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零先生疑心张炳文,宋公子临别留书信

作品:《大魏第一卧底

    宋青书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小的木盒,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银色的徽章,上面刻着一个南晋的国徽。


    他将徽章递给宋小鱼,道:“这是我从南晋夜庭司的密室里偷出来的。是南晋给他们的密探发放的标志,只有最高级别的密探才能拥有。你看看这个徽章上的名字,是不是很熟悉?”


    宋小鱼接过徽章,一眼就看到了上面刻着的名字:陈校达。


    不知怎么的,看到这个名字,宋小鱼突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自己还是太敏感了,不过到底还是有些意外,陈校达居然是南晋的密探,这个消息也足够雷人的。


    宋青书此言落在宋小鱼耳中,不亚于晴天霹雳,宋小鱼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心中一阵剧烈的震荡,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宋小鱼看向宋青书,似乎要通过表情确定情报真假,这小子每次说谎的时候,总是一本正经,尤其是眼神越坚定冷漠,越说明问题。


    张炳文看着宋小鱼的反应,说道:“陈校达就是南晋的内奸,这点本座也甚至痛心。”


    宋小鱼心中暗忖:张炳文摆明了是在诬陷陈校达,他这么做有何目的?想要挑拨我们之间的关系?


    亦或者,为了防止他们调查隐藏在中央的那个密探,故意出此下策,好让当事人相互怀疑,彼此不信任。


    宋小鱼故作吃惊的样子,忙道:“这怎么可能?兹事体大,你可有证据?”


    宋青书信誓旦旦地说道:“我在南晋潜伏了三年,冒着生命的危险,才从夜庭司偷出了这个徽章。归来后,下官曾用这个徽章联系了陈校达,他回应了。因此,我有理由怀疑安阳典正使陈校达已经变质。”


    宋青书说着,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和骄傲,下意识的用手摸了摸鼻子,自信满满的道:“铁证如山,宋大人可有什么要问的?”


    宋小鱼听了宋青书的话,面上茫然,一副世界崩塌的模样,但是心里却在评价宋青书的谎言太蹩脚,别以为他不知道,这小子就在军队里呆了几年,什么时候跑南晋去了。


    “这怎么可能?你拿出这个徽章又如何证明这个徽章是真的?你怎么证明你说的话,你怎么证明你不是南晋策反的奸细?”


    宋小鱼故意说得很激动,想要抓住宋青书的漏洞。他打算从对方的回答中寻找破绽,看看是否有可能反驳对方的指控。


    “此事,本座验证过了,宋青书所言,句句属实。”张炳文起身说道:“日后,陛下势必会削弱黑龙台的权柄,你既入文官体系,正好可以利用新的身份打探陈校达的动向,随时秘奏给本座。”


    “卑职明白!”宋小鱼咬着牙说道。


    张炳文说道,“你明日就要回临安,临走前,至少得表个态。”


    话音落下,宋青书看向宋小鱼的眼神冷冽了几分,手不由自主地握紧了绣春刀。


    宋小鱼感觉一阵寒意,他明白如果不同意,张炳文是不会让他轻易离开的。


    “大人。”宋小鱼苦笑道:“陈校达对卑职的确有知遇之恩,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卑职分得清楚孰轻孰重。”


    “记住,你是黑龙台的人。”张炳文说道,“你是我亲自挑选出来的人才,本座相信你,莫要让本座失望。”


    “卑职明白。”宋小鱼唯唯诺诺,如履薄冰。


    “好了,青书,送一送咱们的宋大人。”张炳文说完,挥了挥手,示意宋小鱼离开。


    宋小鱼知道张炳文是个忙碌的人,也不敢耽搁,便告辞出去。


    他几乎就是被宋青书盯着走出了黑龙台的大门,仿佛在看押一个犯人一般。


    走出黑龙台,二人都微不可察的吐出一口气,看向彼此的眼神多了一丝难明的味道。


    “宋大人,临行前,宋某有句话赠送给你。”宋青书叉着腰,一副居高临下的口吻说道。


    “哦,不知侍卫大人有何指教。”宋小鱼左右看了看,朗声道。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一路顺风。”


    “保重!”宋小鱼还是恭敬的回了一礼,而后头也不回的上了马车,渐渐远去。


    宋青书扫了一眼远去的马车,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内心说了一句:“珍重兄弟,希望你能听得懂我的话,走山路,莫要走水路啊。”


    宋青书知道自己刚才说的话都是假的,但是以宋小鱼的机智应该能够甄别出真假,远离京城未尝不是一次自保的机会。


    上京鱼龙混杂,危机四伏,没有足够的本钱之前,回来只是自寻死路。


    马车内宋小鱼也在琢磨着与宋青书的所有对话,对方的动作与说话的语气台词,细细的品味了一遍。


    对方说陈校达是叛徒时,用手摸了鼻子,这是典型的说谎行为,也就是说陈校达很可能是被人冤枉的。


    宋青书与陈校达无冤无仇,自然不会加害一个陌生人,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张炳文授意他这么做的,为的就是让自己与陈校达相互猜疑,彼此制衡,端地一手好算计。


    如果不出所料,张炳


    文也同样对陈校达说了类似的话。


    宋小鱼捏了捏眉心,敏锐的想起了张炳文案台前的那碗米饭,是江南特有的蛋炒饭,这个东西是南方的特色小吃,上京城也有,并不能以此说明什么?


    但是,出于间谍的习惯,宋小鱼总觉得张炳文有大问题。


    他身为总长,对安阳的事情太过上心,为了防止自己追查南晋的秘谍案,或者出于其他的考量,不惜自导自演这么一场戏。他难道就不怕被揭穿吗?还是说他有更深层次的目的?


    宋小鱼回到了驿站,收拾了一下行李,准备第二天启程。想了想,决定给闫诗诗和长公主李婉留下两封信。


    前者是自家妹妹,后者是牙齿必报的公主,走了打个招呼总比不告而别要强。


    次日一早,宋小鱼带着曲策和几个随从,乘着马车,离开了安阳。


    正如来时一样,悄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