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春狩
作品:《朱厚照穿越水浒,马踏汴京》 风拂地,百草折腰。
金雕划过风轻云淡的上空最后落在朱寿手臂的皮甲上。
大黄狗紧跟战马,伸着舌头看着远方。
朱寿身着锦帽貂裘,胸中意气风发。
偌大的平岗上千骑跟随,里面只有五十余名禁军士卒,剩下的都是倾城而来的百姓。
能骑马的都是士绅豪族带着家中仆僮门客,还有上千平民百姓。
百姓们倒也不怕,有大军相护,人数众多,飞禽走兽都被可怕的人类吓得四散而逃。
春狩是一件大事,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来说。
两宋时期很多林地保存仍十分完整,飞禽走兽有很多,容易伤人。
春天到来,很多猛兽从冬眠里苏醒过来,为了以防他们伤害百姓影响春耕,朝廷会组织春狩。
这份工作一般由厢兵负责,不过今年威名赫赫的朱寿收到知府大人的邀请。
驻地禁军一般不能轻动,所以朱寿只带了五十亲兵来。
紧跟其后的村民、厢兵、士绅家丁数以千计,规模浩大。
这般千骑卷平冈的场面让朱寿心中很是受用。
他向来喜欢这种大场面,万众瞩目的感觉会让他的血脉沸腾。
朱寿沿途还尚未开弓射猎,他向人们说今天是来射虎的,其余的飞禽走兽就留给大家。
主要是他想起了苏轼,忍不住学着苏轼装一下。
至于射虎,那可就难了,老虎又不傻,看到几千人执刀带弓,它可不想送死。
虽然没有射到老虎,但朱寿一行人收获还是不错的,亲兵们打到了不少猎物。
朱寿就带着弓箭在山上瞎转悠,顺便吹吹春风,看看芳草萋萋的山岗以及远方开阔的平原。
一切好像又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空,弘治皇帝当国,太子朱厚照闲暇时间就带着东宫侍卫在皇家林苑里放风。
春光照在脸上,暖暖的,很舒服。
睁开眼,朱寿慵懒地下了马,骑了一早上马,饿了。
山岗上炊烟燃起,不少武德充沛的村民已经开始就着猎物准备午饭。
漫山遍野的人往那一坐,姿态万千。
猎户农民们用火烤一会就着新鲜的果蔬吃了,肉可能还没烤熟。
士绅们讲究多了,他们要把锅碗瓢盆都带出来了,家仆们都忙得不可开交。
朱寿坐在山上吃着烤鸡腿,看着知府大人的锅着火了,不免幸灾乐祸。
董平和厢军则在山脚啃干粮,他们负责压阵与戒备。
午饭过后,村民们开始以村为单位组织在一起下山开始围猎。
士绅们吃完饭以后开始煮茶,以通判为首的文官士人们坐在一起,煮茶谈论显学,偶尔再作诗一首。
通判坐那了,知府就不可能过去了,他干脆组织人们去爬山,张叔夜也跟上了。
骨子里张叔夜的思想还是偏向大宋文人,热衷爬山吟诗明志这种附庸风雅的事。
无数东平府的市民追随知府登山,很多士绅纵使爬得满头大汗,还在不断拍知府的马屁。
宋朝的民众很推崇文官,他们是打心眼里佩服这些相公。
这很矛盾,一方面各地文官使劲压榨百姓,另一方面百姓又十分尊敬他们并渴望自己的子嗣能成为相公士大夫。
可以说宋朝的重文政策推行很成功,民间文风很盛。
(注释:宋明文风都很盛,是中国封建王朝里民众识字率最高的两大王朝,可笑的是这样两个王朝文官腐败程度也是最夸张的。
(顺带说一下,清朝识字率很低,满清统治者采取愚民政策。中国古时候的人们并不都是清末那样文盲遍地走的局面。)
朱寿不约想起自己少年时候东宫讲师给他讲的一篇名文,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尽管朱寿没有好好听讲师解释其中大儒的思想,但是他天赋异禀、过目不忘,记得文章。
大概就是欧阳修出去爬山,一大堆仰慕他的人跟着爬山,然后在醉翁亭装逼的故事。
朱寿读完以后只觉得大宋官绅的生活确实不错,怪不得那么多文人官绅最后死保大宋。
远处山腰上被众星拱卫的知府,正抚着长须一脸和善地向他的门生下属还有治下百姓拽文,妥妥的大儒风范。
朱寿只觉得无趣,当下带上自己的亲兵下了山,准备去真地射一射虎。
人群进了前方密林,放慢马速,三十多人下马披甲改为步行,走在队伍两侧,拿着刀盾。
“咻咻咻咻咻咻~”
两侧突然响起破空之声,数十箭矢席卷而来。
朱寿翻身下马,几支羽箭钉在步人甲之上。
“敌袭!”石秀大喝一声,亲兵很快围成圆形,拱卫朱寿。
几十个马匪从林中冲出,领头几人骑马披甲。
马匪和亲兵们很快来了一次剧烈冲撞,不过面对如移动长城般的步人甲重步兵,马匪根本冲不动。
朱寿大声喝问:“尔等何人,安敢造次?”
为首的马匪极其魁梧高大,身下的战马看起来显得袖珍。
巨人般的马匪身后闪出一个头戴三眼面具的男人,当即说道:
“我等能乃梁山好汉,特来杀你这狗官!”
喊杀声四起,不过他们明显低估了朱寿亲兵的实力。
大宋确实武备松弛,可是朱寿的人马并不是大宋本土军队。
这支从燕云冲出来的军队那是杀人不眨眼,而亲兵是其中精锐。
砍起马匪来太轻松了,就像砍瓜切菜一般。
那带头的马匪有着和他那巨人般身材不一样的精明,看到亲兵战斗力强悍以后,立马带人调转马头跑路。
朱寿瞳孔一缩,拔出弓箭,顷刻间完成张弓搭箭。
双方距离不远,朱寿上弦的是重箭。
“咻~”箭矢破空而出,精准射入马匪首领战马的屁股。
战马嘶鸣,人立而起,那马匪首领被摔落在地上。
转瞬间,朱寿又是一箭,射中那冒充二郎真君贼寇的坐骑,箭矢直接钉穿战马的脖子,一箭毙命。
亲兵里擅长射者无数,此时又是步射,精准度极高,霎时间射翻了一大片马匪。
马匪惊慌失措像热锅上的蚂蚁四散而逃,朱寿看了身旁杨雄一眼。
杨雄带人骑马追上,朱寿从得胜钩上取下重斧,径直向前走去。
那假二郎站起来以后,拿起长枪直直冲向朱寿。
“铛铛铛~”
五个回合下来,假二郎被打得节节败退。
第六回合,朱寿手中的重斧再度以开山之势砸下。
“咔嚓~”
长枪被斩断,重斧切开皮甲,沿着胸膛将其一分为二剖开。
真正的沙场对决哪有什么大战一百回合,生死之争,刹那分晓。
马战倒是能多冲几个回合,却也不可能在两军混战时打五十个回合以上。
寻常训练比武倒是有可能,双方都不下死手,只是磨炼战技,比拼体力。
朱寿面对这些杀手行刺,胸中只有残暴的杀戮欲望。
一斧下去直接给假二郎开膛破肚,鲜血喷了朱寿一脸。
炽热的鲜血与刺鼻腥味进一步激发了他胸中的暴虐。
地上的尸体在巨力劈斩下面具掉了,露出大半张脸,正是祝家庄的落网之鱼——祝龙。
朱寿心善地为他扶好面具,然后将这假二郎首级斩落。
灵感几乎是瞬间而来,朱寿拎着那枚首级大声喊道:
“梁山贼首已经伏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