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不要舍近求远

作品:《步步登阶

    章泽楠没有给我追问的机会。


    她在说完后便挂断了电话。


    但我还是听出来刚才电话里的笑声是谁的,是那个台湾人郭世刚的,他们应该在一起吃饭,说到底,小姨还是舍不得放弃郭世刚的连接器订单。


    恰巧在这个时候,苏博远的电话也打了过来,电话里问我吃过没有。


    我接到苏博远的电话一振,说没有,其实他问我吃过没有,要的就是我没吃过,让我跟他一起去吃饭,而前几天元宵节的时候他便已经跟我说过高新区老旧小区改造的事情,所以对于他的话我很上心。


    我在电话里说没有。


    “没吃刚好。”


    果然,苏博远顺势说道:“刚好你现在开车到家里来接我,我带你见个朋友。”


    说完后,苏博远给了我一个饭店地址。


    我听了也是二话不说应了下来,接着一边打电话让周寿山到楼下等我,一边出门开车来到了周寿山的家门口,在我车刚到楼下的时候,周寿山已经在门口等着我了。


    20分钟后。


    我开着车来到了苏博远家楼下,并且给他打了电话,没多久苏博远从楼上下来了,没有刻意的打扮,穿着一件神色的行政夹克。


    在上车后,苏博远跟我介绍了等下一起吃饭的人身份背景。


    名字叫许潘石。


    金城地产的总经理。


    而金城地产是一家很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公司,有着一级开发资质,而他作为金城地产的总经理是有权限拍板同意让安澜地产挂靠资质的。


    之所以必须要挂靠公司。


    那是因为房地产开发项目除了需要有开发资质之外,还需要以被挂靠的公司名义去参加竞拍,简单来说,就是安澜地产想要开发一个项目,需要以金城地产的名义去竞拍,并且提供的也是金城地产的相关资料。


    等所有手续下来了。


    安澜地产便可以进场施工了。


    “卡里有钱吗?”


    在跟我介绍完许潘石的身份背景后,苏博远对我问了起来。


    我的反应也很快:“需要多少?”


    “5万够了。”


    苏博远说出了5万的数字,这个数字也在我的接受范围内,很快,我便开着车先去银行取了10万块钱放在副驾驶手套箱里。


    之所以多取了5万,那是为了备用,如果用不上,我放在车里也不影响我,但如果不够用,我再想临时去取钱就麻烦多了。


    吃饭的地方是在一个比较有近江地方特色的饭店。


    在到了饭店时候,许潘石已经在门口等着了,他看到苏博远过来,大老远的便笑着过来跟苏博远握手了,虽说苏博远不是从商的。


    但苏博远是近江国土资源局党组书记,一把手。


    许潘石吃房地产这碗饭,对苏博远还是相当重视的,在跟苏博远寒暄完后,他又自然而然的把话题引到了我的身上:“苏局,这位是?”


    “陈安,安澜地产的董事长。”


    苏博远跟许潘石介绍了我身份。


    我也是对着许潘石伸出了手,沉稳道:“许总好。”


    “你好,你好。”


    许潘石也是惊讶的多打量了我几眼,今天饭局的目的他是知道的,给一家叫安澜地产的公司挂靠资质,但他没想到安澜地产的董事长是这么年轻的年轻人。


    而且看着很沉稳,不亢不卑。


    这种特质在20岁左右的年轻人身上是很难见的。


    “陈总年少有为啊。”


    许潘石半真半假的对我笑着陈赞了起来。


    我也没当真,谦逊的说道:“还得靠许总多提携。”


    苏博远在我和许潘石打交道的时候,也在不动声色的观察着我,也在下意识的拿我跟当年的张明华做对比,观察下来,他是相对还算比较满意的。


    最起码,我比当年的张明华要沉稳很多。


    到了包厢。


    苏博远和许潘石并没有先急着聊项目的事情,而是先叙旧起来,接着聊起了一二线到三四线城市的楼盘发展潜力。


    两人都一致的看好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发展。


    因为一二线城市有人口虹吸能力,无论是低端劳动人群还是高端人才人群,一二线城市拥有的优势都是普通城市没有办法相比的。


    至于三四线城市,他们也不是不看好。


    而是相对的他们比较看好一二线城市,至于三四线城市的发展,不是发展不起来,而是会有一定的滞后性,在三四线城市看到一二线城市房价都涨起来后,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也会跟着一起水涨船高。


    在苏博远和许潘石说话的时候,我没插嘴,保持安静,主要是在听,因为我刚进入房地产行业,目光也只局限于近江。


    对于房价的涨跌趋势,还是去年想买房时候,听方婕跟我分析的。


    所以在对未知领域不是特别了解的情况下,我是不会轻易表达意见的,而是会先了解了再说。


    这个时候。


    苏博远突然把话题转移到了我身上,问道:“陈安,如果是你,有一二线和三四线两个选择方向,让你选一个城市作为发展方向,你会选择一二线还是三四线城市?”


    许潘石闻言也看向了我,笑呵呵的想要看我怎么回答。


    我想了一下,说道:“我可能会看自己的资金有多少,资金多博一二线城市,资金少,博二三线城市,一二线城市人口集中,适合挣快钱,三四线城市人口虽然相对没那么集中,房价也没一二线城市那么高,但优势在于地价便宜,不会有那么高的资金压力,并且挣得也不一定少。”


    我这个回答也是经过思考的。


    但许潘石这个时候却是看了一眼苏博远,接着对我笑着打趣说道:“错了,正确的答案是你一个也不选,你只要经营好近江这一亩三分地就行了,千万不要放着眼前大好的挣钱机会不要,去陌生地盘舍近求远知道么?”


    我闻言看了一眼许潘石,接着又看了一眼苏婉的父亲。


    许潘石笑呵呵的。


    苏博远神色平静,仿佛没有听到许潘石对我的调侃,在别的地方他不敢说,但在近江,他还是有几分把握能够把我拉起来的。


    我看着这两个人突然意识到,原来做生意有时候看的不是趋势,而是关系,有关系你便可以扫去很多阻碍,近水楼台先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