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转业回家
作品:《甩掉渣男挥挥手,给我当狗我嫌丑》 他大儿子自幼便跟随他研习中医,然而在学习过程中,他大儿子渐渐对西医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最终决定转学西医。
而小儿子呢,对中医和西医都没什么兴趣。
后来,有战事的时候,大儿子毅然跟随部队奔赴了前线。
可谁能想到,这一去,他便再也没有回来。
他和他老伴其实以前也没有想给他大儿子这支过继个孩子的想法。
可昨天徐主任看到那个小姑娘的大眼睛,就突然生出这个想法。
如果把小姑娘收养过来,他儿子这支后继有人,小姑娘也能生活得很好。
算是一举两得。
“昨天看到那个小姑娘,我就想,不如我和我老伴收养了她,算到我大儿子这一支下边。”
“别的不说,怎么也能把她养大成人。”
“但这事,我不能自己做主,我得回去问问我老伴的想法。”
“我老伴现在在家待着没什么事,她也是特别喜欢孩子的,一听到这孩子的情况,立马就同意了。”
“所以,我这才一大早来找你。”
朱琳琅听完之后想了想,其实这般严重的虐待孩子情节,按理来说就应该剥夺其父母监护权,不过——
“可以倒是可以,就是昨天我把小姑娘的父亲给举报了,你要收养这个孩子,不知道他们家会是什么反应。”
“很有可能,那个老妖婆会狮子大开口。”
徐主任沉吟片刻:“我带着妇联和他们领导去呢?”
“那应该好办一点,您得赶紧,趁着他现在还没跌到谷底,愿意把孩子送人收养,不然等他真的停职了,或者转业了,一生气,再说什么都不同意,就不太好办了。”
徐主任点了点头,决定今天就去办这事。
朱琳琅望着徐主任离开的背影,摸了摸下巴,那个可怜的小姑娘到了徐主任家也是好事。
心灵的创伤需要时间的抚慰。
日子久了,总会一点一点好起来的。
也不知道徐主任是怎么操作的,反正到了晚上,徐主任就到沈家把小姑娘给接走了。
而后没过几天,朱琳琅就听说了杨排长转业的消息。
为此,杨婶子还想去部队闹,结果被她儿子拦下来了。
她儿子气的把旁边的凳子拎起来就往墙上摔。
“娘,你闹够了没有?”
早他就说让他娘别总是欺负小草,说的不是一回两回了。
她娘表面上答应的好好的,转眼就不是她了。
妇联找到好几回,他面上也无光。
后来还因为小草的事把他娘送回过老家。
哪曾想,过了一阵子他媳妇又说让他娘来,还说什么他娘养大他不容易,肯定知道错了。
念着那是他亲娘,应该懂得收敛了,他便给家里去了封信,又让人过来了。
好嘛,再来,直接把他的工作整没了。
要不是部队念着他立过功,他怕就是得回家种地了。
可排长只是基层军官,就算转业,能有什么好工作啊?
顶多也就是在厂里当个小管理罢了。
就这,他娘还不消停,还要闹腾。
看样子,是真想让他回家种地啊。
他怎么就有这个一个老娘呢。
杨婶子被他儿子吃人的目光看的一愣,能看出儿子是真生气了,她也有些委屈,嘴里小声嘀咕了句:“我不就是打小草了么,女孩子不值钱,打死一个,再生一个就行,又不是什么大事。”
“你还说!”杨排长又把另一个凳子摔在墙上。
吓得杨婶子打了个寒颤,再不也不敢说话了。
屋里,红梅抱着儿子是一点不敢出去看。
结果屋外传来的声音把她怀里的儿子吓的哇哇大哭。
平时被家人娇惯的孩子,现在怎么哄都哄不好。
客厅里的杨排长本来心情就不好,听到这声音,脑门子上的青筋直抽抽,他咬牙喊道:“红梅你出来。”
人常言‘妻贤夫祸少’,看来这话是对的。
他娶这么个媳妇,人懒事又多,要不是她不想带两个孩子,撺掇他把他娘接回来,哪能有现在这事。
想到这里,‘啪——’
他一个巴掌呼了上去。
儿子不能打老娘的,还不能打媳妇吗?
......
朱琳琅不知道杨排长把错全归到其他人身上。
当然,就算知道也不在意。
什么锅配什么盖,一家人的德行统一了。
事情解决后,朱琳琅也就不再注这些破事,她休了一天假,和沈母把家里囤的鸡蛋腌了起来,然后在家摆烂了一天,才去上班。
第二天,朱琳琅进了诊室刚把卫生搞完,之前一直不怀孕的那个大姐又来了。
而且这次不是她一个人来的,还带着她丈夫一起。
一进来大姐就握着朱琳琅的手,未语泪先流,嘴唇颤抖了好几次,话都没说出口。
一张嘴,就是哽咽。
然后,‘咣’的一声跪在了地上,甭说朱琳琅吓了一跳,连她丈夫都吓了一跳。
她丈夫连忙弯腰劝道:“大花,你别这样,你这还怀着孩子呢,好不容易怀上的,别再折腾没了。”
大花闻言,伸手抹了把眼泪,就着她丈夫扶她的手站了起来,缓了好一会儿,她才说出话来。
“大夫,昨天我来找你了,你没在,我就找的别的大夫给我诊的脉,那大夫说我是有了,大夫......”
说到这,她又开始掉眼泪。
朱琳琅把凳子搬过来,让她坐下,平复一下心情。
“好事呀,哭什么,我早就说了,你这好日子在后边呢。”
话落,朱琳琅想起了她看的那本《梅山诀疾病问凶》,想到这个,她就悄悄的观察了一下病人的面相。
病人面色较之前红润,且带着一种生机与活力。眼神也明亮不少,少了之前因为多年不孕而产生的愁苦与黯淡,多了一份初为人母的喜悦与期待。
倒是和之前不一样了。
中医诊断常结合‘望闻问切’,‘望’作为中医四诊之首,是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表现来了解其身体状况和病情。
比如望神色。
神指的精气神,精气充足则神旺,精气亏虚则神衰。
又比如,望形态。
指的是观察病人的形体强弱、胖瘦、姿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