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喜从天降

作品:《重生1990:开局拒绝去香江

    梁金涛接过协议。


    快速扫了眼工期(三十天)、付款方式(开工付 50%,完工验收后付 40%,质保三个月后付 10%)的条款。


    没发现问题,拿起钢笔在“甲方”栏签下自己的名字,又盖了公司公章。


    霍队长也赶紧签上字,把其中一份协议推给梁金涛:“梁老板,您放心,大后天一早我就带施工队过来,先拆车间里的旧织布机,再做屋顶防水,保证不耽误您的工期。”


    “辛苦你们了。”梁金涛把协议收好,起身送两人到门口,“这两天我会让会计把首付款准备好,大后天你们来了直接拿走。


    要是施工期间需要协调什么,随时跟我说。”


    霍队长和小周笑着应下,拎着包下了楼。


    小货车发动的声音渐渐远去,梁金涛站在办公室门口,看着窗外的阳光,心里多了几分踏实。


    厂房修葺改造的事定了,接下来就得琢磨酿酒设备了。


    他转身回到办公桌前,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开始努力回忆九十年代初国内有哪些灌装设备先进的厂家。


    “记得当时南方有几家不错的,”梁金涛喃喃自语,眉头微微皱起,“粤省的‘大江轻工机械’好像做灌装设备,还有苏省的‘江南二局包装机械’,听说从国外引进了生产线,速度快,精度也高。”


    他一边想,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个笔记本,在上面写下 “大江轻工”“江南二局包装” 的名字。


    笔尖顿了顿,又想起一家,“还有鲁省的‘春秋机械’,专门做中小型酒厂的灌装线,价格比南方的便宜,适合咱们现在的规模。”


    窗外的蝉鸣又响了起来,梁金涛看着笔记本上的厂家名字,心里盘算着。


    得尽快联系这几家厂家,问问设备型号、价格和交货期,最好能让他们派技术员过来,根据车间的尺寸定制灌装线。


    毕竟酿酒设备是酒厂的核心,要是设备跟不上,就算厂房修得再好,也没法顺利投产。


    他准备通过查号台问这些厂家的电话,打算先给广粤省的“大江轻工” 打个咨询电话。


    才准备抓电话,办公桌上的黑色电话突然“叮铃铃” 响了起来。


    梁金涛已经伸出的右手下意识在空中停顿了两秒。


    他抬起屁股看了眼来电显示。


    来电号码被隐藏了。


    盯着那串隐藏的来电显示,手指捏着听筒顿了两秒。


    这个年代初的省城,能隐藏号码的电话要么是机关单位的内线,要么是长途专线,寻常商户可没这能耐。


    梁金涛心里犯着嘀咕,还是把听筒凑到耳边,声音带着点刚被打断思路的沙哑:“喂,哪位?”


    “金涛,是我,高婷梅。


    电话那头的声音清亮,还带着点机关单位特有的沉稳。


    背景里隐约能听见打印机的“沙沙”声。


    “我刚开完会回到单位,趁着手头没活儿,给你打个电话。”


    “梅姐?”梁金涛愣了一下,赶紧坐直身子,刚才琢磨设备的心思瞬间被压下去,“您怎么这会儿有空打电话?


    是…… 有什么事吗?”


    他下意识想起李耀光说的家事,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高婷梅没主动提,他不能贸然问。


    “没事就不能给你打电话了?”高婷梅在那头笑了,语气里带着点爽朗,“跟你说个正事。


    上午开会的时候,旁边坐着市经委的一位领导,闲聊时说听他说起下辖的一个县有家汽水厂,效益不错,最近要扩产能,打算把老的灌装设备淘汰了。


    我一听就想起你要办酒厂,特意多问了两句。”


    梁金涛心里一喜,直接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声音都拔高了些:“汽水厂的灌装设备?梅姐,您没听错吧?那设备能用来灌酒不?”


    “我特意问了姚处长设备的型号,”高婷梅的声音依旧沉稳,却能听出几分认真,“是粤省产的‘大江牌’灌装机,两年前才买的,当时花了不少钱。


    说是因为要上全自动生产线,才把这半自动的淘汰,其实设备没毛病,就是产量没新线高,灌酒完全够用。”


    梁金涛的心跳瞬间快了几分。


    90 年代初的新灌装机,尤其是南方产的,价格高得吓人。


    他之前琢磨的几家厂家,最便宜的一套也要两三万。


    要是能买到二手的,哪怕是半自动,也能省一大笔钱,还能提前投产。


    他攥着听筒,指尖都有点发紧:“梅姐,那汽水厂在哪个县?设备大概要多少钱?您知道联系方式不?”


    “在岚皋县,离省城和铜都市都不算远,坐车的话用不了一个小时。” 高婷梅慢悠悠地说,“价格市经委的那位领导说他不清楚,只是说‘绝对便宜’,毕竟是淘汰设备,县里也想尽快处理掉腾地方。


    我跟他把那个起水池办公室的电话要来了,一会儿给你报过去,你先跟那边联系。


    如果对方问起你是怎么知道的,就说是市经委的一位朋友告诉的,对方不可能问具体是谁,也能给你透实底。”


    梁金涛心里暖得发烫。


    高婷梅自己还陷在家事的麻烦里,却还记得他要办酒厂的事,甚至在开会时特意打听设备消息,这份情义比什么都贵重。


    他喉结动了动,想说句 “谢谢”,却觉得这两个字太轻,只能闷声说:“梅姐,您…… 您自己都一堆事呢,还惦记着我的事,我……”


    “跟我客气啥?”高婷梅打断他,语气里带着点嗔怪,“你把酒厂开在省城,我家老李以后进货就更方便了,我帮你打听个设备算什么?


    再说了,你这酒厂办起来,也是给省城添个像样的企业,我乐见其成。”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我下班前联系一下那个领导,看他这两天有没有时间,如果有的话最好让他带你过去。


    金涛,至于成不成,就看人家的工作安排了,不过我可提醒你,即便你自己过去了,试机的时候一定多留意下封口的密封性。


    灌酒跟灌汽水不一样,密封性不好可不行。


    还有,别跟县里提你是‘柳河劲酒’的老板,就说你是个体户,想办个小酒厂,省得他们漫天要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