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准备审查

作品:《大魏第一卧底

    宋小鱼又划拨五百万量银子,用来感谢南山军营三万官兵鼎力支持,出来帮忙的官兵,人均可获得一百五十量银子的报酬,这对于一两银子一个月的士卒而言无疑是一笔巨款,这个消息让全军上下一片欢呼沸腾,众人纷纷称赞宋小鱼仁义,表示后续宋大人有差遣,莫干不从。


    刘大有看着士气如虹的部下,长长的叹了口气,他用了五年时间,与将士们同吃同住,树立形象,积攒威望。


    宋小鱼只是用了一次,似乎就收获了军心,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白花花的银子,更能让人趋之若鹜的。


    “宋老弟好魄力,换作自己,肯定舍不得分出这么多。”刘大有无限感慨,口中感叹,手却不自觉的摸紧了自己的口袋,哪里有十几万宋小鱼私人的感谢,真香。


    出工出力的人基本都有获得相应的报酬,阵亡的也有丰厚的补贴,总之皆大欢喜,包括从中协调的谭鸿儒,陈校达等人,都有相应的好处。


    宋小鱼给自己节流了五百万两银子,留一半上缴朝廷,原因很简单,他把王守仁处置了,怎么也得给皇帝李雍一个交代。


    再多的文字解释都没有意义,这个五百万两的银子上去,哪怕王守仁是被冤枉的,李雍也会觉得对方死得其所。


    时间一天天过去,宋小鱼万事俱备,只待上官前来核验政绩,如今的桃源郡无论是精神面貌还是经济实力,宋小鱼都拿得出手。


    梅雨时节,有些日子没有联系的梅志宏,突然给宋小鱼来信,告知他不日刺史大人将要莅临桃源郡视察工作,并且隐晦的提醒他,州府刺史大人身边的书令即将退休了,岗位空缺中。


    这个消息,宋小鱼无惊无喜,有了上京的户部侍郎职位,宋小鱼对于州府的工作已经不怎么上心了,只希望通过刺史大人的背书,推动他入主中枢,在上京重新站稳脚跟。


    看完梅志宏的书信,宋小鱼将几个得力下属也一起叫了过来商量。


    “刺史大人要来视察,这对我们桃源郡而言是个机会。”宋小鱼看着众人,沉稳地开口。


    他的目光在每个人的脸上扫过,最后停在了刘有德的身上:“刘老,你在沧州时间比较久,是否知道这位刺史大人的来历?”


    大魏共有九州十八府,官职制度比较繁杂,文官体系从乡村的乡长里长到地方的县尉都尉,这一阶层都是类似维护一方安定的保卫职能到位,还算不上文官体系范畴。


    真正入品级的是县尊,主管一县事务,民间的青天老爷,在上一级是知府乃郡级单位,再往上的布政使节制两府,这里的两府是个副词,不是只有两个知府的意思,是州级单位中的所有郡府级单位。


    再继续往上,就是大魏真正权倾朝野的封疆大吏刺史,类似前世省长的职位,在这个朝代没有所谓的书记,因此刺史手握生杀大权,掌管一州军政大权,是真正的超级大佬。


    刘有德沉吟片刻,摇头道:“老夫只知道这个刺史永和三年来的青州,比较低调,据说很年轻,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


    刘有德这句话让很多人陷入沉思,一个年仅二十出头的刺史,意味着什么,用脚指头想都知道。


    以宋小鱼为例,崛起于微末之间,以他这种晋升速度,不考虑朝廷考核,也不考虑吏部的意见,三年一级向上走,从知府到刺史,需要一十二年,也就是而立之年。


    而这个刺史竟然二十出头,就能担任一周刺史,是及其不可思议的。


    这样的年纪,如此的职位,无疑像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夜空中横空出世,很难不让人惊叹。


    刘有德的话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


    宋小鱼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索。他自然明白,一个如此年轻的刺史,背后必然有着深厚的背景和强大的势力。


    宋小鱼轻轻敲了敲桌子,将众人从震惊中拉回现实,继续道:“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有任何疏漏。这次视察,不仅仅是对我们政绩的考核,更是对我们能力的检验。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最好的状态来迎接。”


    众人齐声应是,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紧张。


    宋小鱼见状,微微一笑,道:“大家也不必紧张,我们这段时间的努力,我相信刺史大人是看在眼里的。只要我们保持平常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定能够得到大人的认可。”


    宋小鱼顿了一顿,又补充道:“桃源郡周边府县百废待兴,待此次考核结束,本官将论功欣赏,安排官职。”


    众人闻言,眼中都闪过一丝精光,‘安排官职’四个字令人垂涎,陛下曾下旨,宋小鱼再桃源郡有任命官员的职权,这可是史无前例的恩典。


    如果能够借此机会得到大人的青睐,那么他们的前途将会一片光明,一飞冲天。


    接下来的日子里,桃源郡的上下都忙碌了起来。众人不仅要做好日常的政务工作,还要为即将到来的视察做足准备。虽然很累,却乐此不疲。


    宋小鱼也亲自带头,亲自检查各项工作的进展


    情况,确保没有任何疏漏。


    终于,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刺史大人的车队缓缓驶入了桃源郡。宋小鱼带着众人,亲自去城门迎接。


    刺史的车队由数十辆马车组成,旗帜飘扬,尘土飞扬。


    车队中的每一辆车都装饰得十分精美,卫队骑着高头大马,拱卫左右,彰显着刺史的尊贵身份。


    当车队缓缓驶入桃源郡时,百姓们纷纷驻足观看,议论纷纷,这样的事情对郡里的百姓而言,是一次绝佳的看热闹的机会。


    很多人都听说刺史要下来考核桃源郡的工作,他们必须要上街,给宋大人摇旗呐喊,述说这段时间以来的变化,为宋小鱼的政绩加码。


    宋小鱼站在道路一旁,身着朝服,神情肃穆。虽然他心向上京,但也不敢马虎大意,刺史的点评或许关乎他个人的前程,更关乎整个桃源郡的未来。


    当刺史大人的马车缓缓停下时,宋小鱼立刻率众上前行礼:“下官桃源郡知府宋小鱼,携众同僚,拜见刺史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