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情报

作品:《明末:杀敌爆装备,富养童养媳

    “大人,据属下夜不收缜密侦查,建奴部队已现身于大同方向。依此情形推断,今年建奴入关之路,大概率仍选此地。”


    张衡俯身点着摊在桌面上的地图,向武长风详细汇报着。


    武长风微微颔首,口中 “嗯嗯” 两声。


    如今已经秋天,保安、京城一带的粮食收割较往常提前了些许时日。


    而建奴所处的北地,气候寒凉,粮食收获则要晚上一些。


    此时,该收获的粮食大多已入仓廪。


    每至此时,建奴一年一度掠夺边境、深入关内烧杀抢掠的戏码,又将再度上演。


    加之内地流寇肆虐,乱象丛生,大明的日子又要难受了。


    正军与建奴部队作战,虽有心助力,却暂时难以插手。


    不过,对于那些零星出没的建奴小股部队,他倒是有意在野外与其一试身手,挫其锐气。


    “继续严密侦查,一有新消息,即刻来报。”


    “是!”


    张衡和熊冶共同应了一声。


    二人面色微红,难掩激动之色。


    这些时日,武长风频繁派遣夜不收出堡,沿着边界线四处侦查敌情。


    夜不收们肩负重任,有时连续几天几夜都无法回堡,只为能提前探查到建奴的蛛丝马迹。


    当然,出去执行侦查任务的夜不收,无论是装备还是马匹,皆选用劲勇堡中最为精良的。


    甚至,不少将士纷纷主动请缨,争着出去侦查。


    无他,伙食给的实在是太好了!


    泡面塞满管够,小面包更是多多,口香糖也备足。


    若不是身负任务在身,旁人见了,还以为他们是出去郊游享乐呢。


    那泡面的香气,常常引得人垂涎欲滴,神魂颠倒。


    香的直迷糊!


    当然,也有部分夜不收极为自律,一口泡面和小面包都舍不得吃,只食用自己携带的干粮和炊饼。


    他们将省下的泡面和小面包,要么带回家中,给妻儿享用。


    没有妻儿的,则拿到堡外,卖给商人,也能换取不少银子,日后找婆娘都可以拿银子砸。


    对此,武长风并不加以禁止。在劲勇堡,明确禁止贩卖的物品,唯有武器、盔甲和作战靴这几样关乎军事安全的重要物资。


    同时,在张衡和熊冶看来,他们之所以当兵吃粮,为的是什么?


    其一,自然是为了光复大明故土,重拾昔日山河的荣光。


    这并非他们二人自抬身价,夸大自身思想境界。


    实则他们本就出身军户世家,自幼深受家国情怀的熏陶,心中的这份抱负,比武长风更为炽热深沉。


    其二,则是期望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荣宗耀祖,为妻儿谋得福荫,让家族尽享尊荣。


    正如武长风所言,将这辈子该打的仗都打完,让子孙后代得以安享太平!


    三人又就军情事宜交谈了一会儿,张衡和熊冶随后便向武长风告辞离去。


    张衡走出演武厅,一眼便瞧见唐禾伫立在门口,于是开口问道:“我听闻你与夜不收起了争执?”


    不提此事还好,一提起,唐禾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愤然说道:“你可得好好管管你的人,上交回来的手电筒,上面满是泥土!”


    张衡不以为然,翻了个白眼,回应道:“夜不收们执行任务时,连滚带爬,沾染些泥土,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


    “正常?” 唐禾反问道,语气中满是质疑。


    张衡挠了挠头,思索片刻,说道:“好吧,我回头定然嘱咐他们多加注意。”


    “对了,还有巡逻的士兵,有些手电筒被他们掉在地上,表面都磕坏了,居然还敢抱怨手电筒不结实。” 唐禾接着说道,“等武大人盘点仓库时,看他如何处置你们!”


    熊冶听了,不禁牙疼般地咧了咧嘴,说道:“确实得注意了。”


    “要注意的事情多着呢。” 唐禾摆了摆手,“我可没时间跟你们啰嗦。”


    说着,唐禾便拉着小梁子进入演武堂。


    此时的武长风正在翻阅兵书。


    “《纪效新书》……戚继光……”


    他端起放置在桌案上的茶盏,左手稳稳托着茶托,右手轻轻拿起茶盖,微微掀起,轻抿了一口茶水,动作优雅而闲适。


    虽然武长风的练兵已经有了成果。


    但军事训练容不得半点懈怠。


    或者说,他本人必须进步,下面的士兵才能跟着进步。


    尽管他来自后世,有些练兵尝试,但也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出发。


    不可生搬硬套。、


    所以,时常读书,便会有新的感悟。


    戚继光所写的两本兵书,《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都不是什么禁书,他也都看过。


    除此之外《阵纪》《孙子兵法》等等兵书他也都有过阅览。


    历史上有很多的强军,带领着他们的将领很多都写下了兵书,将其训练方法还有武备等等都记录了下来。


    然而,依照这些兵书中的章程去练兵,却鲜有人能真正练出强军劲旅。


    究其缘由,有的是因盲目照搬照抄,未能结合实际。


    有的是执行过程中不够彻底,半途而废。


    还有的则是对兵书的理解浮于表面,未得其精髓。


    就在此时。


    唐禾走进来:“卑职唐禾,参见百户!”


    在军中,等级森严,上下尊卑分明,礼节规矩不可或缺。


    同时,唐禾对武长风亦是钦佩有加。


    按照正常的晋升流程,武长风从总旗晋升至百户,中间还需经历试百户这一阶段。


    如今,武长风却直接越过试百户,连跳一级,这般晋升速度,在军中实属罕见。


    武长风抬头看了一眼,还以为唐禾独自前来,却不想身边还跟着一人,面相有些熟悉。


    如果没记错的话,当初在靖边堡要被流寇按在墩墙上要被斩首的就是他。


    叫……


    武长风想了想,脑海中蹦出一个名字,小梁子。


    他对小梁子倒还有些印象,尤其是那句 “我没怂”,至今仍历历在耳。


    依稀记得,此人还想来劲勇堡吃午餐肉呢。


    只是武长风有些疑惑的是,小梁子此次前来是公差?


    可自己与靖边堡之间,如今已无太多可谈之事,毕竟之前从靖边堡获取的物资,断然没有再吐出来的道理。


    还未等武长风开口询问,小梁子 “噗通” 一声,重重地跪在地上。


    武长风歪歪头,看了看唐禾。


    唐禾垂着头,不言不语。


    武长风放下书本,饶有兴趣的看着那人,等待他说话。


    但半响之后。


    小梁子就是跪着,一言不发。


    唐禾也一言不发。


    武长风微微挑眉,轻声呵笑一声,说道:“唐禾,你这唱的是哪一出啊?”


    唐禾神情庄重肃穆,恭敬回道:“回大人,小梁子乃是靖边堡的军户。他正欲前往南方,途中被我拦了下来。”


    武长风闻言,心中似有所悟,他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茶水,稍作思索后说道:“去把张衡…… 算了,把周长寿叫来。”


    唐禾听闻,心中一阵疑惑,在他原本的设想中,此事与周长寿并无关联,武长风为何突然要叫周长寿前来呢?


    但军令如山,他不敢有丝毫怠慢。


    于是,任由小梁子继续跪在地上,唐禾转身快步出门,一路小跑,前往寻找周长寿。


    此时,周长寿正在专心磨刀,唐禾匆忙赶来,将他叫走。周长寿心中一惊,赶忙跟在唐禾身后,焦急问道:“大人找我所为何事?你好歹给我透个底,不然我心里实在没底啊。”


    他满心疑惑,最近自己并未犯错,最多也就是与堡内的寡妇有些言语上的撩拨,但自己本就是单身汉,这等私生活之事,难道也在管束之列?


    唐禾同样一脸茫然,无奈说道:“我也不知大人为何叫你,先跟着去吧。”


    很快。


    两人来到演武厅。


    周长寿上前,恭敬行礼道:“卑职周长寿,见过武大人。”


    武长风点点头,手指点点头:“你先在一边候着。”


    随后,他将目光重新聚焦在小梁子身上,起身缓缓走到小梁子身边,绕着他踱步一圈,仔细打量。


    “向南走……”武长风脸色变得十分精彩,目光也极度凝重:“这么说来,你是要投靠流寇去了?”


    这点事武长风一眼就能看穿。


    正常情况下,军户只能在墩堡附近活动,若离开墩堡向南而行,那无疑就是逃兵的行径。


    但他深知,以唐禾的为人,一般的逃兵,他根本不会理会。


    既然唐禾将此人带了回来,其中必定另有隐情。


    不过,其最终目的,大概率只有一个 —— 想要加入劲勇堡。


    此时,小梁子心中猛地一震,他与唐禾并未过多提及此事,却不想竟被武长风一眼看穿!


    “大人,这是有缘由的,他——”唐禾在一边想要解释。


    但被武长风挥手打断:“让他自己说。”


    小梁子缓缓抬起头,眼中满是惊叹与敬意,语气诚恳地说道:“恳求武大人收留!”


    武长风并未立刻表态,只是静静地看着小梁子。


    小梁子咬了咬牙,几乎带着恨意,咬牙切齿地说道:“自从流寇占领靖边堡后,李大勇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