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新员工

作品:《黄金年代,我带飞全家

    “这位女同志,你有什么事吗?”


    早起开门的李木兰看到门口站着的姑娘,开口询问。


    吴香莲不认识她,拘谨地询问:“请问小老板在吗?”


    “你找小弗?”


    李木兰不认识这姑娘,“你是?”


    吴香莲连忙解释,“我是来应聘的。”


    李木兰想起外孙女说过要招人,忙让人进店。


    “你等下啊,我喊她过来。”


    说着就风风火火地跑进后院,没多久,梁书弗和纪广福都来了。


    “姐姐,你来啦。”


    梁书弗见到她,热情地打了个招呼。


    “小老板,我,能在你这边工作吗?”


    “当然,我们十分欢迎你。”


    梁书弗对她的选择一点都不意外。


    那天她看到吴香莲的时候,就知道这是一个喜爱裁缝的人,而且还在她有意的闲聊中得知吴香莲还会在家接一些手工缝纫的活计,招过来给纪师傅打下手绰绰有余。


    纪广福本早就建议店里要添一个人,这个有点紧张的年轻姑娘,想必这就是徒弟说的那个有点基础功夫的人,他自然没意见。


    “这是我们店的大师傅纪广福,等下我妈也会过来,以后你就给他们两人打下手帮忙。纪师傅,你觉得怎么样?”


    “嗯,我先带她一段时间看看。”


    他点头。


    梁书弗转头对吴香莲道:“对了,我们店有一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通过后成为正式员工。”


    前段时间和朱志伟聊天时,听到他们公司搞劳动改革,对新员工设立了3-6个月的试用期。


    虽然只是家小店,但梁书弗还是决定对标正规单位,万一以后亮晶晶也能成为国营单位那样又大又强的好单位呢?


    那啥,虽然大家都嫌弃个体户,可梦想总是要有的。


    “试用期的工资一个月20元,转正后35元一个月。”


    这个标准是按照裁缝店学徒工的工资给的。


    “你要是能转岗成裁缝的话,每个月可以拿到45元。”


    梁书弗抛出诱惑。


    这个收入在虞县这个县城,已经不算低了。外面国营厂子里的熟练工也就这个水平。


    “我还能当裁缝吗?”


    吴香莲狂喜,“我没有学过。”


    “你不是要打杂吗?多看多学,等你通过两位老师傅的考核,就能转成裁缝了。”


    梁书弗鼓励道:“我看过你自己修补的衣服,手艺不错。没人教都能摸索出来,现在有两个老师傅在,你还怕学不会?”


    “我——”


    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和她说,家里人只会贬低她,说她学习学不好,干什么都不行。


    她拿着破布缝缝补补的时候,父母兄嫂姐妹都骂她没出息。


    可她就是喜欢,看着一块简单的布经过裁剪和缝纫变成各种各样的衣服,她心里就股特别的成就感,十分满足。


    “我一定会成为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裁缝。”


    她捏着拳头,眼神坚定的和入团宣誓一样。


    这不仅是在对梁书弗保证,也是在给自己肯定。


    “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我们这是裁缝铺,我们这的将军就是裁缝师傅。”


    梁书弗又放出一根胡萝卜,“要是你的技艺精湛,不仅能拿到80元甚至更多的工资,还可以成为我们店里的资深裁缝,做一些洋装,旗袍等客人定制款服装。


    我们店里的款式,市面上很少见,没人教着打样根本做不出同样的效果。”


    80元?一年近1000元的工资。


    就是她两个兄弟一年也赚不了那么多。


    以后他们再说自己废物,她就可以反讥回去了。


    最重要的是,她看了一眼店里那些漂亮的衣服,以后她可以学做这些衣服!


    吴香莲十分能干,每天店里一开门我就过来擦桌子擦窗户,白天除了招待客人,还要给整理和清洁后院的工作区域。


    孙秀芹每天到的时候,吴香莲已经准备好了裁剪工具,给缝纫机上换好针线。


    有时候,她和纪师傅忙的时候,吴香莲还十分有眼色的将需要用到的布料,拉链、纽扣、衬布等辅料从架子上拿下来,给他们分门别类放好,让他们一伸手就能拿到。


    休息的时候,她都是匆匆吃好饭,一有时间就帮他们整理缝纫布料,确保布料在缝纫过程中保持平整,避免出现卡顿或偏移。


    梁书弗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她悄悄问了下孙秀芹,“妈,你觉得如何?”


    “是个踏实肯干的,而且很细心。很多东西教个两三次她就能记住了并且做好。”


    孙秀芹十分满意。


    “那你们看看合适的话,以后可以让她协助操作缝纫机,做些简单的直线缝纫或缝合工作。”


    梁书弗提议。


    “好,我等下和她提下。”


    孙秀芹也想尽快让她上手,店里的生意实在是好的出乎意料。


    店才开了一周,前三天是高峰,干奶奶和袁老师她们都带着人来光顾了。


    街坊看到她们店里每天进进出出的客人中,竟然还有文工团的人后,也在自己的单位里给她们店宣传了一波。


    总体来说,开业一周的生意十分稳定,每天都能卖出十来件衣服,定制的订单更是排到了一个月后。


    果然听小弗的话没有错,县城的生意就是好做。


    为了顾好县城的生意,孙秀芹把河口村的作坊交给了陈小来,让她带着芸芸,还有两个新来的裁缝并三个学徒做普通衣服。


    每周也能做个五十来件的衣服裤裙,勉强够亮晶晶门店的售卖。


    等几个学徒上手后,乡镇的供给才能跟上,陈小来才能脱手做定制款。


    一周后,孙秀芹盘了下店里的账,手里一下多了五千多块钱。


    “马上就是秋老虎,天气还要热一段时间。夏款布消耗的差不多了,要稍微添一些,不过秋款是我们接下来的重点,所以这次去海市进货要多进一些。”


    梁书弗拿出一小本布料样品本,“这是海市顾老板那边刚刚寄来的样品,我们先选一些,然后让顾老板托运过来。”


    “这可真是方便。”


    孙秀芹正惆没时间进货,“顾老板可真会做生意。”


    梁书弗但笑不语。没说这是她和顾老板的提议,否则人家也不会刚做出来就给她寄了一本。


    “可惜今年新款不在里面。”


    今年海市、宁市和遥远的南越省出了一款厚实、耐磨又保暖的布料。


    这款新款布料虽然是以棉为原料,但因采用梭织工艺,布料纹理清晰,布面平整,质地紧密,具有良好的挺括感,不会像普通棉布一样易皱巴。


    据顾老板说,这种布有着靛蓝色的色泽,比市面上黑、灰、土黄、驼色的面料看着青春时髦多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东西很难搞,顾老板托了好多关系,才从海市纺织公司拿到了一些货。


    “妈,这些布料到手后先做一些款式,等国庆的时候售卖。到时候我放假了直接去海市,去看看顾老板说的新布料。要是合适的话,我直接带回来,咱们争取国庆后再上一波新款。”


    梁书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