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样板房

作品:《重生1990:开局拒绝去香江

    开春的风带着点暖。


    吹得四十八军户乡的柳树抽出嫩黄的芽,田埂上的冻土化了层软泥,踩上去能陷进半只脚。


    庄稼人扛着赶着大牲口犁耙往地里去,吆喝牲口的号子、铁锨翻地的“嚓嚓”声,混着屋檐滴雪水的“滴答”声,在村子里织成一张热闹的网。


    梁金涛家的新宅基地上,却比田里更热闹——霍队长带着五个工匠,正给新房的围墙抹最后一遍水泥。


    这五个匠人,只看模样就是老把式了,各个脸膛被日头晒得黧黑,手里的抹子耍得溜,泥板在墙上刮过,留下平整的弧光。


    用霍队长的话说,“梁老板要的房子,得经住十年二十年的风雨”。


    这房子他是真上了心。


    除了活是张振铭介绍的这层关系,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梁家人好相处。


    因为梁金涛的要求非常特别,哪怕霍队长领着施工队盖了好多年房子,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布局。


    不得已,地基挖得比寻常人家深三尺,垫了三层河卵石;房梁用的是从泰景县买回来的硬松木,他亲自爬上去量了三遍尺寸。


    就连窗户框,都让木匠师傅刨得严丝合缝,说“不能让冬天的风钻进来”。


    当然,他心里有笔账:这房子盖得好,往后四十八军户乡、甚至周边乡镇的人盖房,准会来找他。


    这栋房子格局很特别,里面房间套房间,厨房单独隔开,还留了装抽水马桶的地方 —— 这在村里是头一份,可不就是现成的样板房?


    最显眼的是院子里的石桌,昨天刚安好,长度快够三米,宽一米二,是用拆老房子时剩下的整块青条石凿的,表面磨得光溜溜,能照见人影。


    石桌周围摆着十个石凳,也是用老条石改的,凳面凿了防滑的纹路。


    “这石桌真不赖。” 霍队长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对身边的一个匠人说道,“当初梁老板说要围着杏树摆,我特意让人把桌子边缘凿成弧形,正好绕着树干。”


    他往石桌上方指了指,一根胳膊粗的杏树枝从一旁探过来,枝桠弯得像迎客松,枝头上刚鼓出花苞。


    “梁老板的八爸昨天在这枝上挂了灯,挺像那么一回事的”


    匠人抬头,就见树枝上挂着盏铁艺灯。


    老人舍不得扔那盏用了十多年的老马灯,找了根粗铁丝,把灯架拆开,重新弯成花瓣的形状,灯芯换了新的,玻璃罩擦得透亮,挂在枝上,风一吹就轻轻晃,倒真有几分古意。


    “老人琢磨了三天,说晚上在石桌吃饭,就靠这灯照亮。”霍师傅又笑着说道,“梁老板走之前特意交代了,我就按他的意思,用拆老房子的木板,在杏树周围打了圈木栅栏,齐腰高,刷了桐油,红亮亮的。


    告诉其他人,加把劲,争取今天完活,咱们也该换地方去下一家了。”


    他跟身边的工匠头子说了一声,就打着哈欠找地方眯瞪了。


    东厢房里传来女人的絮叨声。


    秀芬妈正拿着扫帚,一下下扫着铺了瓷砖的地面。


    地面光得能照见人影。


    六妈廖凤英手里同样拿着扫帚,眉头皱得老高。


    “这地太光溜了!”秀芬妈直起身,拍了拍扫帚上的灰,蓝布褂子的袖口沾着白灰,“念平跑起来准得摔跟头。


    金涛也是,铺这么光的瓷砖干啥?


    要我说啊,还是铺上红砖好看。或者直接压成水泥的也行啊。”


    “谁知道了呢!”廖凤英也附和着,“等五九再长大点,这一天可有事儿干了,就跟他屁股后头转吧。”


    秀芬妈笑说道:“哈哈,你侄儿怕你闲出屁来,给你找点事儿……”


    廖凤英哭笑说道:“不光这地!你瞅他自己个的这间屋子,连个炕都不搭,说要买床!”


    她往西厢房指了指,“那床板子能有炕暖和?冬天冻得跟冰窖似的,秀芬一个女人家,每个月那几天咋熬?”


    秀芬妈眨巴着眼睛,手里的扫帚停在半空:“我也跟秀芬说过,她光笑不说话。


    六妈廖凤英又想起件事,说道:“还有那厕所,居然盖在屋子!


    说是叫啥‘抽水马桶’,霍队长弄了个铁东西放在房顶上抽水,再顺着管子流下来冲……


    我活了五十多年,头回见厕所往屋里安的!大夏天的,那味儿还能闻?”


    秀芬妈笑说道:“我听霍队长说那叫水泵,只要一通电就能自己把井里的水抽到房顶上。”


    说着话,朝卫生间方向看了一眼,继续说道:“六亲家,城里的楼房都这样,秀芬爸单位新分的楼房,厕所就在屋里,说是叫‘卫生间’,还能洗澡呢。


    我前阵子去已经装修好的人家看了看,干干净净的,没味儿。”


    “真的?”廖凤英直起腰,“论享受,还是城里人会享受。


    哦,对了亲家,金涛老丈人单位分了楼房,你很快也就变成城里人了。”


    “城里不城里的,我觉得没什么不同。


    就像金涛常说的,方便比什么都强。” 秀芬妈往窗外看了眼,见梁金涛站在门口,脸腾地红了,“这孩子,回来咋不吭声?”


    梁金涛其实进门没多长时间,笑着走进来说道:“妈,六妈,你们说的我都听见了。”


    他往炕沿上坐。


    哦不,这屋里没炕,只有个临时搭的木板凳,


    “床我托李耀光从省城捎,说是弹簧床,冬天垫上厚褥子,比炕还暖和。


    厕所里回头装了排风扇,夏天开着,味儿就散了。”


    六妈廖凤英撇撇嘴:“你就瞎折腾吧!等冬天冻得睡不着,就知道炕的好了。”


    话虽这么说,眼里的担忧却淡了些——她知道梁金涛做事有谱,从药酒厂的事就能看出来。


    三人说话的声音把睡在石桌上的霍队长吵醒了。


    他睁开眼睛一瞅,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立刻一骨碌翻起来,笑着朝梁金涛跟前走。


    一边说道:“梁老板,啥时候回来的?”


    梁金涛转身笑说道:“才回来一会儿。


    药酒厂那边粮食不够了,李乡长非要我过去一趟看着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