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稳健的赵惠文王

作品:《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

    赵雍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琥珀色茶杯,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他盯着杯中晃动的茶水,仿佛那清凉的液体里藏着答案。


    "先生所言极是..."


    他声音低沉,"但寡人若不放权,军政事务压身,实在分身乏术;若彻底放权,又恐赵国基业..."


    姜饼注视着赵雍紧握茶杯的手,那微微颤抖的指节暴露了这位雄主内心深处的忧虑。他忽然明白了什么,嘴角浮现出一丝了然的笑意。


    "赵君是在担心...太子何不堪大任?"


    茶杯在案几上轻轻一顿,几滴茶水溅落在檀木纹理上。


    赵雍抬起眼帘,那双锐利的眼睛此刻竟流露出一丝罕见的脆弱。


    "先生既来自后世..."他的声音低沉得几乎听不见,"何儿他...果真能担得起这江山社稷?"


    姜饼没有立即回答。


    他起身走向书房那排厚重的史书,指尖划过书脊,最后停在一本《战国七雄兴衰史》上。


    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在静谧的室内格外清晰。


    "赵惠文王,也就是您的太子何,"姜饼将书摊开在赵雍面前,"在位三十三年,期间赵国与秦国形成东西对峙之势,史称''战国双雄''。"


    赵雍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猛地站起身,王袍带翻了茶杯也浑然不觉:"先生此言当真?"


    "请看这里。"


    姜饼指向书页,"赵惠文王继位后,任用蔺相如、廉颇等贤臣,文有平原君招贤纳士,武有马服君练兵强国。"


    他的手指向下滑动,"公元前269年,赵奢在阏与之战大败秦军,此战之后整整十年,秦国不敢东出函谷关。"


    书页上的文字在赵雍眼中跳动,那些陌生的年号、地名、人名,却勾勒出一个令他心潮澎湃的未来。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抚过那些记载,仿佛要透过纸背触摸到那个强盛的赵国。


    "还有这里,"


    姜饼翻到另一章,"公元前260年之前,赵国是唯一能在野战中与秦军正面抗衡的国家。


    若非..."他突然顿住,迅速合上了书本。


    赵雍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动作:"先生为何不说了?若非什么?"


    室内陷入短暂的沉默。窗外的竹影摇曳,在赵雍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若非长平之战。"


    姜饼轻叹一声,"那一战赵国元气大伤,从此再无力单独抗秦。"


    "长平..."赵雍将这个地名刻进心里,"何时?何因?"


    姜饼摇摇头:"那已经是太子何的儿子赵孝成王时期的事了。


    赵君只需知道,在你儿子治下,赵国曾达到前所未有的强盛。"他直视赵雍双眼,"太子何不仅是个合格的守成之君,更将赵国带向了新的高峰。"


    赵雍缓缓坐回席上,胸口剧烈起伏。


    "可是..."他仍有些迟疑,"何儿性情过于温和..."


    "温和未必是弱点。"


    姜饼给他续上新茶,"正因为赵惠文王善于纳谏,才能重用蔺相如、廉颇这等良臣;正因他不似秦昭襄王那般刚愎自用,赵国才能上下同心。


    后世对赵惠文王的评价,主要就是稳步进取、主见清晰、知人善任、精于御下这几个词吧。


    他的幼年、少年时光并不太愉快,经历过很多的风浪,在父亲、师傅、权臣等人的综合影响下,逐渐长大,最终成为了一名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也算是相对圆满了。


    当然,赵惠文王的短处也是有不少的。


    比如相较于你来说,他虽然也有开疆拓土的心思,但行动力各方面是远远比不上的。


    所以只能是“稳步进取”,但也不会像你那样把步子迈得很大。"


    茶水氤氲的热气中,赵雍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未来:沙丘宫变的惨剧没有发生,他安然将权力交给儿子,而赵国在他的军事改革基础上继续壮大...


    "先生,"他突然抓住姜饼的手腕,"若寡人现在改变传位方式,这个未来..."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每一刻都有无数可能。"


    姜饼轻轻抽回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赵国的潜力远超您想象。关键在于,"他意味深长地说,"要给继任者足够的空间成长。"


    沉默良久,赵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先生所在的时代,"他忽然开口,"赵国...可还存续?"


    姜饼沉默片刻,决定实话实说:"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所灭。但赵氏血脉未绝,后世有''赵郡李氏''等大族,皆出自赵国王室。"


    赵雍的背影明显僵硬了一瞬,但很快恢复如常。


    当他转过身时,脸上已是一片坚毅:"寡人明白了。兴衰本是天道,重要的是..."他拍了拍腰间佩剑,"在有限的光阴里,做最值得的事。"


    姜饼暗自赞叹。


    不愧是推行"胡服骑射"的雄主,面对国祚终结的消息,竟能如此豁达。


    "不过,寡人还有一困扰之处……"


    赵雍皱着眉头。


    "赵君不妨直言。"姜饼抬了抬手,示意他有什么说什么就行。


    "既然知道了何儿未来也会是个出色的君主,那我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本来我想着先将他抬到国君的位置,然后以其主管政事,我主管军事。


    平日里有什么不懂的,寡人可以对其教导,若是出了什么岔子,也能再第一时间压下去。


    但现在想想,我未免有些过于担忧了。"


    赵雍笑了笑:"既然这孩子可堪大任,我为其再多担待些政事有何妨。


    寡人这一代多做些事情,也能为后人创造更广阔的天地。


    如今知晓了未来,自然不会再重演沙丘宫变……只是……不知姜先生可有什么方法能教寡人,在面对政事的同时,还能抽出时间来做别的事情?"


    迎着赵雍那期待的目光,姜饼略微思索之后,脸上露出了笑意:"自然也是有的。"


    喜欢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请大家收藏:()从崇祯开始的祖宗集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