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提前来贺喜

作品:《重生1990:开局拒绝去香江

    四月初的峡口村。


    风里裹着麦苗的青气,田埂上的冬麦窜到半尺高,叶片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着碎钻似的光。


    梁金涛家的新院子里,杏树枝头缀满粉白的花苞,风一吹就轻轻晃。


    石桌上摆着刚擦干净的粗瓷碗。


    廖凤英正领着赵秀芬、赵山花在厨房剁肉馅,“咚咚” 的声响混着女人的笑声,在院里飘得老远。


    院门外突然传来 “突突” 的引擎声,梁金涛刚把晾在绳上的床单收起来,就看见邱富海的黑色桑塔纳碾着路上的碎草往这边来 。


    车里,两个穿着蓝布小褂的身影正扒着车窗往外瞅,小脑袋凑在一起,像两只好奇的小麻雀。


    “邱哥!姐!”


    梁金涛快步迎上去。


    刚走出院门,林沛夏就抱着个孩子下来,另一只手牵着个,双胞胎看见他,眼睛一亮,奶声奶气地齐声喊:“舅舅!”


    因为时不时就要去药酒厂履职,今年去邱富海家的次数也频繁起来,所以两个孩子对他非常熟悉。


    梁金涛笑着把林沛夏牵着的孩子抱在怀里,小家伙们一点不认生,一只手紧紧地抓着衣服,另外一只手把手里的小点心往舅舅嘴里塞。


    邱富海也下了车,手里拎着两个布包。


    笑对梁金涛说道:“给三位老人带的,你姐亲自去挑的,都是实用的东西。”


    对邱富海跟林沛夏两口子,梁金涛从来不会假客气。


    林沛夏抱着孩子进了院子,笑对三位从屋子里迎出来的老人说:“叔,六叔,八叔,这里面有给您仨买的护膝,冬天冷,套在腿上暖和;还有这几双布鞋,是我托人做的,鞋底纳得厚,走路不硌脚。”


    三位老人纷纷笑着说着感谢的话。


    同时忙把从县城来的一家四口往屋子里让。


    邱富海从梁金涛怀里接过儿子,说道:“车里还有一位呢,你赶紧去请进来。”


    “怎么好意思让梁厂长亲自请呢,”一道熟悉的声音从车车里面传出来,“邱科长你也是的,到地方了就把我叫醒嘛,差点让我出丑。”


    梁金涛笑着快走几步,过去把副驾驶门拉开。


    睡眼惺忪的邹师傅抱着个沉甸甸的陶酒坛侧身下来,酒坛上还系着红绳,坛口封着黄泥,粮食酒的醇香顺着风飘过来,引得三位老人回头朝他这边看。


    小念平睡醒了,从屋里跑出来,小短腿在瓷砖地上“哒哒”响。


    看到家里突然多了两个不认识的娃娃,顿时就愣住了。


    “念平来啦!” 林沛夏赶紧把手里的闺女放下来,“这是你康康弟弟安安妹妹,你带着他俩一起玩。”


    梁念平比双胞胎大几个月,看着两个小伙伴,先是有点腼腆,伸手递过去块糖,康康接过来,连糖纸都顾不上撕就往嘴里塞。


    没几分钟,三个孩子就围着石桌跑起来,笑声在院里撞出脆响。


    “邹师傅,快坐!” 梁金涛把邹师傅往石凳上让,“我爸的罐罐茶好了,我给您倒一杯您尝尝。”


    邹师傅把酒坛往桌上一放,陶坛磕在青石板上“咚”地响。


    打量着新院子笑说道:“梁厂长啊,你是知道的,厂子里忙得不可开交,知道邱科长今天开车送婆娘娃娃上来,我就厚着脸皮坐他的车上来道个喜。


    这是一坛五斤装的,后备厢里还有两坛,总共二十来斤吧,我估摸着暖房宴上应该够喝了!”


    “邹师傅,你人来就很好了,还带这么贵重的礼物,中午了咱们老哥几个好好喝几杯。”


    作为梁家老弟兄几个里面最好杯中物的六爸梁福圭,大步走过来握着邹师傅的手笑说道。


    “厂子里再忙,你人在峡口村,难道还能飞回去?”


    梁福海端着炸油饼和罐罐茶茶从厨房出来,油饼上的芝麻还冒着热气。


    “中午吃过饭了再回去也不迟。”


    他把茶杯递给邹师傅,用不容反驳的口吻说道。


    快中午的时候,六妈廖凤英炒了韭菜鸡蛋、虎皮辣子,和一个醋溜土豆丝跟白菜炒肉;大嫂赵山花炖了羊肉,汤里飘着萝卜块,香得人直咽口水。


    梁金涛还从暖棚里摘了新鲜的西红柿,红亮亮地摆了一盘,咬一口脆甜。


    邹师傅和梁家三位老人围坐在一起,邱富海开车没喝酒,大哥梁河涛负责倒酒。


    林沛夏跟六妈她们坐在旁边的八仙桌旁,一边吃饭一边照看着三个孩子吃饭。


    念平把自己碗里的肉夹给安安,康康又把西红柿往双胞胎姐姐嘴里送,小模样亲昵得很。


    “邹老哥,你这酒酿得越来越好了!”梁福圭端着粗瓷碗,跟邹师傅碰了碰,酒液晃出细微波纹,“上次喝你酿的酒,还是去药酒厂打扫为什么的时候,感觉那时候的酒还没这么绵柔。”


    邹师傅喝了口酒,咂着嘴笑:“这坛是头道酒,窖了三个月,特意留着给你家暖房的。”


    他往梁福朝碗里添了点,笑说道,“福朝老弟,你也喝点,暖身子,我比你大几岁,估摸着你这腿冬天也怕冷。”


    梁福朝端着碗,手指在碗沿上轻轻划着:“老哥,肯定疼呢么。


    谢谢你还记着金涛的暖房宴。


    这酒我得留着初八跟大家伙儿一起喝,到时候如果你能来最好,咱老哥俩肯定要多喝几杯。”


    “初八我是真走不开。” 邹师傅叹了口气,夹了块羊肉放进嘴里,“药酒厂最近订单多,仅仅只是省城的一位老板就又下了催100箱一斤装‘柳河劲酒’的订单。


    至于三两装、五两装的,订单量更大。


    年后但凡上面有领导或企业来祖厉县考察,柳河药酒厂是必来。


    既然你们家金涛看得起我,我就得豁出老命好好干。


    最主要的还是药酒厂的效益好了,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养老金一分不少按时发到手,像我返聘回去的,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比养老金高太多了。


    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傻子才不乐意好好干呢。


    我一走,蒸锅就没人盯了。


    今天受药酒厂同事们的委托特意过来,也算替大家伙儿给老梁家提前道个喜,祝你们暖房顺利,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