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谁都委屈

作品:《人到黄昏

    <script async src="?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crossorigin="anonymous"></script>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data-ad-slot="4082704833"></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script>


    交待好晓川,又喊晓辉开始盛饭,端菜。


    晓玉生了大气,也关了门在屋里。


    建民敲门喊女儿吃饭,女儿不理他。他亲自把饭端进女儿屋里“来来,赶紧的别委屈了,你们都委屈,你老爸我也是委屈呢。”


    晓玉呜呜的哭“您天天就舍得打我。”


    “打在你身疼在我心啊,孩子!你以为我就那么心狠,好歹也是你嫂子,你当小姑子的不该那样,还和人家对骂娘,打你亏不亏?今天可是小年,家家都团圆呢,因为一点小事闹的不可开交,闹的谁都不自在何苦呢?你这脾气得改一改,要不然有你吃亏的时候!赶紧的,饭马上凉了。”建民好哄了女儿一场,这才出去吃饭。


    出来只有晓辉一个人正坐在饭桌边,也是没有动筷子,“你妈呢?”


    “屋里。”晓辉指了指他们的卧室。


    建民坐下来“赶紧吃饭吧!”


    建民端起碗喝了口汤,拿筷子夹菜,晓辉这才也端起碗来。


    只有晓辉这一个好孩子,建民心里欣慰,看着晓辉小心翼翼的样子,建民一阵的心疼,心里直骂那几个,都是只顾自己痛快,谁看到了这孩子的难过。他把菜往儿子身边推“晓辉,多吃点。”


    父子俩个吃了饭,晓辉自觉的收了碗去灶屋洗,建民站在院子里看到晓川端了空碗出来,他这才舒了一口气,好歹这媳妇算是哄下了。


    还有一个人要哄呀!


    刘爱玲躺在床上抹眼泪,她不知道今天屁一点的小事竟然闹成了这样,她恼娴娴这样的不懂事,自己力所能及会做的事非得让晓川干,可见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儿子受了她多少委屈。又刁又蛮,就算晓玉不对,你也不该当着我的面骂我啊!


    爱玲后悔不迭,如果给晓川找一个寻常的农村媳妇,想必自己也不会有这样的委屈吧!


    建民坐在椅子上抽烟,一边听着爱玲哭着讲事情的来龙去脉。建民听罢心里也是恼火儿子这般的没出息,心里不舒服但似乎又无能为力,这场婚姻本来就是一场交换,得到什么总是要失去什么。


    “现在的年轻人跟咱们以前不一样,婆媳天生的难相处,你不要强当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看不惯的事忍了吧!只要他们小两口不生气算了,别回来一次别扭一次,你这还算好的,人家不常在家住,回来了就和和睦睦的,别闹的鸡犬不宁。”


    “我后悔了,后悔给晓川寻了个这,原想着她有毛病,怎么着也该懂事些体谅些,谁知道她这般的任性,又懒又刁,咱晓川是给她当保姆啊,她要再不会生,不是害了晓川一辈子!”


    后悔也晚了,事情弄成这样,如今别无他法。再者过日子都是要磨合,各自生活习惯各有不同,怎么会一帆风顺?建民寄希望于时间,期望日子久了孩子们会成长,事情慢慢解决。


    到了次日早上,建民和爱玲起来,就看到儿子儿媳准备回县城,爱玲就是对儿媳再不满,毕竟儿子要靠着人家娘家,忙劝着他们说快年下了,让他们在家过年。


    “你们别准备太多东西,今年我们在县城过年。”娴娴面无表情的说完就掂着自己的衣服准备走。


    “你爸都打你妹子了,你们不回来过年多不好?”爱玲跟在媳妇后面好声好气的说。


    晓川觉得过意不去,喊住了母亲“妈,到时候再说,她不回来我回!”


    “好好的,大年下的别生气了。”爱玲建民劝儿子。


    “知道了。”


    两个人送着儿子出门,娴娴已经坐在车上了,面无表情的看着前面,爱玲本想嘱咐两句,一看她这个模样心里也是恼,只当没看见对着晓川说路上小心些。


    晓川答应着开车离开,建民和爱玲这才回家。


    到了年二十九,今天是年前最后一个会,俗称的穷汉集,原是指穷人们在年前最后一天不得不出来办年货。集会很大,月竹对建国说今天只要划得来,挣多挣少都卖,赶紧将手里的货出清。


    为了做生意,月竹都是晚上回去蒸馍,过油,准备着过年的东西。三个孩子给她顶了大忙,自从放了假就一直在店里店外的忙碌,一切还好,年前这段生意不赖,略略解了夫妻两个的熬煎。


    中午一过,月竹催着建国先回去,婆婆昨天接了回来,今天上午交待了婶子改梅在家里照应着。现下东西也卖的七七八八了,他们娘几个能照应过来,让他先回家去,大过年的不能老让婶子在自己家忙,各过一家的都有事。


    店里的衣服已经卖的没剩多少了,今天最后一件棉袄月竹只挣了几块钱,便早早出了手。卖东西就是这样不可能卖的一件都不剩,剩下的裤子和一些毛衣之类的过完年还能卖,倒是不发愁。


    <script async src="?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crossorigin="anonymous"></script>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data-ad-slot="4082704833"></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script>


    月竹打量着店里,心里也是满意,就这样吧!忙忙碌碌的一年过完了。点好钱放进包里,喊着孩子们收摊准备回家过年,零零星星的鞭炮声,让人再无心守在这里。


    娘四个骑了两辆自行车,晓梅带着妹妹,晓刚带着妈妈。


    “妈,咱们这回好好歇歇,到初六咱们再开门。”晓梅道。


    “你们玩吧,你们舅妈说她会做冰糖葫芦,这过年了这个卖的快,我们做一些,配着卖点水果,咱们的水果也没卖完,挣一块是一块。”


    “妈,您一年到头都不歇,钱啥时候能挣够了,歇歇吧。”


    “你们玩吧,你们孩子们爱过年,我们现在觉得这过年也没啥过的,还不如找个啥营生干着呢!”月竹笑。


    “您就是一个大财迷!今年俺奶奶在咱家,你怎么干活,好多亲戚呢。”晓雪提醒母亲。


    唉!只顾想着咋挣钱补亏空,忘了这一茬子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