是立刻传达。


    朱棣则是坐在了王位上,面带深思,显然是在想着之后面对元人和朝廷南军。


    持续了好一阵后。


    殿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丘福,张玉。


    如今已经被暂时召回北平府了,至于攻克秦晋二地的军务都暂且交给了他们的副将在管束,并无多少大事。


    除了两将外。


    郭资,还有北平府的一众官吏也都来到了。


    “参见王爷。”


    当众人入殿,皆是恭敬向着朱棣躬身行礼。


    “好了,都免礼落座吧,不要浪费时间了。”


    朱棣抬起头,脸上带着一种急迫之色的说道。


    “是。”


    看着朱棣的神情,众人便知道了是出了大事了,于是纷纷落座,目光皆是看向了朱棣。


    “王爷。”


    “不知王爷与鞑靼使臣谈得如何了?”


    “他们是否真的打算驱兵南下?”


    丘福十分关切的问道。


    此番朱棣如此着急的传召,想来必是因为此事。


    “朝廷派人去了鞑靼部,并且还许下了重利让鞑靼出兵南下对付本王。”朱棣沉声说道,脸色十分难看。


    “朝廷竟然勾结外族来对付王爷。”


    “当真可恨。”


    “如此朝廷,难道就不能引狼入室的后果是什么?一旦元人南下入我大明疆域,那必是无数大明百姓的噩梦。”张玉立刻气恼的说道,充满了怒意。


    不仅是他。


    大殿内的众多官吏也全部都是面色难看。


    显然。


    朝廷此举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王爷。”


    “那鞑靼使臣难道是想要逼迫王爷让出更大的利益与代价?”郭资则是看明白了鞑靼使臣来的目的。


    毕竟在其来到时,还是郭资派人负责接引的。


    “本王已经决定。”


    “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


    “诸位可愿与本王随行?”


    朱棣也没有浪费时间,凝视着众人道。


    显然。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朱棣拒绝了鞑靼使臣的条件,更是拒绝了割让大明的利益。


    “属下愿誓死追随王爷。”


    众人纷纷站起来,无比正色的回道。


    造反已经快一年了,这些人都是追随朱棣到底,死忠之人,无论朱棣做出怎样的抉择,他们都誓死相随。


    “好!”


    看着殿内众人都如此众志成城的一幕,朱棣也是倍感欣慰。


    至少。


    他有如此之多的强臣支持。


    “朱正已经给本王传信了。”


    “北边的元人一旦南下,他必会全力挡下。”


    “不过在此之前,本王也必须将朱正的后顾之忧全部解决。”


    “首先是粮草,还有药材。”


    “这些必须准备充分,辽东如今有十五万兵力,郭卿,本王要你准备至少半年所需的粮草,尽快运送至辽东府。”朱棣凝视着郭资,十分严肃的下令道。


    “下官领命。”


    郭资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应道。


    “朱正说元人他一力挡下,让本王全力对付南军。”


    “丘将军,张将军。”


    “依你们所想,来年朝廷会如何来犯?”朱棣凝视着丘福与张玉问道。


    “王爷。”


    “就如今情况而言,毋容置疑。”


    “来年朝廷必然会纠集更多的兵力,绝不会低于三十万之下,如若元人南下,那我军要面对的就是至少六十万的敌军。”


    “如今尚且不知朝廷动兵举措,末将只能提议在真定府布置防御,重兵防守。”丘福思虑一刻,沉声道。


    “好。”


    朱棣点了点头。


    然后继续与众人议事。


    将来年要面对的诸多事情都在此提前商议,未雨绸缪。


    总之。


    如今虽说并不清楚元人和朝廷究竟会派遣多少兵力来犯,但至少可以未雨绸缪。


    军资,粮草等。


    药材等。


    这些都需要准备好。


    这一场议事经历了两个时辰,朱棣亲自敲定了诸事,这才让众人离开。


    “如今该准备的都已经下令准备去了。”


    “人事已尽,来年之战便是看天命是否在我朱棣了。”


    待得众臣退下去后,朱棣也是靠在了王位上,有着一种说不出的疲惫来。


    别看朱棣直接将鞑靼使臣赶走,断绝了屈辱割让利益,保全了尊严。


    但同样也是背负了难言的重压。


    也幸亏朱棣本就心性就足够强大,否则是真的无法承受住。


    “朱正。”


    “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吧。”


    “如果你挡不住元人,不仅本王要亡,北疆无数百姓也将遭难。”


    “唉。”


    “也不知道这一次本王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


    “虽说以此换取了尊严,可实则也是落入了最大的危局。”


    朱棣靠在王位上,心中则是带着一种挣扎,有了一些悔意,但更多的还是对未来这一战的未知惶恐。


    “朱允炆。”


    “你勾结外族来对付我,这已经是数典忘祖了。”


    “这一战哪怕我败了,青史之上也会有我朱棣之名,至少我坚守住了底线,没有割让我大明的利益,但你将遗臭万年。”


    回过神来。


    想到了朱允炆勾结鞑靼来对付自己,朱棣就充满了愤怒。


    如今的朱允炆,已然完全是失去了下限了。


    当真是不配为皇。


    此事。


    在刚刚的议事下,朱棣也是特别交代了郭资,让他发动全部的力量将朱允炆勾结元人的事情宣扬出去,这一件事必然也会取得应有的效果,至少能够让朱允炆名声更臭,让朝堂上的不少人转而支持朱棣。


    从古至今。


    勾结异族之说,这都是举族痛恨的。


    被誉为汉奸。


    当然。


    此番从鞑靼使臣口中知道了朱允炆派人去了鞑靼,哪怕朱允炆没有派人,这一个勾结异族的名声也必然会被朱棣加给朱允炆。


    这,便是一场战争。


    回过神来。


    朱棣将朱能带回来的册录拿起来,打开。


    再次看向了朱正所写的那个“战”字。


    之前看的时候,朱棣并没有太过关注,可如今仔细一看,朱棣双眼不由得睁大了,甚至直接凑近了去看,似乎是有些不敢相信。


    “这字迹怎么那么像高政小时候的字迹?”


    “这倒是有意思了。”


    “朱正的字迹竟然与高政的如此之像。”


    朱棣定睛看着,脸上也露出了一抹诧异之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