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稳住市场才能走得长远

作品:《重生1990:开局拒绝去香江

    “我当时那个急啊,心里直犯嘀咕,这么下去可怎么办啊?


    后来还是邱富海,也就是北川湾乡收购站的直接负责人告诉我说,想要把收废品这门生意干长久了,就不能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


    说到这里,梁金涛拍了拍金天恩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金哥,咱们做药材生意,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得往长远里打算。


    你这次压价,虽然能多赚点儿,但要是传出去了,以后谁还愿意跟咱们合作?


    咱们得守住诚信这个底线,才能在这个行当里站稳脚跟啊!”


    金天恩听着梁金涛的话,心里渐渐明白了过来。他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神色:“梁兄弟,你说得对,是我短视了。以后我一定注意,不再干这种压价的事儿了。


    最开始,这里的村民或许会看在你表兄的面子上把药材卖给你,可是时间一长,又是牵扯到自己的切身经济利益,谁还愿意跟咱们打交道?”


    金天恩闻言,脸色微微一变,随即又恢复了常态。


    他低头想了一会,最终,点了点头,有些无奈地说:“好吧,金涛,你说得对。


    是我考虑不周,以后我会注意的。”


    见金天恩态度有所转变,梁金涛心中稍感欣慰。


    他接着说:“老表兄,咱们不如这样,从今往后,无论对待谁,咱们都一视同仁,按质论价,公平交易。


    这样,咱们既能保证利润,又能赢得口碑,长远来看,对咱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当然,你表兄组这个局也是出了力气,对他你想怎么帮你自己拿主意。”


    “嗯。”


    金天恩含糊地答应一声,眼神却不由自主地飘向了站在远处的表兄,心中五味杂陈。


    他明白,梁金涛这番话里,藏着对生意的深谋远虑,也藏着对他的关切与提醒。


    梁金涛见状,心里暗自叹了口气,知道金天恩虽然应承了,但心里未必全然接受。


    于是,他索性又往前凑了凑,语气更加诚恳地说道:“老表兄,刚才你那句话说得在理,这个地方的确是偏远,你大老远跑来,多挣点辛苦钱也是合情合理。


    可是,有件事你得往深处想想,你绝对不是第一个跑来这里收药材的人。


    先不说那些外地来的药贩子,眼尖心活,就单说住在这村里的乡亲们,看到你倒腾药材赚了钱,能不眼红吗?”


    金天恩闻言,眉头微微一皱,显然,这个问题他之前并没有深入考虑过。


    梁金涛见状,继续说道:“我相信,你以后要是还像刚才那么压价、压秤,用不了多长时间,你的竞争对手就会出现。


    到时候,都不用外地的药贩子出面,村里那些脑筋活络的人就会站出来,跟你抢生意。他们会逼得你不得不一次次地抬高收购价,到那时候,咱们可就被动了。”


    说到这里,梁金涛顿了顿,观察着金天恩的反应。


    见金天恩点了点头,似乎有所触动。


    他便趁热打铁继续往下说道:“所以,与其等到那时候被动应对,还不如现在就把价儿定得高点,让那些潜在的竞争者看到,原来你老金头挣的都是辛苦钱,这买卖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这样一来,他们自然会权衡利弊,不会轻易涉足。”


    金天恩听了,咧了咧嘴,露出一丝苦笑。


    显然,梁金涛的这一番苦口婆心,他听进去了,但心里还是有些不甘。


    毕竟,谁不想多挣点钱呢?


    梁金涛看出了他的心思,接着说道:“老表兄,你看咱们这样行不?一会儿你就把部分药材的收购价格调上来,就按我给你的价格收。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咱们的利润,又能稳住市场,何乐而不为呢?”


    金天恩一听,眼睛顿时瞪得圆圆的:“都调上来?那我不是白辛苦了吗?之前压价压秤,不就是为了多挣点吗?”


    梁金涛笑了笑,拍了拍金天恩的肩膀:“老表兄,兄弟能让你亏着吗?


    你的提成我一分都不会少给。”


    金天恩琢磨了一下,觉得梁金涛说得在理。


    他想了想,又有些担心地问道:“那……那你还能挣钱了吗?别到时候我提成拿了,你却亏了本。”


    梁金涛自信地笑了笑:“老表兄,你放心,我也不能瞪着眼睛干赔本的买卖。无非就是少挣了点,但是,能把这个市场稳住,咱们哥俩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生意场上,有时候得看得长远些。”


    老板都这么说了,金天恩觉得自己这个代理人也没必要替对方考虑得太多了。


    他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反正你是老板,你咋说我就咋干。我金天恩别的本事没有,就是听话、肯干。”


    梁金涛的自信与决断,让金天恩彻底服了气。


    他心里暗暗佩服,觉得梁家老四人虽然年轻,这生意头脑,确实不是自己能比的。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催促声:“老金头,有啥话快出来说呀,我们还得下地给包谷锄草呢,去的迟了又得挨婆娘的骂了。”


    梁金涛最后叮嘱金天恩道:“老表兄,一会儿过去了,你就按刚才咱俩定的说。”


    金天恩想到自己刚才故意压秤、压价的行为,面子上确实有些抹不开。


    他难为情地笑了笑,说道:“兄弟,我这嘴笨,还是你说吧。你口才好,说得清楚。”


    梁金涛暗自笑了笑,知道金天恩这是抹不开面子。他点了点头,说道:“行,那兄弟就替你说。


    你就在旁边听着,需要你补充的时候,你再开口。”


    于是,梁金涛在前,金天恩在后,俩人一前一后地走了过去。


    十几个人见状,很快就都围了上来,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或许是看出了梁金涛人虽然年轻,但刚才跟金天恩说话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气势一直稳稳地压着老金头,所以这些淳朴的村民的眼神,大多都落在了梁金涛身上。


    他们中间有人或许已经猜到,这个年轻人,应该就是金天恩的老板。


    梁金涛也不客气,他随手捡起一根烧火棍子,用烧得碳化的那头在地上一样一样地把价格都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