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电商发展路线
作品:《重生东京1986》 “内田桑,让中山部长进来。”
“好的,会长!”
模仿雅虎的事情有了良好的开端,亚马逊的电商类业务自然也不能放弃。
星海生活的中山景明,就是他非常看好的一位天才。
不仅非常熟悉电脑知识,还有着非常强的营销能力。
星海食品的茶饮料能在日本达到市场占有率前三地位,主要就是靠他的努力推进。
饮料行业都风生水起,想必在电商领域会做的更好。
因为电商是新东西,大家对电商还不太信任。就算有星海集团背书,也只能上架一些简单的物品。
比如说不容易被买家退货的书籍,或者是Cd之类的物品。
至于衣服鞋子,可能还要在等一段时间。等大家的接受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在进行上线。
很快,中山景明就在内田美穗的带领下来到会长办公室。
“会长,不好意思,打扰了。”
“是我打扰才对,喝点什么?”
相对于田中青树,中山景明的性格更开朗一些,并没有因为见到大Boss感觉紧张。
竹下雅人也就没聊太多,干净利索的开口问:“公司想要组建一个在网上卖东西的电商网站,不知你愿不愿意夫负起责任。”
中山景明太愿意了,恨不得立马答应。但他稳重的性格习惯,还是让他没有莽撞行事。
“会长,可以说说具体需要做什么吗?”
“你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在网上卖书籍、唱片、电影录像带、游戏的卡带和光盘。”
随后,青年将一份计划书递给他。
上面有竹下雅人参考后世电商网站设计的星海电商样板模型。
当然,里边的内容非常简约,从而减少对网速的依赖。
这年头上网太贵,必须尽可能降低用户购物时的网费开销。
“太完善了,有了会长这份图文结合的计划书,我一定能将星海电商开起来。”
“嗯,不错,我相信你。”
中山景明激动的带着计划书离开后,竹下雅人又让秘书通知来自星海服装的营销部长山口诚一。
这位同样精明能干,帮助星海服装在全球大建门店,把星海服装极简主义品牌宣传的深入人心。
“公司准备成立互联网公司网络卖场,在网络上卖东西,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接手?”
“听会长安排。”
“我的意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个人想法。”
强扭的瓜不甜,还是要员工愿意做才行。新企业,需要领导充满激情。
“那我可以看看会长在这方面的计划书吗?”
虽然山口诚一没见过在网上卖东西的网站,但听名字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觉得看看会长的计划书。
“当然,请。”
10分钟后,之前一直保持安静状态的山口诚一更加佩服的看着自家会长。
“会长写的真好,我有信心将公司的网络卖场项目做起。”
“好,那就麻烦你了。”
安排好两人的项目后,自然也要给两人找竞争对手。
不过这些暂时先放下,他还要找浏览器的开发人员。
没错,虽然中山景明和山口诚一的项目都是电商,但两人的方向并不一致。
中山景明走的是自营路线,也就是亚马逊和京东模式。
公司需要大量压货,需要建设独立的物流系统,相当于将沃尔玛超市搬到线上。
山口诚一走的非自营路线,也就是阿里巴巴模式。
公司的网站就是一个虚拟商铺租借平台,类似于现实世界的百货商场,所有人都可以在上面开店卖东西。
这一类型的优势是投资小,项目也更加灵活,商品价格相对更低一些。
就是质量方面嘛,只能说懂的都懂。
当然,自营为主的星海电商也可以开店,就是对用户没有网络卖场效果好。
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官方的还是更喜欢买官方的。
和电商业务相比,星海浏览器项目更需要的是具有产品经理思想和研发实力的双料人才。
但浏览器项目的前景有限,很难独立进行发展。
竹下雅人干脆将这一项目,交给星海软件社长西村雅晴负责。
他手中握有办公软件和操作系统项目,正合适发展浏览器。
快刀斩乱麻的完成星海集团内部互联网布局后,竹下雅人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接触集团外互联网高端人才。
“互联网产业非常有潜力,将来很可能是不下于线下的市场。”
“单单只在集团内孵化项目还不够,需要通过外界人才刺激公司内部员工奋进。”
两个项目皇城pk,胜利者自然享有一切荣耀,但失败者也不代表一无所有。
如果差不了多少,那么可以继续以老二的身份存货。
如果有差距但不是特别大,那么两家可以合并,失败者就职第一副社长职位。
至于差距太过明显,那就不好意思了。
公司虽然不会开除你,但也会让你从此离开所在行业,回归自己的老本行。
当然,星海集团不会太没有人情味。
回归传统后员工依旧可以按部就班的升值,只是失去了一飞冲天的机会。
毕竟无论是电商还是门户网站项目,只要发展起来未来市值最少也有数百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行业影响力也远超传统部门。
“会长的意思是,我们挖角外部人才,成立类似的公司和星海电商等公司竞争?”
“没错,我们公司不差钱,自然要选择机会更大的方法。”
竹下雅人给了小林博明一个赞赏的眼神,集团总部需要他这样的人才。
不过目前星海生活的业务还不够稳定,需要再等等。
“明白,我会发动人脉寻找到合适的电商人选。”
星海生活接触的就是衣食住行领域买卖,和电商业务也勉强算是同行,他在这方面的人脉很充足。
“嗯,速度快一点,我最多给你3个月时间。”
他可以让公司老员工有领先优势,但优势不能太大。
3个月的领先,在互联网世界已经不算短了。
因为很多事情,就算你早了半个月都能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第一名,无论是什么时候都更惹人关注。
“是,会长!”
和小林博明交代清楚后,竹下雅人看向西村晴雅。
“那千度的竞争对手,那麻烦你了,西村桑。”
“是,会长请放心。”
西村晴雅办事很稳重,交给他青年确实很放心。
“还有就是,网络上对电子邮件的需求,你们尽快设计一款更好用的免费邮箱,主攻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市场。”
21世纪之前,电子邮箱算是个还不错的项目。
他虽然不能提高收益,但可以让互联网公司获得无数的流量和用户。
如果公司未来想在互联网行业做点什么,会更加的方便。
“是,公司已经在开发类似的产品。”
“不错,到时候邮箱免费给人使用,想必很快就可以流通。”
“放心吧社长,我们也知道免费的强大。”
电子邮箱业务很容易被别的公司取代,自然要走免费路线。
其实操作系统同样适合走免费路线,但这一领域对软件生态的要求太高。
除非所有软件都愿意配合你开发,才能有机会发展起来,难度实在太大了。
当然,此时全球软件数量严重不足,还有那么一丝机会成功。
不过星海集团在微软有巨量的股份,星海软件则干脆是自家公司产品,自然没有那个心思走免费路线。
相反的是,星海集团要严厉打击这种行为。
“很好,要的就是这种精神。”
抛出一连串的项目后,竹下雅人准备缓缓。
他心目中的另一个大杀器即时通讯项目,还需要更多的互联网用户。
会议结束后,竹下雅人好奇的看着还未离开的副社长铃木善介。
“铃木桑,是有事要说吗?”
对于这位松本制造时期帮助自己稳定局势的老员工,竹下雅人还是非常尊敬的。
平日里有什么事情,也会经常找他商议,也不知道这次他留下是发生了什么。
铃木善介主动走到青年身边郑重其事的回应。
“是的,会长。我年纪已经很大了,不准备再耽搁年轻人的进步。”
“这是我的辞职信,希望您能应允。”
说到最后,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辞职信,鞠躬双手捏着信件递给竹下雅人。
“怎么突然想着辞职,真没发生什么吗?”
竹下雅人很生气,他可不想给外界留下自己卸磨杀驴的印象。
“会长,真的没有。我就是觉得我年纪大了,在公司也帮不上什么忙,这才想着离开。”
铃木善介早就想辞职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对公司很多业务都看不懂。
长期下去,只会伤害到公司的发展。
“那,好吧。”
青年看出铃木副社长态度的坚决,最终还是勉强选择同意。
不过为了照顾这位老人,竹下雅人很快又说。
“既然你不想做副社长,那就去董事会任职吧,公司比较轻松。”
东方公司的董事会,大多数情况都是摆设,星海集团也不例外。
铃木善介去董事会,既能满足他退居二线的心思,也可以体现出星海集团的人情味。
“谢谢会长,那就麻烦了。”
铃木善介也觉得这样一个职位比直接离开要好,笑的很满足。
他想要亲眼见证,星海集团更加辉煌的未来。
铃木善介离开后,星海集团少了一位负责对外礼仪公关方面的副社长。
竹下雅人开始思考,谁更合适这一位置。
“罗杰斯、小林博明、嘉本隆正,还是再等一等?”
公司的元老级副社长员工只剩下三人,但子公司现在都有点离不开他们。
“还是再等等吧,等卡林斯基到位就让罗杰斯就职新岗位。”
铃木善介当下的职位看起来非常美好,竹下雅人之下第一人。
但它有点类似于美国的副总统位置,所有行动都依赖于竹下雅人的放权。
如果青年愿意放权,那么新岗位的权利就很大。如果不愿意,甚至等同于空壳岗位。
小林博明野心勃勃,肯定不愿意放弃大权在握的星海生活社长一职。
嘉本隆正性格正直,愿意离开星海投资。但他的能力太偏科,根本不适合这一职位。
唯一人选,自然只能是星海娱乐的罗杰斯。
他没有那么强的野心,愿意退位让贤,社交方面能力超群,自然最适合接任星海集团第一副社长职位。
有了想法后,竹下雅人没有立马行动。
他还要召开全体员工大会,风风光光的送别铃木善介。
“真好,我要是能有这么一天那该有多好。”
细川勇人艳羡的看着主席台上的铃木善介,幻想着自己也能有这样一天。
“羡慕我们就去努力。我可是要成为公司社长的男人。你是我的好兄弟,自然不能落下。”
山下弘之野心勃勃,一直都有颗帝王之心。
“你这家伙,可真敢想。”
“这不是必须的吗?我加入星海集团,为的就是这一目的。”
山下弘之是东京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每学期的专业排名从来没低于前五位置。
他有这个自信,也非常相信自己能力。
“不可能吧,我听说星海集团是早稻田的天下。”
“你想多了。看看公司的副社长毕业学校,我们东大的前辈和早大持平。”
星海集团确实对早稻田的学生友好一些,但也只是放在一桥和东工业水平线。
稍微领先于庆应,比东大和京大差。
学生素质,以及学阀实力在那摆着呢。
除非某一天,早稻田能成为日本前五大学,才会获得和东大毕业生同等的待遇。
没办法,星海集团非常缺理工端天才。而这样的天才,更多的集中于公立大学。
如果不想得罪它们,就不能让早大的地位太高。
但就算如此,星海集团已经对早大生非常照顾。
因为东大和京大的学生数量有限,选择星海集团的只是少数。
如此一来,只差那么一些的早大学生自然数量会更多。
起码相较于庆应,早大每年入职人数是其一倍多。
不过能入职星海集团的庆应学子,都是平民中的精英,竞争力同样不容小觑。
至于那些二代,则很少报名星海集团。入职难度太高,不是他们能玩转的地方。
当然也正是这份公平,才让庆应平民精英愿意入职星海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