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过了九天的时间,大明的修仙者们,才终于感觉到,灵气生长的速度开始放缓。


    之后,除了少数急性子之外,大部分人都耐心地等待了两三天。


    直到感受到灵气已经彻底平静下来,才压抑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修炼。


    《如龙诀》这可是每一个大明子民都会的东西。


    普通百姓修炼的,都是朱云创造出来的,那个最基础版的《如龙诀》。


    不过也有一些其他势力,比如佛门,道门,儒家,他们会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功法进行一些改良。


    改良后的《如龙诀》未必比朱云创造的原版好,但是却更加适合他们。


    这里面,自然也包括姚广孝。


    他虽然是个和尚,不过儒释道都相当精通《文心诀》修炼起来毫无压力。


    当朱棣再见到姚广孝的时候,也吓了一跳。


    老和尚脸上的皱纹,全部消失不见,那副仙风道骨的模样,让人一眼看上去,就能想到圣僧两个字。


    “贫僧拜谢陛下。”姚广孝的声音都在颤。


    如果不是朱棣将《文心诀》传给他,就凭他自己修炼,他一辈子也达不到现在的境界。


    当然,姚广孝心中更感激的,还是那位创造出《文心诀》的老祖宗朱云。


    只不过,凭他现在的身份,也没办法随意觐见那位老祖宗就是了。


    “陛下,如今这《文心诀》贫僧已经熟记于心,是否应该传给其他大臣修炼?”姚广孝正色问道。


    其实,朱棣既然把这门功法传给了他,而且也说了是给内阁大臣修炼的。


    意思就已经很明显了。


    但是,姚广孝谨慎就谨慎在这里。


    无论什么事,只要跟皇家能够牵扯上关系,他就不会自作聪明。


    也许朱棣的确是他想的那个意思,但是如果不是呢?


    自己擅作主张,一次两次也许没什么,可一旦次数多了,必然会引起朱棣的反感。


    有些嫌隙看似无所谓,可一旦真的生成,就没有挽回的可能了。


    他能够在内阁百余年,依旧稳如泰山。


    靠的,就是这种谨小慎微。


    朱棣没好气地瞪了姚广孝一眼:“姚师傅,知道朕最不喜欢你的是什么不?就是你这副,无论什么事都谨小慎微的德行。”


    “朕跟姚师傅之间,难道还用这么见外不成?”


    姚广孝满脸恭敬:“陛下说的是,贫僧知错了。”


    朱棣那叫一个无语,他都不记得,这种对话发生过多少次了。


    每一次,姚广孝都是这副模样,满口答应。


    之后还是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把他的话当成是耳旁风。


    朱棣能清楚地感觉得到,自从他当了皇帝之后,他跟姚广孝之间的关系,就已经发生了改变。


    最开始,朱棣还对姚广孝的表现十分满意。


    姚广孝懂深浅,知进退。


    可现在都过去几百年的时间,朝堂的局势跟以前比起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虽然大明人人都修炼《如龙诀》,这套功法也能够让人延年益寿。


    可绝大部分人,受限于本身的资质,其实也只能学到一些皮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