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针灸止血

作品:《甩掉渣男挥挥手,给我当狗我嫌丑

    只是……毛毛虫成精……


    这……这应该很正常吧?


    为了表示对老二的欢迎,沈峻北伸手摸了它一下。


    毛毛也没躲,任由沈峻北摸。


    参宝晃了晃头上的小花:“爸爸,还有参宝。”


    沈峻北又摸了摸参宝,想说点什么,最终什么也没说,只道:“你们要好好相处。”


    上次赵文轩和杨海涛拿过来的奶粉还没喝,沈峻北给朱琳琅沏了一杯。


    又把剩饭熬成了粥,烙了几张鸡蛋饼,便是早饭了。


    吃完饭,沈峻北依然把朱琳琅送到医院门口,又帮她把围巾往上提了提,遮住了小脸,只露出两只眼睛。


    “峻北哥,你快回吧。”


    “好。”


    ……


    今天大家都学聪明了,有好几个同学都把自己的被子拿上了,几个人挤在一个被子里,倒也不觉得冷了。


    等下车的时候就让最后下车的一组,把被子放到副驾驶上。


    朱琳琅几人到了青山公社后,烤了烤火,暖了暖手便准备开始工作。


    最先来的依然是昨天那个腿肿的病人。


    来了之后朱琳琅给把了个脉,确认淋巴系统里的丝虫已经灭杀的差不多了,便给他针灸。


    取针的时候,朱琳琅跟病人以及家属说道:


    “我们计划在青山公社接诊三天,三天后我们就要去其他公社了。”


    “这两天你们就过来施针,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去军区医院找我针灸一段时间,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如果不方便去的话,大叔就在家吃药慢慢来。”


    病人家属问道:“大夫,我爹这腿得针灸多长时间,如果不针灸的话,需要多长时间能好?”


    “针灸需要两到三个疗程,一个疗程十二天,每个疗程之间间隔五天,针灸完差不多就能下地了。”


    “要是不针灸,只吃药,大概需要七八个月,你父亲的腿能恢复的跟以前一样。”


    说完,朱琳琅让他们自己考虑一下,便又去给其他人看诊。


    病人家属商量了一会儿,决定还是在家慢慢养着。


    “行,那我给你们开个方子,先吃一个月的。”


    “大叔身体里的丝虫虽然灭杀的差不多了,但难免会有一些呦虫、虫卵之类的,所以这次开的药里依然有灭杀丝虫的药,只是量没有那么大了。”


    “等吃完之后你们去军区医院复诊,到时候我再给你们调整方子。”


    “那麻烦你了大夫。”病人家属说道。


    “应该的。”


    朱琳琅把方子开好,给了病人,让他们按着这个方子抓药。


    这个病人刚走,就又一个病人抬了进来。


    而且新抬进来的这个病人,明显情况十分危急,脸色白得吓人,嘴唇没有血色,呼吸很是微弱,人也已经陷入了昏迷状态,身下还不停地滴滴答答地滴着血。


    李主任跟在后边进来:“怎么回事?”


    跟着一起来的家属中,一个年纪四十五岁的大娘说道:


    “李主任,我儿媳妇要不行了,孩子还没生下来呢,你说这可怎么办呢?我听说这来了几个大医院的大夫,快给我儿媳妇看看吧!你说怎么就难产了呢,之前还好好的,头胎也是在家生的,这胎怎么就不行了呢,李主任,你快让他们给我儿媳妇看看,这咋回事啊。”


    可能是因为着急,心里又慌,大娘说话的速度很快又没什么逻辑,不过大概意思大家还是听明白了。


    那就是病人是个孕妇,且难产,现在生命垂危。


    李主任训道:“那怎么才送来啊。”


    说着,他让朱琳琅他们看看能不能治,不行的话就赶紧送县医院去。


    朱琳琅上前给病人把了把脉:“胎位不正,孩子一直生不下来,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大出血。”


    然后她又对抬着产妇的人道:“抬到床上去。”


    其中跟过来的一位五十多岁,应该是接生婆的妇人说道:“大强媳妇儿是胎位不正,也是叫我过去接生的时候我摸了肚子才知道,给她正了正没正过来,我就说不然去医院吧,这一看就不好生。”


    “然后他们跟我说没事,就这么生吧,头胎都是在家生的,能有啥危险,不跟下个蛋一样简单么。”


    “这事可真不怪我啊,我提醒过让他们去医院,他们自己不去的。”


    周老师在旁边说道:“现在就先别说这些了,先看看怎么能保住产妇的生命吧。”


    周老师既不是妇科也不是产科,对于生孩子的事也不懂,他看向朱琳琅,问道:“能行吗?不行想办法直接送医院。”


    “产妇现在情况十分危急,我先帮她把血止住,不然根本到不了医院。”


    几个跟着来的家属一听朱琳琅这么说,都慌了神,尤其有一个可能是产妇的丈夫,腿一软就坐到了地上。


    因为产妇送来之前正在生孩子,根本没穿裤子,只身上盖了个被子。


    朱琳琅把被子掀到不露出隐私的部位,又把上衣撩了上去,对着产妇的几处穴位就扎了下去,扎完后她轻弹了下最后扎的那根针。


    几秒钟后血渐渐止了下来。


    这时朱琳琅说道:“准备送医院吧。”


    她也没给产妇接过生,只能帮忙把血止住,让产妇可以坚持到医院,不至于半路上人就没了。


    产妇家属见血止住了,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又问道:


    “大夫,你们能给接生吗?这外边飘上雪花了,咱这离医院赶驴车也得走一个多小时,那我儿媳妇还能坚持住吗?不然你们想想办法给接生吧。”


    朱琳琅摇了摇头:“我们都不是妇产科的,也没办法给产妇接生,你快去借车拉着产妇去医院吧,我等下在帮她扎两针恢复体力的。”


    “不过路上我留的针你们别动,到了医院之后让大夫拔。”


    公社这边就有车,李主任比产妇家属熟悉,他找了个干事帮忙找了车。


    等驴车过来后,朱琳琅又下了几针。


    这时产妇悠悠转醒,呼吸也加重了些。


    产妇的家人也顾不上别的,把产妇抬到驴车上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