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奔赴各地

作品:《重生76,我为知青编教辅

    大家在这次培训中收获很多,对老物件价值的认知也多了很多,王鹏趁热打铁给大家也上了一课。


    “各位,我想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大家不仅知道了老物件的价值,而且也应该知道了什么是古董,什么是文玩和这些东西之所以值钱的原因。


    因此,这次出去以后,请大家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老物件不等于古董,古董更不等于破烂,它们之所以值钱首先是因为它们珍稀,承载着历史文化内涵,而且历经劫难能够侥幸地保存下来。


    我毫不讳言地告诉大家,现在越珍稀越值钱的东西,将来会更值钱更珍惜。


    为此,我们在收购老物件的过程中,切不可因为人家卖的价钱高,就放弃了收购。反而要紧紧盯住那些卖价高物件,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只要认为有价值,就不惜代价地买下来。”


    这番话是王鹏思虑许久后说出的。


    因为,目前这个时候,经济刚起步,大家基本上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还来不及考虑精神层面的需求,尤其是古董一类的东西还没有得到大众的重视,因此这时候第一价格低廉,第二没有假货。


    但是,再过一两年随着改革开发的脚步越走越快,就会引来国外无数的淘金客,进而带动古董价格的狂涨,甚至出现假货。


    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王鹏担心的不是自己人买到假货受骗,他担心的大家出手太小家子气,流失好机会。


    接着他又讲道。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现在是我们收集古董、老物件最好的黄金时刻,错过了这次机会,我们以后就会付出三倍、五倍,甚至十倍的代价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因此,在收购过程中我请大家要快速果断,不要怕花钱,将见到的好东西全部收入囊中。


    还有,随着古玩市场的渐渐的苏醒,一些埋在地下的东西也会时不时地出现,在这里我请大家要毫不犹豫地将东西拿下来,同时,摸清卖家的底细,盯着他们的举动,尽量不要让老物件流出国内。”


    这也是王鹏上一世产生的认知。


    文物流出,有一部分是在解放前被抢走、盗走的,还有一部分是被有心人专门倒卖出去的。


    改革之初的这几年,也是文物倒卖比较猖獗的年代,这段时间流出的文物数量也是十分惊人的,甚至好多政府部门的人员都参与了其中。


    因此,王鹏是抱着便宜别人,不如便宜自己的态度,安排这个事情的,最起码,自己不会将珍贵文物贩卖到国外。


    当然,这里面是有风险。一是会被误抓,二是容易和其他人产生矛盾。


    “但是,大家在行事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和方方面面搞好关系,保护好自己。”


    接着,王鹏将这次派遣人员的行动区域进行了划分。


    一是粤闽湘赣,包括海南,由麻三和计虎负责,带领三十人,以广州为中心展开工作。


    二是京津冀,宝辉牵头,带领二十人,以京津两地为中心展开工作。


    三是苏浙皖沪,由计权爷爷家的三叔宝贵牵头,带领二十人以苏州为中心展开工作。


    四是秦晋豫,建宏牵头,以省城为中心,带领二十人展开工作。


    五是,以五儿为牵头,带领十八人,居中策应收集信息。


    剩下的就是小龙、二狗、九红三人了,他们负责待在家里一方面认真学习,一方面协助王鹏协调资源。


    师父则坐镇京城,筹划庆祥和建设事宜。


    这些都是以前和爷爷他们商量好的,大家当然不会有异议,当天领了经费,便各自回家,十五修整了一天,十六就开始陆续出发了。


    王鹏就庆祥和的复业和师父做了一次深谈。


    “师父,我想将庆祥和的总店建在津城,然后同时在京城、省城开设分店,然后在苏州、上海、西安、南京、广州设立分店。


    现在直接开店肯定时机还不成熟,因此,我想先以工艺品商店的形式进行,正好我在津城有一个熟人,这次您可以直接去找她,将商店开起来。”


    说完,王鹏将高荣的电话住址给了师父。


    “小鹏,这个不急,国家形势的发展现在还不明朗,我们还是稳妥一点儿,只收不卖,等条件成熟以后再说。”


    师父经历的事情比较多,想法也更稳妥。


    王鹏本来也是怕师父着急才有的冲动,见他这样,也就见好就收了。


    “师父,既然你这样说,我也就不坚持了,不过旧家具市场出口创汇的机会很快就会到来的。这次你去京城后,好好和刘师傅商量一下,让他们加速收购旧家具,我们在津城注册一家旧家具修理商店,先开始营业。”


    “小鹏,旧家具真的有你说的那样好吗?”


    “师父,你相信我,旧家具做好了,肯定不差于古董店的收入。”


    “好,我这次过去以后,就着手这方面的事情。”


    “师父,那你一路顺风,有什么事情打电话回来。”


    “我知道了。”


    王鹏以为师父会在家里再待几天的,没想到他比自己还急,没办法便将他送到了车站,让他走了。


    安排好师父带领的这帮人后,王鹏将张有才,以及晋作行五部的首领请到了饭店,请大家吃了一顿。


    “霍叔,你看这个东西你们烧制吗?”席间王鹏将蜂窝煤炉膛的陶坯图纸拿出来给霍青看。


    “这什么东西?”


    “蜂窝煤炉子的炉膛。”


    “有什么要求吗?”


    “耐烧,符合尺寸就可以。”


    “那没有一点儿问题。”


    “那你照这个图纸开始烧制吧。”


    “需要多少?”


    “多多益善。”


    “我们还要生产盖房子用的青砖呢。”


    “这个我不管,不过这个炉膛只要你有时间就不停点儿地烧,能烧多少就烧多少。”


    “行,我知道了。”


    接着,王鹏又拿出来了一座院子的图样,交在了张有才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