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任命县丞

作品:《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送走吕南庭,叶十三一脸怅然。


    “王爷!”


    袁彪也是一脸不舍,拱手向叶十三说道:“我们也该准备离开了,看来内地无边军的立足之地。”


    “急什么?”


    叶十三一咧嘴,不屑地望了京都方向一眼,道:“老子打下的地盘,想呆几天就几天,只要老子愿意,谁敢驱逐我边军?”


    “没错!”


    一旁马成也是点点头,道:“圣旨上说,是让我边军返回北漠,持续防守边城疆土,又没限制离开内地的时间。”


    众将领也是愤愤不平,满腹怨气发着牢骚,他们千里奔袭,为的就是京都的安危,可朝廷对边军处处限制,让一些家在内地的兵将,都无法休假去见亲人一面。


    叶十三却是不以为然,目光一扫众将领,缓缓说道:“传本王的命令下去,凡是家在这三郡八县的兵将,享受假期一月,届时虎头关报到就可,朝廷不是有嘉奖下来吗,每人无论军职,都有一百两银子可拿,回去也好给家中二老一个交代。”


    此言一出,众将领一片山呼,从虎头关到望京河西岸的三郡八县,至少有六七百人的老家在这片土地上。如此一来,这些兵将就有时间回家探亲。


    朝廷为了让这一万北防军离开内地,不惜拿出如此丰厚的嘉奖,目的就是怕这些北防军的兵将心生反叛。


    尽管如此,但叶十三的心里,那个结,还是越结越大。


    朝廷为了这次嘉奖,看来也是花了血本,不但给这一万边军每人一百两银子,而且还给叶十三一人的嘉奖,那可就是两千两黄金。


    钱再多,也难消叶十三心里的各种不舒坦。


    眼下,边军集荣誉一身,但这三郡八县还是个烂摊子,尤其是丰泽城,更是让叶十三不忍离开。


    “边城是要回去,但也不急这一时,那本王就边走边看,鞑子兵马的铁蹄,没有踏到的地方是何等样子?”


    叶十三打算,并不急着直接拔营开赴虎头关外,而是沿途一路边溜达边行军,顺便整治一下破败不堪的战祸区域。


    当然,这丰泽城,就是第一个要被整治的典型了。谁说边军不能插手地方事务?


    扯他娘的蛋!


    被人揍急了,杀怕了,第一个就是想到让边军来救命。


    地方的事,老子还就管定了。


    回到城中,叶十三这才准备吃早饭,由于吕南庭急着要回去复命,早饭都没来及吃一口。


    “王爷,您饿了吗?”


    东儿把一碗稀粥,放在桌上,望着叶十三的脸就是一问。


    “当然饿了,我又不是铁打的。”


    叶十三大嘴一咧,又接过柱儿递过来的一块杂乱饽饽。


    “王爷,您慢点吃,可别给噎着了。”


    叶十三打了个冷嗝,急得柱儿赶忙拍打叶十三的后背。


    何秀儿又切了一盘酸菜,放在桌上说道:“我军的粮草,勉强还能维持一些时日,可城中的百姓,仅靠我们分给的那些粮食,怕是维持不了多久?”


    拿钱买粮?


    眼下,最不缺的就是钱了。


    可是粮在哪里?


    只能去没被鞑子兵洗劫过的那些县了,但如此一来,去这些县偏离主轴线,横向左右几百里的县,自有做粮食买卖的商户去干这些事。眼下,只能把手头的事情办利索就成了。


    边军撤离后,朝廷不可能对这些被鞑子洗劫过的郡县不管不顾的。


    先处理丰泽县的事再说,其他的,走一步看一步。


    草草吃过早饭,叶十三唤来了吴六子。


    “王爷!”


    吴六子一脸狡黠,凑上前来说道:“余员外的粮行,方才开门营业了。”


    草!


    这老东西,还挺心急的。


    这鞑子刚被剿灭干净,朝廷也派人来过了,他就以为这丰泽城,又是他余家的钱袋子了?


    “去,传马啸过来,让本王看看,这地方驻军的都尉,是如何维护地方百姓的利益?”


    刚接管了归拢来的一千一百三十名地方溃兵的马啸,就被叶十三的亲卫带到叶十三面前。


    “末将参见王爷!”


    精神头十足的马啸,一打照面就给叶十三跪了。


    “行了!”


    叶十三一瞥马啸,缓缓说道:“望京河西的丰泽县,陕宁县,那可是京都外围的一道屏障,如今百废待兴,你身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谢王爷提携,末将必将鞠躬尽瘁,维护好这两县辖区的安宁。”


    马啸知道,他今天的这个职位,那可是叶十三给的。在朝廷还没插手之前,这里的一切还是叶十三说了算。


    何况,吕南庭回去后,定会向在朝堂上奏请,把叶十三的这些任命给落实下来,户部、吏部也相应录入地方官的一应名册。


    虽然他已经不在边军,但和边军的关联,还是尽在不言中。


    叶十三摆摆手,淡淡说道:“眼下,城中百姓手里的粮食,也维持不了多少日子,况且城外的流民,也不断流向丰泽城,想必陕宁城内也是如此,听说这丰泽城中的大户余员外,私藏粮食不少,恰巧今天开张营业,这地方治安的事,边军是不便插手,你身为地方驻军的都尉,还得多费心才是。”


    “王爷放心,末将定不会让王爷失望!”


    马啸拱手一礼,铿锵作答。


    “哎!”


    叶十三摆摆手,又道:“边军只是内地的一个过客而已,地方事务,还得主政地方的衙门来料理,本王失望不失望,那不紧要,关键是不能让地方百姓失望。”


    这话,马啸岂能不懂?


    思忖片刻,马啸拱手又道:“请王爷放心,在末将管辖的地面上,绝不容许坑害百姓的半点事情发生。”


    马啸走后,袁彪带着一个四旬男子进来。


    “王爷,末将还真找到一个落第的读书人,此人王云鹤,街坊中口碑不错,就是为人太过耿直,曾经担任丰泽县县丞期间,屡遭县令张伯义打压排挤,愤而离职后一直赋闲在家读书画画。”


    袁彪一作介绍,来人双膝跪地,拱手拜道:“草民王云鹤,拜见一字并肩王。”


    “起来吧!”


    叶十三摆摆手,目光盯着这个长相普通,面带倔强的四旬男子,淡淡说道:“出任过县丞的人,也不完全是落第学子,算是小有功名的了,能愤而离职,可见风骨不馁啊!”


    “王爷过奖了!”


    王云鹤脸上一阵尴尬,羞愧道:“未能给百姓谋利,赌气与上司,实在是愧对‘功名’二字,更不敢说自己是读书人。”


    “哈哈哈……”


    王云鹤的话,叶十三不但没恼,反而仰头大笑不止,“看你脾性,和本王一个尿性,不过,本王当初,那可是什么气都受得,但你记住,百折不挠,总比一折就断要实惠多了,你要的是名,百姓要的是利,而张伯义要的是财,无非就是各取所需罢了。”


    一旁的袁彪,没想到叶十三说话如此直接,一句话就把酸腐之流毛病,直接给点了个透。


    一个人过分注重名节,其实也并不完全是清廉正直,而是一种偏执。


    只是在名节和名利方面,选择了前者而已。这样也好,起码不与百姓争利,对上不阿谀奉承,对下不搜刮压榨,这就是一个好官。


    县丞在京官眼里根本就不是个官,但在地方百姓身上,那就是一层能压死人的天。


    除了县令高他一级外,一个县的赋税,田亩,人口,哪一样不从现场的手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