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农村法则
作品:《重回80狩猎,姐姐逼我娶她闺蜜》 三板猴票,等到九十年代,起码价值好几万。
如果他到时候不缺钱,两千年的时候再卖的话,那就是几十万!
陈山只是觉得可惜,茅台酒现在还没有放开售卖。
不然找机会屯点八零年的茅台酒,那以后真就啥都不用担心了。
现在的茅台酒,县级的供销社或者国营商店,或许是有卖的。
但基本上是有一定定量的,一旦分配额度下来。
很快便被内部,或者一些有关系的人员给内定了,很难流出来。
估摸着得到大城市的一些外汇商店,友谊商店之类的,才能大批量的进行购买!
挂了电话,陈山从屯部走出来,吴大愣子则是在外面和陈大奎吹牛打屁,两人还聊得挺开心的。
陈大奎见陈山出来,笑道:“电话打好了?啥事情啊。”
陈山摇头道:“我林叔找我有一点小事情而已。”
见陈山不愿意多说,陈大奎也是聪明人,便不再问。
吴大愣子眨了眨眼,便也没多问。
“那大奎叔,这天乌漆嘛黑了都,冻得厉害,那我就先回去了啊。”
和陈大奎打了个招呼,陈山便和吴大愣子往回走。
他们家里差不多在一个方向,与陈大奎错峰而行。
路上,陈山问吴大愣子:“我说老吴大哥,石头没啥事了吧?”
吴大愣子感慨道:“没事了,喝了那羚羊角的粉末后,很快就发汗退烧了。”
“我说三儿,咱们老祖宗是真的厉害啊,连这羚羊角,都知道能拿来治病这玩意,这可是好东西啊。”
陈山笑了笑:“咱们山里面好东西可是不少呢,只是很多人不知道那些东西这么值钱而已。”
吴大愣子点头:“这倒是,不过哪怕一些人知道,但也不敢进山去啊,这山里面太危险了。”
“不管是野猪,还是熊瞎子,这都不是一般人处理得了的。”
“山中有宝,空守难寻呐!”
“也不是谁都有你小子这本事,就说我,你嫂子现在都不让我独自进山呢。”
陈山白了他一眼:“我说老吴大哥,你可拉倒吧,听嫂子的话,没啥事情就不要自己进山了,上次的教训还不够?”
“真要跟我三赖叔一样,留下学斌他们孤儿寡母的不成?”
“到时候嫂子过不下去,那就只能改嫁了,往后人家睡你的老婆,打你的孩子,你糟心不?”
吴大愣子听得眼珠子一愣,满脸摆头说道:“你小子说话咋这么扎心呢,得得得,我特么不自己进山了行吧,这真的是太吓人了。”
陈山笑呵呵的对吴大愣子说道:“老吴大哥,明儿你有事不?没啥事情的话跟我进山呗。”
“明天我给陈峰叔他们拖狗,不过能打到啥就不一样了。”
吴大愣子一愣,连忙道:“你都开金口了,那我肯定得去啊,要是能打到点啥就更好了,对了,还是一大早对吧?”
陈山点头:“对,天刚亮就得进山,这山里面的野物,找吃的也早,去太晚的话,等进山以后,人家都吃饱喝足,要休息了,还打个屁。”
“行,那我明儿一大早就去你家里面。”
吴大愣子和陈山又说了几句,便急匆匆的回了家。
看见这家伙这样子,陈山不由得笑了笑。
这大冬天,大队上也没啥活,地里面更是冻了,也没啥事情。
至于建房子之类的,那就更别提了。
谁家好人大冬天在东北建房子啊!
因此屯里人冬天其实都挺悠闲的,每天都是聊天扯淡。
也就农场的人会晚一点放假,临近过年的时候才停工。
饶是如此,也辛苦得不行,每年冬天都会有不少人在林场那边受伤。
回到家以后,陈山琢磨着改天带婉儿姐去镇上国营饭店搓一顿。
这成天打猎,总不能把人给忘了。
这两天他还想着,到时候去河里面逮点鱼。
重生回来,总不能只打猎,不摸鱼。
渔猎渔猎,这两样东西是围绕在一起的。
尤其是在东北,逮鱼还挺有意思,河上面已经彻底结起了冰层。
拿工具将冰层捅出一个洞来,到时候自然会有不少鱼过来呼吸。
到时候只管把鱼捞上来就行了。
琢磨着这些,陈山突然有点想吃红烧鱼了。
回到家,姥爷和陈进军已经睡了。
陈山还专门去门边听了下墙角,听到屋里没啥动静,两老爷子没干起来,他也就放心了。
用温瓶倒了些水出来,洗漱完毕之后陈山就回了房间。
二哥则是躺在炕上,也没看书。
“老三,你这一天天,是真的忙。”他吐槽了一句。
陈山笑呵呵道:“我要是不忙,咱们家里哪能挣这么多钱啊。”
“再说了,在农村这里,人际交往还是要有的,不然真遇到点事情,都没人帮咱们呢。”
陈栋梁诧异道:“那大队上肯定得想办法的啊。”
陈山嗯了一声:“说是这么说,但在屯里多认识点人,自家遇到点事情,张个嘴的事情。”
“就像你一直在学校读书,平日里面也不出去溜达。”
“倘若我和爸妈他们都不在的话,你想找人帮忙,你去找谁?”
陈栋梁突然一怔,仔细想了一下,还真有种无力感。
他平日不怎么出去跟人玩,上了初中以后也忙于学业,碍于性格,也不怎么跟人打招呼。
等到了高中,长期都在学校,屯里很多人他都很难喊出名字来。
这家里陡然要是出了事,他感觉自己都不知道张嘴去喊谁,心里莫名有那么几缕慌张。
这种感觉,让陈栋梁有些无措。
陈山叹气道:“这也是这年头咱们农村人得抱团取暖,一起生活的原因。”
“因为一旦出了事情,那就只能找街坊四邻,屯里人。”
“有时候哪怕不愿意跟人打交道,那也不得不去,没办法的事情。”
“红事还好,如果是白事,那家家户户都得亲自登门去帮忙的,这是屯里屯亲,也是人情世故,我帮你,那我家出事情以后,你自然得帮我。”
“包括家里过红白大事,后厨烧席啥的都得请人帮忙的。”
陈栋梁怔然,只觉得老三这时候才像是家里最大的那个,懂得真多,这小子真是个怪胎。
而陈山也清楚,后世随着经济起来以后,很多人搬迁到城里,农村的这种人情关系,也开始分崩离析。
哪怕是过大事情,烧席这事都能直接花钱请人家团队登门,做完就走。
白事不想麻烦的,那就直接去殡仪馆走个流程,火化便完事。
不需要人家帮忙了, 人际往来之间没了亏欠,感情自然就淡了。
所谓交情,便是你欠我一点,我也欠你一点。
“三儿,你好懂。”陈栋梁这一刻有些佩服陈山:“你把这些事情讲得好透彻。”
“我之前其实是不太能想明白的,但你这么一点拨,我就清楚了。”
陈山笑着说道:“所以二哥,没事的话,就多去屯里面溜达溜达,跟人打打牌啥的也不碍事。”
陈栋梁想了想,便点头道:“行,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诶。”
陈山之所以点拨二哥,便是隐约记得,二哥前世虽然也是体制内的人,但除了学历之外,人情世故方面,也还差了那么几分。
希望这辈子上了大学,加上他提前点透一些东西,能让二哥在将来身居更高的位置。
又和二哥聊了一下,说了下学校里的事情。
陈栋梁倒是兴致勃勃,两兄弟扯了好长时间,这才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