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野心需要匹配实力
作品:《重生东京1986》 国内事务都处理好后,竹下雅人再次悄悄来到申城。
“产期是哪一天?”
“1月份,再问我生气喽。”
看到女孩举起的小拳头,青年讪笑着回应,“我这不是害怕听错了吗。”
“哼哼,再怕听错,也没有反复问十几遍的道理。”
林清浅有点小埋怨,反感男友的墨迹。
“我的错,我的错。”
竹下雅人想不到,自己竟然也有在女友面前如此卑微的一天。
真香定律,真是永不过时。
“呵,再原谅你一次吧。”
林清浅挺着个大肚子,轻轻推开恋人毛躁的双爪,随后轻轻拈起一粒葡萄放入口中。
自怀孕以后,她越来越喜欢吃葡萄,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两个人聊了会家长里短,随后女孩便主动说起星海集团中国分公司的事情。
总体而言,每家公司的中国子公司都一片向好,营收和利润都突飞猛进。
“你说,我们有没有必要继续加强公司的本地化?”
星海集团中国子公司,眼下除了个别关键岗位,其余主要领域都由中国员工就职。
比如市场营销,再比如产品开发……
估计要不了多久星海集团中国区社长,也要由中国籍员工担任。
“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不用那么心急。”
“行,听你的。”
星海集团中国区各项业务都发展的非常好,也确实没必要急忙换人。
来都来了,自然要顺便浏览下中国方面业务。
他也不抓大事,因为几天时间根本就看不出来什么。
青年主要考察底层员工吃饭住宿问题,以及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企业在当地民众心目中的口碑。
“大哥,前面就是申城箱包厂吗,也不知道里边工作怎么样?”
“哦,小哥要去那里工作,真好啊。我听我三姐说,她们每个月工资1000多,每半年还有奖金,过节的时候还经常发东西……”
出租车司机说到申城箱包厂,脸上露出羡慕的表情。
出租车司机眼下虽然也是非常好的工作,但在他看来依旧不如申城箱包厂。
那里不仅每个月赚的更多,福利更是远超出租车公司。
“哦,待遇这么好?”
如果问一个城市什么职业消息最灵通,那么出租车司机必然是一个选择。
竹下雅人今天就准备以乘客的身份,粗浅的了解星海集团中国区各子公司外在情况。
“这可是日本那个星海集团和政府合作的企业,待遇能不好吗?”
出租车大哥声音高涨,随后又兴致勃勃的说。
“不过我听说,那个星海集团直接投资的公司待遇更好,好多人的工资都有几千块,高的甚至有几万块。”
“公司待遇这么好,需求也很高吧?”
出租车司机理所当然的说:“那当然,听说最低都要高中学历,好的岗位更是非大学生不要。”
“我家孩子要是能考上大学,然后再进星海集团工作,那我这辈子就值了。”
说到自家孩子,出租车司机表情满是幸福。
“有大哥您这位好爸爸,孩子很容易心想事成。”
“嘿嘿,借先生您吉言。”
接下来几天,竹下雅人都在到处打车了解情况。
最终他得出结论,星海集团在申城的形象非常好。去星海集团上班,在申城也属于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随后,他又找时间去了趟京城和羊城,都得出类似的结论。
看来,星海集团中国区子公司还未出现太大问题,起码表面看不出来。
当然,他也只能掌握一些粗浅的信息,更深入部分需要公司内部监察机构分析。
一旦出现重大问题,如果罪在员工,员工直接边缘化处理。
至于开除,那属于是最后的极端处理方式,一般情况下都不会采用。
毕竟他们是日本公司,没有开除员工的喜好,也不喜欢玩末尾淘汰制。
在中国待了不到一周,青年就再次返回祖国。
这一次他将乘前往美国,处理好属于星海集团的400亿美元现金财富。
“真是感谢竹下会长,您的美德将点亮整个世界。”
“格哈德校长您太客气了,学校才是人类文明的灯塔。”
面对全美前十高校斯坦福,竹下雅人非常的大方,起手就是5亿美元捐资。
这也是他在全美知名高校的第四站,之前的耶鲁、哈佛、麻省理工都有相同数字捐献。
捐款的数字很夸张,也让竹下雅人和星海集团获得了许许多多的美名。
超级慈善家、人类文明的推进者、教育家……
许许多多让日本人都觉得十分夸张的头衔,都被美国媒体安在他头上。
因为竹下雅人在美国第一个捐资目标,就是新闻记者相关组织。
比如说国际新闻工作者联合会美国分部,或者是白宫记者协会等等。
这自然让媒体行业愿意为他说好话,毕竟谁也不会和钱过不去。
除了记者媒体,以及部分美国顶级大学,竹下雅人的捐款也包括那些为贫困群体和环保进行伸张的组织。
不管这些组织内里如何,他主要是要这份声望。
至于最后一部分捐款,则是捐给美国政要的妻子儿女成立的慈善基金。
不过圣诞节前的时间有限,他就算每天捐一次,也只完成了小部分计划。
没办法,要捐助的对象实在太多了,短短十几天根本没办法全部完成。
美国上层社会也知道,所以表现的非常宽容。只要星海基金明年的捐款进度让大家满意,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其实竹下雅人不捐也可以,就是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算总账。
谁让日本,短时间内无法在美国面前坚挺呢,只能选择破财消灾路线。
日本新年很快过去,竹下雅人并没有第一时间前往美国,而是低调的来到申城。
他紧张的坐在产室之外,等待着命运最后的宣判。
“先生恭喜了,母子平安。”
“真的吗,谢谢谢谢!”
竹下雅人激动的手脚无措,整个人话都有点说不清楚。
“没事,这都是我们应该的,先生您冷静一些。”
“抱歉,抱歉,是我失态了。”
竹下雅人强行镇定下来,然后期待的问。
“那个,我现在能进里边看一眼吗?”
“可以,先生您请。”
“好的,谢谢,谢谢!”
竹下雅人跟着护士来到产房之内,想要知道恋人现在怎么样了。
可能是孩子比较乖巧,林清浅的状态不错。只有湿润的发丝,显示女孩发疲累。
青年连忙走上去握住恋人略微有些苍白的小手。
“真是辛苦你了。”
“还好吧,你也辛苦了。”
女孩抬起手轻轻捋了捋青年的头发,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不一会,护士为新生儿洗完澡去处了可能堵塞呼吸的物质后,将婴儿带给夫妻俩看。
“很可爱,不是吗?”
“嗯,是的。”
大多数新生儿都丑巴巴的,两人的孩子也不例外。
但在浑身散发着母性气息的林清浅前,他可不敢说出实话。
反正过几天,等孩子重新张开后,也会真的可爱起来。
无论是新生儿还是刚结束生产的产妇都需要充足的休息时间,所以他只在产房里待了一会。
接下来的时间都将由医生和护士负责,他要在产房外继续等待。
十几天后,所有事情都处理的差不多了,两人才带着孩子重新回到别墅。
不过为了避免出现问题,别墅现在也变成了小型医院。
有一些必须的医疗设备,还有经验丰富的医生、护士、保姆。
总之,尽量避免一切非天意影响因素。
“小行载真可爱。”
“嗯,确实可爱。”
林清浅很喜欢诗经中的采薇一篇,所以两人早早为孩子确定了名字。
如果是女孩就叫林采薇,如果是男孩则称呼林行载。
不像他另一个孩子,名字有些随便。
竹下雅人一连陪了恋人两个多月,才在女孩的劝说下回到东京。
不过眼下的东京也没什么大事要忙,所以很快他又来到美国。
捐款—拍照—宣传,捐款—拍照—宣传……
竹下雅人在美国不停的重复这一过程,终于将自己和星海集团的知名度在美国铺开。
虽然达不到日本那么高,但已经可以和中国那边持平。
代价则是,星海基金去年的盈利少了120亿美元。
不过这还不算完,接下来他还要继续大撒币。
但这一次,他的花钱属于投资性质,就是回款会比较慢。
“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都是我们的投资目标。”
竹下雅人来到星海基金硅谷子公司,将花钱目标放在北美四大体育联盟身上。
纽约的尼克斯篮球队、洛杉矶的道奇棒球队、旧金山的49人橄榄球队……都是他瞄准的目标。
如果是未来,想要购买这些球队最少也要花200亿美元。
但在现在,最贵的尼克斯也只需要花费10几亿美元。
这还包括冰球队,以及纽约市地标建筑花园广场。
“明白,会长准备投多少钱?”
“我觉得40亿美元内就能全部拿下。”
互联网时代还没有到来,北美四大体育联盟还处于发展的低谷时期,就算全美最热门的橄榄球队也花不了多少钱。
这还是他盯上的都是大城市顶尖球队,如果换成金州勇士一类的球队,20亿美元以内就可以全部拿下。
“是,会长。”
聊完对北美球队的投资,菊野晋次将话题扯到雅虎身上。
他知道自家会长很重视这家新兴的互联网公司,所以一直都亲自关注。
“会长,红杉资本的莫里茨先生想要投资雅虎。”
“投资雅虎,他准备投多少?”
雅虎现在不缺钱,但缺少美国本土人脉。如果红杉资本投的数字合理,他很愿意合作。
这可是传奇风投公司,投出了苹果和思科,没有星海风投横插一脚,也会投出雅虎。
“估值2000万美元,投资400万美元。”
“哦,很大手笔嘛,杨先生和大卫先生的意思是?”
想要在硅谷混,就不能吃独食发展。星海风投愿意引入新的投资集团,但也要看公司两位创始人的意思。
“杨先生和大卫先生都愿意引入新的投资方。”
杨致远和大卫·费罗都是高智商的聪明人,知道怎么引入资本对自己最有利,自然不会推辞红杉资本的投资。
起码有了红杉资本的牵制,星海风投在雅虎的影响力会被削减大半。
“行,答应红杉资本的投资。”
“是,会长。”
菊野晋次连忙记下,然后又抬起头问:“那我们要跟投吗?”
风投公司为了防止自己拥有的股份被稀释,签合约的时候都会拥有跟投权利。
如此一来,公司创始人的许多小手段就没法使用。
“这一轮就算了,我们和红杉资本持平比较好。”
天使轮,星海风投给雅虎估值1000万美元,然后投了250万拿到25%股份。
这一轮估值2000万美元,星海风投不跟,股份正好和红杉资本持平都是20%。
“是,会长。”
聊完他最重视的雅虎,竹下雅人又问网景的情况怎么样。
“情况非常好,两位创始人准备在今年8月上市。”
“很好,我们星海风投总算是开张了。”
星海投资并没有拿到网景的天使轮投资,因为网景两位创始人中的吉姆·克拉克并不缺钱。
他在创立网景之前,是硅图公司的Ceo。
不过星海风投凭借星海网吧联盟的强大推广能力,拿到了网景的A轮融资,享有和红杉资本差不多的待遇。
“是的,大家都很看好网景,都想它早点上市。”
眼下专注于浏览器业务的网景公司,实在是太有想象力了。
因为对于投资人来说,浏览器等同于互联网的窗口,有机会控制控制整个网络。
说不定过几年,又一家类似于微软的巨头会就此诞生。
不过很显然,微软不会给网景这个机会。因为网景的设想一旦成功,微软就会被边缘化。
毕竟电脑用户可以更换操作系统,却没办法更换控制着所有网站的网景。
然而网景的野心大,实力却根本撑不起来,设想也就难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