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到杏花村

作品:《重生76,我为知青编教辅

    初三的下半学期和上一世的情况没有两样,现在初中的课程都已经讲完,已经进入了全面的复习阶段,老师们都在有条不紊地梳理着课程。


    王鹏提供的教辅可是帮了老师们的大忙了,不仅捋清了他们讲课的思路,而且丰富了学生们对知识点的认知的方法,一个个都是如获至宝,甚至直接拿来做课本使用的。


    其实,王鹏自己对教辅这一类东西迷信是迷信,但是绝不盲目地崇拜,它确实是应试教育的致胜法宝,尤其是对一些中等生,只要能看进去,肯定是可以大幅提升成绩的。


    但是,对于优等生的作用就微乎其微,因为他对知识点的拓展还不够深、不够广。


    这时候,王鹏正在编写的那套《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教材(初中版)》就至关重要了。


    对于差等生来说,什么资料也是白搭,因为他们根本就在乎学习如何,也不会花时间去看书,成绩怎么会提升?


    因此,重生以来,王鹏已经将自己那群小朋友中的大部分人给送走了,让他们走出去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路,而不是每天在课桌前浪费自己的时光。


    同样,王鹏现在的同桌三妞也是这样的人,她也在硬熬着时光,到了六月份混一个初中文凭,然后就开始走自己的路了。


    三妞是王鹏的一个本家亲戚,论辈分,王鹏应该叫人家一声三姑呢。


    比王鹏大三岁,小时候还在一起玩,上学以后便不经常在一起了,现在又坐在了一起,王鹏一看到她就想起那天自己重生以后,被他爹打得鬼哭狼嚎的样子。


    三妞看王鹏一天不听课,光是拿着一个本子在上面写来写去,也是十分的好奇。


    “小鹏,你一天趴在桌子上写来写去,也不认真听老师讲课,干啥呢?”


    “没干啥,武老师让我参加市初中生数理化竞赛,我捋捋课程。”


    三妞提高了王鹏的话,有点儿不理解了。


    “捋课程,有你这样捋的吗,书也不拿,一个劲儿地写就捋清楚了?”


    其实,这不怪三妞,换了任何一个人听了王鹏的话都会起疑问的。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王鹏带着重生来的福利,他只要将原来见过的那套《中学生奥林匹克教材》回忆起来,默写出来,自然而然的有关的初中数理化的知识点就捋清楚了,说穿了他就是在默写课程。


    王鹏当然不会将这事告诉三妞,只是笑一笑,转移话题地说道。


    “三姑姑,你每天上课打瞌睡,下课也不做作业,准备熬到什么时候?”


    “切,我哪能和你比,我倒是想听课呢,但我也听不懂。我也是想做作业呢,可我也不会呀。熬到什么时候?熬到毕业了事呗。”


    三妞回答得倒是理直气壮,不过也不能怪她,现在大部分同学都是这种状态。


    “那你毕业后准备干什么?”


    “怎么办,凉拌呗,到时候再说吧。小鹏,我听说你在市里让建宏他们开了不少商店,能不能让我过去给你帮忙?”


    王鹏看看三妞,动了动心思,三妞问的这个问题,也是王鹏最近一直在考虑的事情。


    等五龙口批发街建设好以后,自己确实会开好多批发部。里面是需要女售货员的,让村里的这些女孩子出去也不是不行。因此,他爽快地答应道。


    “可以,等你毕业了以后,就到市里给我大姐帮忙吧。”


    三妞一听,立即高兴的脸上裂开了花儿,她也没想到和王鹏坐同桌还有这样的福利。


    “那说好了,毕业以后就到你那儿去工作。”


    “行,你可以给村里其他的女同学也说说,不要着急,今后村里的工作岗位很多,不过要好好学习。”


    “好的,我知道了,我跟她们说。”


    谁知就这一下,王鹏家的门槛差点儿被村里人的脚给踏平了。


    凡是家里有未出嫁的女孩的人家都找各种各样的关系到家里来给老爹老妈甚至爷爷奶奶说情,要到王鹏办的企业里来上班,弄得全家人都心神不安。


    王鹏回答得倒是干脆,“妈,他们来说,你答应后他们就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确实还真不是什么大事,食品厂、包装厂、彩印厂随便都可以容纳下村里的这些人,况且还有那么大的一个批发街。


    让王鹏这么一说,老爹老妈总算是放心了,好言好语地打发着来说事的众人。


    就这样,转眼一周过去了,马上就是二月二龙抬头了,王鹏不得不又一次出门了,这次他要到汾阳去买核桃树苗。


    从晋祠到汾阳要经过清徐、交城、文水三个县城。


    这三个县都是全国知名的县城,其中,清徐的陈醋全国知名,交城出了个华政委这几年更是如日中天,文水就更别说了,大家都知道的“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的刘胡兰就是文水人,还有一个好多人不知道的,就是文水还是武则天的故乡。


    汾阳不仅核桃好,更好的是全国知名的汾酒,“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句诗奠定了汾酒在中国酒史的地位。


    王鹏也是借此机会想过去看看和汾酒厂有没有合作的可能,他手里可是有上千坛老白汾酒呢。


    汾阳里晋祠也就九十公里的样子,王鹏和小龙他们三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沿着太汾公路来到了汾阳。


    上一世的王鹏来过汾酒厂,不过那时候的汾酒厂已经是上市公司了,规模很大,建有汾酒文化园。


    现在过来,当然就没有那个气派了,他只是一个老式的酒厂,叫山西杏花村汾酒厂。


    王鹏他们到了杏花村汾酒厂后,他直接去见了汾酒厂的厂长。


    “杨厂长,我想从你这儿进一批汾酒,现金结算你看怎么样?”王鹏说着,让小龙将提着的一个手提包放在了杨厂长的面前。


    汾酒厂是国营企业,交易间他们也是账户往来,很少有这么大的现金交易,杨厂长一见王鹏拎来了一提包现金,立即就来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