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不是怀疑,而是肯定

作品:《全家偏宠庶妹?重生当恶女以牙还牙

    宋南絮余光瞥向秋莲。


    只是霎那,秋莲眸色一凛,下意识地伸手想要去接药碗,却是为时已晚。


    “啪!”的一声。


    描金边的青瓷玉碗摔在地上,摔成了碎片,药汤溅射一地。


    “哎呦!”宋南絮惊呼了一声。


    严氏顾不上自个儿的汤药,连忙拉起了宋南絮的手查看:“有没有烫伤?!”


    关切的脸上满是紧张,严氏急声吩咐道:“快去拿烫伤的药膏子来!还有冰水!”


    宋南絮反手握住了严氏的手,宽慰道:“祖母,我没事,您别急。”


    严氏蹙着眉,拉过了宋南絮的手轻轻地吹着她手背上被药汤溅着的地方:“告诉祖母疼不疼呀?”


    宋南絮心里暖暖的,鼻尖微发酸。


    祖母对她的疼爱没有丝毫的保留,只是被温热的药汤溅到了一丁点,老太太急红了眼,恨不能代替自己受伤。


    宋南絮坐了下来,微微摇头:“不疼的。”


    “哎呦!祖母的心肝,你可是要心疼死祖母了。”


    李嬷嬷端来了冰水,宁嬷嬷拿来了烫伤药膏,严氏握着宋南絮的手置于冰水之中,然后亲自为她擦去了手上的水渍,一边吹着起,一边给她涂抹上烫伤膏。


    忙活了一阵,老太太见宋南絮手背上被烫出来的红印子消退后,这才松开了一口气,拉着她好一顿关心。


    秋莲微微蹙眉,一双眸子在宋南絮的身上扫了扫。


    方才——


    真的只是不小心打翻的药碗么?


    她瞧地仔细,刚刚也的确只是巧合而已。


    秋莲屈了屈膝,垂下了眸子,一脸做错了事的模样:“都怪我,没等药凉些再给老太太送过来,还望大姑娘原谅则个。”


    宋南絮起身,走到了秋莲的面前,将她扶了起来,笑道:“秋莲姐姐说得哪里话,刚才都是我不小心所至,和姐姐没有关系,怎说原谅不原谅的话呢。”


    秋莲抬起了眸子,感激一般地对宋南絮微笑颔首道:“大姑娘不怪我就好。”


    宋南絮轻轻抚了抚她的手:“姐姐也是关心我祖母的身子,我怎么会怪你呢。”


    秋莲:“那我去再熬一碗药来。”


    “嗯。”宋南絮应了一声,目送着秋莲出了荣安堂里间。


    刹那间,她脸上原本敦厚温和的笑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漠然。


    宋南絮带来了昨晚萧止送来的朝露凝香,吩咐李嬷嬷给老太太燃上。


    自从五年前,宋南絮被送出了府邸,严氏日思夜想,落下了失眠的毛病,第二天总是精神不济。


    这朝露凝香果有奇效,香味才扩散没一会儿,老太太便打了个哈欠,困意渐渐弥散。


    宋南絮伺候老太太睡下,留了段嬷嬷在里间,带着李、王、宁三人到了老太太的寝室外。


    老太太身边的嬷嬷皆是出身镇北大将军府,年轻时也都随着严氏上过战场,她们心思玲珑,岂会看不出来刚刚宋南絮是故意摔了药碗。


    李嬷嬷第一时间反应了过来,急忙追问:“姑娘,你是不是怀疑……”


    不待她把话说完,宋南絮倏地朝着房门口使了个眼色。


    李嬷嬷侧目,瞧见了秋莲端着重新熬好的药碗折返回来,便立即会意住了口。


    秋莲端着药碗上前。


    宋南絮道:“秋莲姐姐,老太太刚刚说身子乏,这会子已经睡下了,你先将这晚药放下,等老太太醒后,我伺候她喝。”


    秋莲倒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她将药碗撂下后便退出了老太太房里。


    李嬷嬷和宁嬷嬷对视一眼。


    宁嬷嬷走到了房门口,遣散了在门口听候差遣的小丫头,而后,亲自站在房门外,任由谁也无法靠近分毫。


    李嬷嬷凝眸,一脸严肃地望着宋南絮:“姑娘,你莫不是怀疑秋莲在老太太的汤药里做了手脚?!”


    不是怀疑,而是肯定!!


    这秋莲虽然隐藏的极好,但宋南絮还是在打碎了药碗的一瞬,精准地在她的眼睛里捕捉到了一丝慌张。


    那种慌张和严氏以及四个嬷嬷不同,秋莲在意的并非自己是否烫伤了手,她的眼神始终都凝固在那一碗药上,以至于全然没有留心宋南絮探究的视线。


    宋南絮:“李嬷嬷,你可还记得昔日老将军的旧部可还有在世之人么?”


    李嬷嬷闻言,眼里流露出了一丝哀伤,微微朝着宋南絮摇了摇头。


    “可有什么法子彻查秋莲的底细吗?”


    李嬷嬷微叹一声:“秋莲寻到咱们老太太的时候,我当时就有所怀疑,但秋莲竟有老将军的旧部才有的信物。”


    “什么信物?”


    “一个刻有姓名的臂钏。”李嬷嬷解释道:“咱们严家军经年投身在战场之中,老将军便想了这么一个法子,记录下来每一位将士的姓名,以便盘点伤亡情况,也可在战场中确认牺牲将士的身份。”


    闻言,宋南絮微微颔了颔首。


    略一思忖后,她开口问到:“你知道秋莲那臂钏刻着是何人的姓名么?”


    “姑娘请稍等。”


    说罢,李嬷嬷进了荣安堂里间,不多时,她便捧着一个锦盒出来:“老将军和将军死于战场之中,当初秋莲拿出信物时,老太太激动不已,秋莲便将此物留给老太太当个念想。”


    宋南絮将锦盒打开,从其中拿出了臂钏。


    因为年代久远的关系,臂钏上已经看不清雕刻的名字了。


    宋南絮只依稀辨认出了一个‘冷’字,她凝眉,看着李嬷嬷问道:“嬷嬷可还记得当年严家军中是否有一位姓冷的将士?”


    冷姓不似寻常姓氏,倒不常见,倘若是有名有姓的,李嬷嬷应该会记得一二。


    李嬷嬷和王、段二人对视一眼。


    随即,三人同时摇头。


    “念芹。”李嬷嬷朝站在门口的宁嬷嬷招了招手。


    宁嬷嬷四下瞧了瞧,确认无人后才回到了房里。


    李嬷嬷问道:“咱们四人中,你上战场的次数最多,可曾知晓咱们严家军中是否有姓冷的将士?”


    宁嬷嬷微微蹙眉,仔细想了半晌,双眸倏地一亮,朝着宋南絮和李嬷嬷三人点了点头:“有的,以前咱们少将军身边是有一名姓冷的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