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四大样
作品:《人到黄昏》 <script async src="?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crossorigin="anonymous"></script>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data-ad-slot="4082704833"></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script>
两个人停好车便告别了嫂子,站在路口等车。
车来了芳芳坐在了靠窗的位置,耀杰坐在了她旁边。两个人第一次挨这么近,芳芳很拘谨,双手掏在外衣口袋里不住的抠着指头,脸望向外面,看似镇定,心里却慌乱的不行。
耀杰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天天跟着一帮男人们干活,也是甚少接触女孩们,不过他到底是个男人家,故作镇定的说着话,今天天气怪好之类的,芳芳偶尔也接上两句,这样着到了县城里。
青年男女来县城最主要的是逛街买衣服,刘耀杰来之前他妈就交待他,这次去县城别小气,这是人家女方在考验你,一定得一炮打响了,早些定亲是正理。让他领着芳芳买两身衣裳,买点化妆品,塞给了他好几张百元大钞。
两个人沿着县城的商业街随意的逛着,“芳芳,好不容易来一趟县城,你挑两身衣服。”刘耀杰道。
“我有衣裳,我干活那里离批发市扬近买衣服还便宜。”芳芳牢记二顺伯的话,不能老花人家的钱,让人看不起。
刘耀杰是个听母亲话的,母亲让他好好表现,他再进了服装店,就对卖衣服的说给她找一身合适的。
卖衣服的自然是个人精,她们做生意的见多识广,一看他们就是刚相亲认识的小情侣,忙拿出了十二分的热情来,给芳芳挑了两身时新衣服,让芳芳试。
“你试试看。”刘耀杰也说。
芳芳只得拿了衣服进了试衣间,换上衣服出来,芳芳个头高,身材也匀称,倒是合身。卖衣服的女人长了一张巧嘴,把芳芳和衣服夸的天花乱坠,刘耀杰问了价钱便要掏钱。
卖衣服的女人嘴都笑歪了,后悔问这小年轻要的价钱低了。“中中中,给你们捎回来的不挣钱!穿好了可得常来。”
“你给我们便宜点,你这太贵了。”芳芳换下衣服便准备走,倒令刘耀杰有些意外,他都准备掏钱了,被芳芳拉着就走。
“芳芳,你穿上怪好看呢,买了吧!”
后面卖衣服的见好生意要黄,忙拿着衣服追了出来“别走别走,给你们便宜点!”
芳芳这才又回去一番讨价还价后,竟比原先的价钱少了快一半,芳芳要付钱被刘耀杰抢先付了,两个人一出来都笑了。
“原来这衣服利润这么高。”刘耀杰很少买衣服,他们兄弟俩个的衣服都是他妈买的,从来没有来店里买过,也真是让他开了眼界,芳芳竟是比他懂的多。
“就这她也挣钱,我们有空了常去批发市扬转着玩,那里的衣服便宜,她们进回来都加了一多半的价。”
一番小插曲打开了话匣子,两个人的话也多了起来。芳芳觉得刘耀杰还不错,一路上挺照顾她的,给她买吃的买喝的,倒也不是小气之人,还对她说给二顺伯和她妈买衣服,被芳芳拒绝了,如今八字还没一撇,她不愿花他太多的钱。
不过刘耀杰还是偷偷的给小敏买了些吃的和小玩意,让芳芳心里很是感动,人无完人就他吧!
两个人一趟县城回来这关系便也水到渠成,二顺心里其实还有些不如意,孩子不错,耀杰妈可是个难缠人,因着前几年刘魁娘的事,他是极不喜欢刘旺媳妇。他和品兰有亲戚,还一直关系很好,这如今自己却要和刘旺家结亲戚,这以后见了品兰和小伟多不得劲?
碰到了品兰,二顺就犹豫着说了芳芳的事情来。品兰笑“二大,您心这么细干啥,咱们好咱们的,我们和他父母有矛盾不干孩子的事儿!快别胡想了。”
王嫂子给二顺捎信,刘家预备到十月初六就给两个孩子定亲,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相处,二顺觉得耀杰这娃子人不赖,芳芳也愿意,那就定下吧,他和改梅也算了了一桩心事。
人家男方要过来,二顺便跑着对两个侄子侄媳讲了让他们提前过来,给自己帮忙张罗。
其实对于二大和刘旺家结亲戚,建民有些不情愿,他觉得刘旺兄弟在村里的名声不大好,特别是刘旺媳妇出了名的苛待公婆,又刁又难缠,他家的孩子也不是多出挑,他就不理解二大为啥要答应了这门亲。
但他不能多说,毕竟芳芳与他其实并无关系,是婶子前夫的女儿,如果是小敏,他肯定不会同意二大这么干的。他满口答应到了那天他肯定早些去。
他和爱玲也在家准备着儿子的婚事,已经给媳妇家送了好,准备腊月二十六就办婚礼。定亲两年,逢年过节的爱玲总是要上门送礼,不过人家女方也不亏了他们,到底是有钱,也总是带着女儿过来,来了也是大包小包的,让门口的人都羡慕不已。
结婚是娴娴娘家提出的,因为娴娴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并且娴娴很喜欢晓川。
日子定下,他们便在家慢慢的准备着,两间的厢房已经收拾的整齐,买了时下最流行的家具,媳妇是城里人,爱玲也不愿媳妇娘家低看了他们。
前年父亲的一次摔倒,谁想到竟要了父亲的命,父母都去世了,爱玲难心却也只能接受。人总要有那么一天,人生总是在告别,你只能被动的接受这生离死别,在一天天的生活中悄然释怀。没了父母牵挂,爱玲一心扑在了挣钱上,他们分工明确,她和晓川在外面打[挣钱,建民在家种地喂猪照应着家,忙着大队的差事。赶着这两年猪仔价钱高,几窝猪仔都卖了个好价钱,加上她和儿子在外打工挣的,卖粮食的收入,手里也攒了一笔可观的钱,夫妻俩个算着晓川结婚也够了。
为了方便儿子去县城也是结婚撑面子,又买了一辆摩托车,加上彩电,洗衣机和冰箱,算是凑成了时下结婚的“四大样”。
<script async src="?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crossorigin="anonymous"></script>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data-ad-slot="4082704833"></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script>
钱花的如流水淌,建民心疼的如割肉,爱玲却是看得开“心小的没法,儿子的又不是别人的,就是咱们的,你也能用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