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崇祯微服私访

作品:《明末:杀敌爆装备,富养童养媳

    小梁子等人如获至宝,握着对讲机手舞足蹈离去。


    张衡看得有些羡慕。


    他这个劲勇堡二把手都没混上这等好东西。


    酸的不行啊。


    张衡转头问着:“大人,此物对讲机极限喊话距离是多少啊?”


    他自然有自己的小九九。


    若是距离无限制,那夜不收岂不是说也能配置?


    那可真是绝了啊!


    发现敌情的一瞬间,就能将情报传递回来,无需往返骑马往回跑了。


    武长风保守一些说道:“三十里里吧。”


    张衡有些似乎,三十里对于行军打仗,绝对够用了。


    但对于夜不收而言,距离上还是差太多了。


    “不过……”


    武长风拍拍一边的大家伙。


    信号中续器!


    可以人扛着的那种。


    刚刚一群人的目光和注意力都被对讲机吸引。


    完全没注意这个东西。


    “这是?”张衡好奇的问道。


    武长风笑道:“你可以理解为“喊话驿站”,有了此物,可以将喊话距离保守提升五十里!”


    喊话驿站这个词也是武长风硬生生创造出来的。


    主要便于张衡理解。


    若是解释什么中续,什么是信号,那可太复杂了,没什么意义。


    “嘶!”


    张衡脸上泛着震惊神色。


    原来这个大家伙起到这个作用啊!


    张衡接着问道:“为什么是保守提升距离,而不是极限距离?”


    武长风解释说道:“这其中弯弯道道实在太多,简单的说便是凭空喊话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比如在树林内,喊话的距离就要缩短,甚至造成不清晰。”


    “群山,建筑等等,只要有障碍物的地方都会受到影响。”


    张衡似懂非懂,挠挠头:“一马平川之地,效果最好?”


    武长风点点头。


    他又取出几部对讲机,交给张衡。


    “你们夜不收如果出指定侦查任务,可以将对讲机和喊话驿站带上。”


    “是!”


    张衡兴奋起来。


    武大人果然没忘了夜不收啊!


    有了这东西,侦查传递信息距离可以得到加强。


    对于夜不收而言,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武长风最后嘱咐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你们夜不收和传令兵的喊话不在一个‘线’上,也就是你们听不到传令兵喊话,他们也听见你们夜不收喊话。”


    张衡挠挠头,不解:“这是为何?”


    “情报和作战指令不可混为一谈。”武长风回了一句。


    张衡焕然大悟。


    情报只需上级知道即可,下面的士兵没必要知道。


    免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大人,卑职懂了。”张衡抱拳回应着。


    就在此时。


    摆放在沈北面前的对讲机传来嘈杂的声音。


    “我是小梁子,呼叫徐宴!”


    “我是徐宴,请讲!”


    “我上厕所没带厕筹,帮我拿一棍过来。”


    “你大爷!”


    张衡在一边听的嘴角直抽抽:“简直不像话!”


    武长风笑着压压手:“随他们去吧,多练习,届时说话才不会生硬。”


    张衡耸耸肩。


    ……


    京城。


    皇宫。


    崇祯皇帝正在翻阅奏折。


    近来坏消息实在太多了。


    辽东鞑子已经成为虎狼之师,双方在辽东地界来回拉扯。


    大明始终干不掉这股建奴,而且他们的势力越发的壮大。


    这还不算什么。


    关内的流寇肆虐,八大王四处作乱,席卷几十万民众烧杀抢掠。


    内忧外患,惨不忍睹。


    崇祯放下奏折,脑壳疼的厉害。


    一边的大伴很有眼色,赶忙上前按摩。


    崇祯没由来的说了一句:“大伴,朕听闻你与朝中某些大臣们走得很近哪。”


    近侍结交外臣虽说屡禁不止,但绝对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的,也是所有皇帝都忌讳的事情,大伴言脸上很快露出了骇然的表情,吓得连忙跪地磕头请罪。


    “奴婢有罪,奴婢有罪,请皇爷责罚。”


    见他磕得头头都破了,伤口处血流不止,崇祯脸上的表情依旧没有任何变


    “大伴是看着朕长大的,朕以为,大伴该是朕的人。朕也不信大伴会勾结外臣。只是,有些小人,本是犯了事的逃人,在大伴未得志时百般讨好,利用大伴结识重臣,仗着一点小聪明便兴风作浪,实在该死!”


    大伴到崇祯这话,魂都差点吓掉了,皇帝说以为他应该是自己人,这不就是说他的作为不像是皇帝的自己人么?


    对太监来说,这几乎等于是宣告他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


    他也不敢分辨,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磕头,“奴婢该死,奴该死……”


    看他磕了会头,样子也实在是够惨了,崇祯才出言阻止,“好了,大伴且先起来,不必如此,这事大伴只是有小错。”


    敲打一番就算了。


    相对来说,大伴犯错,但都是小事。


    鞑子和流寇才是他最头疼的。


    崇祯从折子中抽出来一个,说道:“这个折子很有意思,又是宣府镇的事。”


    大伴擦擦额头血渍,连忙接话:“该不会是武长风?”


    崇祯点点头:“这家伙乔装打扮鞑子,混入张家口,里应外合之下,将勇兵猛,打的鞑子抱头鼠窜,实乃悍将。”


    大伴陪笑:“王光誉大人功不可没啊。”


    崇祯挑挑眉。


    王光誉?


    他怀疑跟王光誉一点关系没有。


    “我想去看看劲勇堡。”崇祯说了一句。


    大伴直呼:“不可!不可啊!京城之外,皆是险地,这若是遇到溜进来的鞑子……”


    他也怕历史重蹈覆辙。


    比如明英宗朱祁镇……


    “不必兴师动众,咱们也乔装打扮。”崇祯眼中闪烁着兴奋、


    微服私访……这是明武宗朱厚照专爱干的事。


    “这……”


    大伴为难一下。


    “不必多说 ,安排吧。”崇祯下着命令。


    大伴只好听从。


    开始安排此事。


    沿途自然要设下伏兵,以防突然敌情,让皇帝陷入危险。


    同时,他还暗中派人知会一声宣府镇周全宗。


    提前与劲勇堡打声招呼,免得劲勇堡不让进入,那就尴尬了。


    而周全宗得到的消息是有一个商队想要去劲勇堡长长见识。


    周全宗还以为是某个上级的裙带关系。


    便将消息传给劲勇堡,嘱咐接待一下就成。


    没几天。


    一支几个人伪装的商队,从京城出发,向着劲勇堡行驶而去。


    秋风萧瑟,草木枯黄。


    崇祯坐在马车内,瞭望大地,悲凉的气息滚滚碾压而来。


    崇祯的心情坏透了。


    随着越发靠近劲勇堡,终于看到鲜活的气息。


    马车和商队开始多了起来。


    这些商人大多都说着崇祯听不懂的话。


    什么对讲机,手电筒,火锅等等。


    一路好奇抵达劲勇堡城外。


    崇祯一身商人打扮,被迫下车。


    因为通往城门的道路上被人群堵得水泄不通。


    大伴了解情况后跑了回来,说道:“爷,好像是什么火锅酒楼开业,这些人都排队等着吃火锅呢。”


    “火锅?”


    原来是吃食啊。


    崇祯摆摆手:“走,咱们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