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宋小鱼巧布局,谭鸿儒任代理

作品:《大魏第一卧底

    宋小鱼忙道:“自家兄弟,何必区分你我,兄弟提前恭贺谭兄了。”


    谭鸿儒十分开心,得到宋小鱼的亲口承诺,他才觉得安阳知府的位置才板上钉钉,十拿九稳。


    当夜,谭鸿儒又喝多了。


    宋小鱼细心地扶着谭鸿儒回到他们的房间,谭氏看到这一幕,满心感激地向宋小鱼深深地鞠了一躬,道:“宋大人,您的恩情我们永远铭记于心。”


    “我于谭兄相识于微末,理应互帮互助,嫂夫人不必如此。”宋小鱼忙避让开来,不敢受此大礼:“嫂夫人是苦命人,宋某相信,苦心人天不负,必有苦尽甘来的一日。”


    谭氏的双眸有些湿润,她没想到最能理解她的人竟然是宋小鱼。她再次向宋小鱼致谢,她的丈夫只是一个懦弱的书生,而上官只垂涎她的美色。唯有宋小鱼是不同的。


    “夜已深,宋某便不再打扰,今夜注定是不眠之夜,告辞。”宋小鱼退出别院后,径直走向书房,点起蜡烛,开始批阅政务。


    此同时,安阳郡掀起了一场小小的骚乱,如一场风暴,席卷整个安阳。


    黑龙台突然派人查抄了知府余德海的府邸,从他家中搜出了三百一十二万两白银,珠宝玉器,名家字画,绫罗绸缎落干,据说还有一份来不及销毁的通敌密函,是黑龙卫从没烧完的火盆里抢救出来的,证据确凿。


    这一夜,共计三百余人的逮捕行动在安阳府衙展开,几乎将衙门的高层一网打尽。


    消息传出时,震惊州府。


    很快就有长期受到余德海压迫的人站出来指认他在位期间犯下的种种恶行,有人说他贪污腐败,也有人说他私下勾结,强买强卖,也有人说他卖官卖爵,挪用公款,中饱私囊,结党营私,残害忠良,罄竹难书。


    一夕之间,余德海从人人敬爱的知府,沦落为被唾弃的阶下囚,风向的转变令人措手不及。


    有人欢喜有人愁,不少人连夜出逃,与余德海撇清了关系。


    在遥远的京城,也前后脚发生了一些有趣的插曲。皇帝突然颁下诏书,授予临安黑龙阁“皇商”的殊荣,并且破例在御花园设宴款待群臣,筵席上御酒飘香,用的还是珍藏的“阳春白雪”。


    在酒会上,皇帝对“黑龙阁”酒坊的美酒赞不绝口,几次提及宋小鱼的卓越政绩。


    很多人初闻“阳春白雪”有种不知所云,但喝了那个美酒之后,一个个都拍手叫好,再喝其他的酒水,顿觉味同嚼蜡,索然无味。


    还有人对“黑龙阁”三个字浮想联翩,和皇帝的私奴黑龙卫有什么联系呢?


    一时间,阳春白雪在帝都引起了轰动,许多名门望族都在私下里打探这款来自临安的佳酿。有趣的是,闫洪涛的府邸突然多了许多贵客登门拜访,不知是为了与老友叙旧,还是为了品尝他珍藏的美酒。不过,没有人知道真正的目的,只是后来听说,其中还有新晋的当朝首府大臣李忠庆,以及乔装打扮的大魏陛下。


    当然,这只是市井谣传,没有依据。


    不过,闫府门庭若市倒是不假。


    除了这则新闻,据说吏部侍郎被革职了,罪名不详,有人说他没有建树,也有人说他风评不好,只是不知道他为何得罪了清流,一群人上书弹劾,最后这个吏部的官员被皇帝陛下下旨回乡养老了。


    闫洪涛眼见自己的美酒所剩无几,只得写下家书,催促宋小鱼赶紧安排。


    经过几次诗会,阳春白雪在帝国的上流社会几乎已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地步,至于有这种酒的人无疑都是众贵族艳羡的对象,皇宫招待酒,一律更换为临安的“阳春白雪”。


    这些变化,远在临安的宋小鱼并不知晓,这几日他过得有些忙碌,除了给谭鸿儒上下打点游走之外,最多的就是临安的招商引资会,效果越来越好,短短几日,募集的资金超过千万两白银,这么庞大的资金已经达到大魏财政的三成之多。


    几日之后,谭鸿儒被推举出来接替余德海成为安阳代理知府,速度之快,令人感叹安阳的办事效率之快。


    谭鸿儒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赃银,连同本次的税银上交州府,原本碎银要到岁末,但是安阳府县为了支持谭鸿儒,纷纷选择提前完成业绩指标,给新任上官的支持。


    谭鸿儒看着海量的银子装上马车,在南山军队的押送下远去,心在滴血,他忍不住对身边的宋小鱼说道:“宋老弟,全部上交,咱们会不会太亏本了,都是咱们的银子啊,当真不节流一部分?”


    按照官场惯例,能上交三成就算良心的,宋小鱼却让他把银子全部上缴,这得是安阳好几年的业绩指标。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这笔银子上去,你的代理二字,就可以去掉了。”宋小鱼轻轻地拍了拍谭鸿儒的肩膀道:“更何况,用别人的事情,办咱们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谭鸿儒一想到余德海,也是暗暗心惊,平日里连官袍都是打补丁的节俭之人,谁能想到他的身家如此丰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金玉满堂了。


    宋小鱼笑而不语,余德海的身家以及身后的产业,在黑龙台眼中根本就不是


    秘密,只是恰逢皇帝改变国策,重用文臣,陈校达不想多生事端,才选择隐忍,睁只眼,闭只眼,不动对方而已。


    只是,这次的利益牵扯太大,弄倒余德海,给沧州一大笔银子,相信州府也不会有所怨言,一方面谭鸿儒的官位稳了,黑龙台也不会受到弹劾,宋小鱼也能躲过一劫,州府也能有个丰收年,一举四得。


    辞别了押送的车队,宋小鱼与谭鸿儒告别,准备去黑龙台一趟。


    谭鸿儒有些好奇,随口问道:“贤弟,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处置余德海?”


    谭鸿儒有种感觉,只要宋小鱼想,就连他也是随时可以被他拉下马,此外宋小鱼的手段实在令人触目心惊,余德海下马速度太快了,快得令人没来得及反应,就已经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