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几分期待

作品:《港片:洪兴最怂,只能送大嫂回家

    此刻二人背靠背,此招若成,虽伤己亦能致命。


    但面对体能远超自身的阿丹,终究无效。


    阿丹略抬兵刃,轻易格挡,随即反击,刀尖贯穿赤虎胸口。


    目睹赤虎踉跄跪地,阿丹松口气,轻佻道:“至此两不相欠!”


    赤虎艰难地吐出最后一个字“可……恶”,头颅缓缓垂下。


    阿丹那一刀,精准刺中心脏,终结了他的性命。


    这位在香江掀起波澜的日本人,终究命丧阿丹之手。


    解决掉赤虎后,阿丹得意地对唐俊炫耀:“看见了吧?霓虹小鬼根本不是我的对手。”


    唐俊白了他一眼,没搭理,催促手下清理现场。


    刚才交火声势浩大,警察可能很快就会赶到。


    阿丹摘下“**之冠”想交给唐俊,可刚一取下,一阵剧烈的虚弱感袭来。


    那感觉就像年轻时被一个女人连续折腾三天三夜那样疲惫。


    差点让他当场跪倒。


    之前的神清气爽荡然无存,此刻仿佛被无形的重物压迫,浑身不自在。


    “这……”阿丹震惊地看着手中的挂坠,看向唐俊。


    他显然想起了唐俊先前所说的话。


    唐俊接过挂坠戴上,什么都没说。


    但阿丹直视着他道:“你别告诉我这是真的……”


    关于系统的秘密,连枕边人都不能提及。


    于是唐俊平静地说:“没法解释,你也别问了。


    作为兄弟,别让我撒谎。”


    听罢,阿丹闭口不言。


    这边唐俊和阿丹击毙赤虎,老滚那边也传来消息。


    货船并未驶向日本,而是直奔菲律宾拉瓦格。


    “老大,要拦截这艘船吗?”老滚问道。


    唐俊淡然道:“不用了,你跟菲律宾那边的情报人员对接,让他们盯紧这批货,看看谁在接手。”


    以太隐藏极深,唐俊未有十足把握前绝不会轻举妄动。


    如此行事只会引起对方警觉,再想追踪这些目标将更加棘手。


    唐俊在菲律宾的情报网络实力不容小觑,查清这批货物的流向并非难事。


    老滚接到指令后只得放弃。


    处理完此事,唐俊便与阿丹商议前往苏国一趟,从已解散的盟友处捞取利益。


    此前唐俊已备妥大量生活物资,专为此行准备。


    对唐俊的提议,阿丹颇为振奋。


    上次因时间紧迫且苏国将领催促,阿丹没机会挑选,只好匆匆返回处理货物。


    此次若能再次前往,阿丹定会应允。


    二人一拍即合,立即启程。


    此行意在洽谈合作,后续唐俊将以渤泥国名义派遣货船。


    因此他们轻装简行,带数人直奔老家。


    当前苏国局势动荡,对外界戒心甚重。


    唯有一条路可选,即从老家哈市过江进入苏国境内。


    阿丹对老家事务相当熟悉,沿途不断向唐俊介绍认识的老乡倒爷。


    唐俊本就是爱国商人,回老家一路顺风。


    阿丹亦冒充香江商人混入。


    但唐俊清楚,老家对阿丹这类人物采取睁一眼闭一眼的态度,否则怎会无人知晓其真实身份?


    回到老家,唐俊先到龙口视察。


    韩宾在此经营有方,似天生擅长经商。


    再加上唐俊的名望,他在龙口堪称社团背景人士中的佼佼者。


    至于其他人?恐怕正被粤省石厅长重点关注。


    在龙口逗留一段时间后,唐俊等人前往粤省乘机。


    转了两趟航班后抵达哈尔滨,见到了前来接应的李赵,他也是阿丹的朋友,从事小本买卖。


    两人因喝酒相识,李赵为人憨厚,笑容中透着朴实。


    见到阿丹一行人,他热情接待,当晚安排大家入住市内一家宾馆。


    边境的商贩生活看似富足,唐俊原以为这家简陋的小旅馆会很破旧,却惊讶地发现其内部装修奢华,地毯从门口直铺至楼上。


    宾馆里笑声不断,还有几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刘大春带着几人进门时,有人立刻打招呼:“老刘,怎么才到?”刘大春笑着介绍:“刚去接朋友。


    这位是丹尼,香江的大老板。”虽同为商贩,但无利益冲突下,众人热情邀请唐俊落座。


    唐俊虽与阿丹不拘礼节,但注意到此人有些熟悉。


    听刘大春称其为老牟,他猛然忆起此人。


    牟器重,绰号“大坑货”“大忽悠”,曾用罐头换飞机,创下空手套白狼的神话,备受年轻人追捧。


    他胆识过人,两次遇险仍安然无恙。


    唐俊早年对其极为钦佩,但重生归来,已见惯诸多传奇,不再惊异。


    唐俊对那个油腔滑调的人提不起兴趣,更不想多费口舌。


    毕竟,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人。


    曾经被老牟骗过的人不在少数,有些人甚至直接称他为骗子。


    这些倒爷聚在一起,除了喝酒抽烟,最爱的就是听别人吹嘘。


    在这方面,老牟显然很有天赋。


    一番话下来,就把这群没文化的大老粗说得目瞪口呆。


    只有唐俊和阿丹强忍笑意,无奈地摇头。


    晚餐后,按照刘大春的安排,他们在酒店休息。


    第二天,刘大春带他们离开哈尔滨过江去交易。


    出发前,阿丹已向刘大春说明了来意,他也帮忙介绍了能做主的人。


    然而,到达目的地后,大家傻眼了。


    刘大春约见的人没现身,唐俊和阿丹被放了鸽子。


    阿丹不满地质问刘大春:“大春,你行不行啊!说好的人呢?”


    刘大春也慌了,赶紧打电话,却一直没人接。


    他尴尬地安慰阿丹:“这些毛子太不靠谱!别担心,海参崴还有个靠谱的卖家!他那里也有好货。”


    唐俊听了越发觉得刘大春的话不可信。


    海参崴是苏联关押政治犯的地方!


    但此刻他们无计可施,人生地不熟,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刘大春走。


    刘大春毕竟是老手,很快找来几辆车。


    在他的带领下,一行人朝海参崴驶去。


    开车将近一天,终于抵达海参崴。


    这是苏国远东地区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虽不算大都市,但也足够繁华。


    刘大春凭借几句磕磕绊绊的苏国话总算找到一家旅馆。


    然而,在给门童小费时,他发现自己成了几双眼睛的目标。


    几个本地年轻人迅速尾随而来。


    “老大,有人跟踪!”老牛低声警告唐俊。


    唐俊皱眉道:“我知道了,这几个家伙简直贴得太近了!”


    阿丹警觉地说:“是冲我们来的?”


    唐俊摇头,指向刘大春。


    刘大春一怔:“我?他们找我干啥?”


    刘大春真疑惑,毕竟唐俊和阿丹更显气派,他完全没觉得自己比这两位更有吸引力。


    唐俊身穿高档西装,外套貂皮大衣,手持雪茄,俨然一位成功商人。


    阿丹佩戴精致金链,身着紫色貂皮,一看便知身份非凡。


    相比之下,刘大春只是普通装扮,抽着便宜香烟。


    他不明白为何这些人盯着自己,难道觉得他好对付?


    想到这里,他的目光变得锐利。


    唐俊只说了句提醒的话,刘大春立刻明白过来。


    ……


    “常言道,‘低调行事,财不外露’。”唐俊叹了口气,“看你钱包里的钱,谁不动心?”


    刘大春尴尬地摸了摸钱包,最近手头宽裕了些,喜欢带点现金在身边,却不料引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刘大春有些慌张:“那怎么办?要不要报警?”


    看着刘大春纯真的表情,唐俊越发觉得这人可能是靠运气致富的乡下人。


    唐俊与阿丹对视一笑,对刘大春说:“大春兄弟,出门在外难免遇上这种情况,待会儿你就当看场热闹。”


    刘大春愣住:“什么意思?”


    阿丹搭着刘大春肩膀笑道:“等会你就懂了。”


    唐俊带着几人故意走向一条偏僻的小巷。


    果然,身后那些混混兴奋地叫喊着,拔出小刀朝他们冲过来,将唐俊等人围住。


    领头的混混身材魁梧,手里握着把小巧的刀,显得格外突兀。


    他恶狠狠地对唐俊说:“兄弟们最近手头紧,想跟你们借点钱花。”身后几个混混跟着怪笑。


    唐俊摇头调侃道:“这些苏国街头混混的水平也太差了吧!”


    阿丹也轻松地说:“这种低级混混在苏国都不配称作黑帮。”


    两人一唱一和,只有刘大春吓得不轻。


    他是倒爷,常为苏国人谋利,每次交易都受到热烈欢迎,车接车送,但这种待遇让他慌了神。


    然而唐俊身边的几个伙伴却不以为意。


    他们狞笑着从另一头走来,把这群混混包围。


    老牛直接对上那个苏国壮汉,关节发出清脆声响。


    起初他们只关注刘大春的钱,没留意老牛他们,可壮汉意识到自己才是弱势一方。


    “别误会,我就是开个玩笑。”壮汉赶紧收起刀,摊开双手。


    老牛看向唐俊,唐俊淡然说:“别真弄死他们。”


    于是老牛和他的兽族同伴怪笑着冲向这群混混。


    能被唐俊带上的人自然都是精英。


    尤其是老牛,不到一分钟,几个混混就趴在地上哀号了。


    好在老牛听了唐俊的话,手下留情了。


    鼻青脸肿的几个混混并未造成严重伤害,刘大春却已惊得说不出话来。


    阿丹拍拍他肩膀,调侃道:“今后办事多长点心眼,否则这行不适合你,攒够钱就回家养老吧。”唐俊与阿丹对视一眼,心知肚明,刘大春不过是个涉世未深的愣头青。


    凭借的好不是本事,而是运气。


    刘大春连连称是,内心却满是疑虑。


    相较眼前的苏国混混,唐俊和阿丹似乎更令人生畏。


    唐俊毫不在意那些苏国混混,径直随刘大春进入旅馆。


    海参崴的旅馆生意兴隆,还有不少华人在此。


    他们或是本地满族后裔,或为经商而来。


    刘大春镇定下来,拿起电话拨打号码,脸上浮现出喜色,“两位老板,有好事!”唐俊和阿丹停下用餐,凝神倾听。


    刘大春眉飞色舞地说:“我找到一个**,听说你们有物资,他很感兴趣,马上就到!这人位高权重,能帮你们拿到想要的东西。”


    刘大春积极促成这笔交易,不仅出于感恩阿丹当年相救,也因做中间商可获丰厚回报。


    买卖规模越大,收益越丰。


    倒爷人脉广泛,认识苏国**不足为奇,时局变化迫使他们寻求商机。


    既然刘大春这么说,阿丹和唐俊也多了几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