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大纛
作品:《朱厚照穿越水浒,马踏汴京》 朱寿在亲卫的帮助下开始加装铠甲,此前行军时他也不曾着全甲。
大多数将领的全甲武装其实并不到位,叠甲越厚体能消耗就越大,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减少负重增加灵活和体能。
不过对于他这种身体素质堪称炸裂的存在,并不存在体能危机。
他内衬皮甲,腰束皮带固定胸肩背明光铠,双臂之间带有厚实坚韧的披膊,却还嫌不够。
在两个亲信的帮助下又戴上了两块椭圆形腋铠,大多数将领是不会戴腋铠的,因为这是一个攻击盲区,一般不会被伤到。
不过世上神箭手无数,如今他又常常肩负破阵冲锋的重任,自然是巴不得武装到牙齿。
整装完毕,朱寿上马指挥队伍前行。
双方逐渐逼近,汉军排头兵以重型步兵为主,骑兵压在侧翼;辽军则是清一色的骑兵。
在蓟、易两地休整壮大势力后,红巾军已经扩张成一支步骑精良、兵种相对全面的队伍。
相比起刚起兵时只能梭哈一把的几百骑兵,现如今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这已经今非昔比了。
纵使面对声势滔天的辽国骑兵,汉军的步伐依然稳健。
步兵打骑兵最关键的就是心态要稳,只要稳重然后协同配合,重装步兵是能抗衡骑兵的。
双方相距不到百步时,红巾军开始减缓速度,直到七十步时,全军整齐停下。
“轰~”第一排的重装刀盾兵将重盾牢牢地立在地上,第二排的长枪斜扬。
契丹主将非常魁梧,冲得很靠前,大声对着汉军喊道:“俺乃大辽北路招讨使阿里奇!”
他吼声如雷,看向红巾军诸将眼中尽是鄙夷之色,看谁都是插标卖首之辈。
巧的是朱寿还真知道他,在水浒的扩编版里辽国大将就有一个叫阿里奇的,确实是一个万人敌。
看到此人,朱寿也很是好奇,在金台那苦练武艺打煞气力后,他的武力放大明已经很是超模了,可这里是水浒。
水浒的世界观里有些武将武力表现是非常夸张的,朱寿也想试探一下这个世界里水浒的武力水准在什么层面?
契丹骑兵开始加速,前锋部队如离弦的箭矢从主阵中杀出,随即分为两路开始左右包抄。
红巾军两翼的骑兵驱马上千拦截缠斗保卫主阵。
杨雄作为骑兵统领一马当先,挺起长刀直指契丹人。
“噗哧~”双马交错,雷霆之势下,长刀洞穿薄甲,杨雄直接把首当其冲的契丹将领挑起。
双方交起手来杀得血光四溅,金铁交织,交汇冲击中无数人坠马,然后被身后的铁骑踏成肉沫。
朱寿微微皱眉,此时战阵激烈,打得不可开交,但作为行家,他已经看出来红巾军战损比明显更高。
辽军披甲率很高,并且这一支辽军骑术精湛、作战凶猛,不好对付。
作为唐朝的主要继承人,辽国获取了唐大量的军工技术,披甲率相比以前的胡人政权直接翻了数倍。
万马奔腾的辽军都是一人双马,充分保证了机动性与马力。
位于中军的射手在拉近距离后,开始依次开弓。
相比起话本里的箭如雨下,辽军的弓弩手主打的是精准打击,毕竟箭矢也是很贵的。
一排接一排的箭矢射向汉军刀盾兵,哪怕有重盾防御依旧有不少箭矢射中脚,射翻了不少刀盾兵。
随着箭雨抛射后,弓手开始向两侧迂回包抄。
后面的重骑兵并没有一股脑地冲上来,而是等着弓手与前锋将汉军围起来射。
这支契丹军队是一支合格的野战部队并不是无脑的乌合之众,打法是非常标准的草原骑兵包抄战术。
通过包围以后用箭矢大量消耗汉军步兵的体力,然后寻找机会找到弱点突进。
具甲骑兵的战斗力是非常强,可贸然冲击重步兵方阵伤亡也不小。
胡汉步骑对抗一千年了,胡人也总结出了一套战法。
打仗还是得食脑,不是无脑冲锋就行的。
在契丹人的包围轮番围射下,汉军的伤亡不断增加,步军阵型开始混乱。
两翼汉军骑兵伤亡也不小,不过好在杨雄他们挺住了。
燕云汉人骑兵和契丹人骑术是有一定差距的,可这个差距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满甲满配的燕云汉骑在逐渐适应了契丹人的马战强度后,开始有效还击。
这支契丹北部精锐确实强悍,不过冲上来的毕竟只是轻装部族骑兵与弓手,肉搏白刃战里他们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阿里奇有些生气,契丹勇士正在不断流血,汉人从羊变成了獾,让白狼的子孙殒命沙场。
“呜~啊!”阿里奇大喝一声,带着身旁的五百具甲骑兵一拥而上。
此时并非最好的决战机会,可看到契丹勇士被杀得人头滚滚,他的心就在滴血。
五百骑具甲骑兵冲锋起来,战马那流线型的肌肉上铁甲在奔驰中上下浮动,那一片来势汹汹的黑色铁甲潮流让人乍舌。
当双方距离不到二十步时,汉人方阵中弓手轮番抛射,箭矢砸在重装骑兵身上却难掩其势。
阿里奇拉住缰绳微微调整方向,辽军阵型向左偏转绕开了前排的刀盾兵。
朱寿目光紧盯辽军,辽军显然也知道排头兵是硬骨头,不愿意硬啃。
“快!传令后军准备接敌!”朱寿大喝一声,身旁的传令官一边打旗号,一边高喊。
后军在辽军的骑射干扰下,阵型混乱,人员伤亡也最多。
在漫长的华夏冷兵器战争史上,后军的伤亡率不仅比两翼高,甚至一度比前军高。
因为军队讲究士气,能打的都站在前面,装备也是优先供给前排,所以后军相对来说就是软柿子。
战场上为了高效扩大战果,一般在试探确定后,主将一般都会选择用对方的弱侧开刀。
这支重骑兵从右翼双方骑兵的战场掠过后,直插汉人后军。
这冲击感就像猪拱水豆腐一样,一触豆腐就碎散开来。
“随我支援后军!”朱寿下马高喊,阵中人数密集,骑马容易扰乱阵型。
石秀举着红巾军的大纛想要跟着朱寿杀向后军,却被朱寿下令留在原地坐镇中军。
“杜迁、宋万带上大纛,随洒家冲锋,不得有误!”朱寿转首喝道,随后头也不回地冲向后军。
沉重的大纛被交到宋万手中,杜迁、宋万二人对着石秀拍了拍自己的胸膛,便赶紧追上朱寿。
后军被契丹骑兵凿得血肉模糊,血肉之躯在具甲骑兵的的铁蹄被踏成肉泥。
呆在后军混日子的王伦没想到契丹士兵居然这么恐怖,之前红巾军砍辽军像杀猪一样,他还以为辽军真得很菜。
他不明白辽军为什么突然变这么猛,而且怎么躲在后面还这么危险。
后军的秩序几乎已经崩溃了,相比起朱寿大力训练的前军与中军,他们入伍晚,训练时间短,披甲率低。
契丹具甲骑兵一个冲锋就把他们冲垮了,后军的指挥体系已经几乎崩溃了。
推搡混乱的战场上,没马的王伦只是一个书生,推搡间他被栽倒在地。
崴伤了脚,王伦吃痛之下,望着身后疾驰而来的契丹,咬牙向前爬行。
被铁甲包裹的契丹猛士疾驰而来,那挥舞的铁骨朵“咔嚓咔嚓”间就击碎了数名汉人的头。
迎面而来的浓重血腥味与铁锈味让王伦汗毛倒竖,双眼紧闭,手指扣入了黑土地中。
“砰~咯吱~”刺耳的轰鸣后是金属间剧烈的碰撞发出的令人牙酸的交织声。
炽热的液体溅满王伦的脸庞,他睁眼一看,看得目瞪口呆。
魁梧的赤甲巨汉挡在无数汉军身前,厚实的重斧将那戴着铁甲的马头从侧面砸断。
明王来了,汉军的胆气就有了。
血流了一地,那马背上的骑士被朱寿竖着劈成了两半,结实的铁骨朵被斩成两截掉在地上。
冲杀在汉军中的阿里奇皱起了眉,锐利的目光集中在远处的大纛上,无数溃败的汉军在大纛下集结。
短时间内大量重复训诫后,新兵们潜意识就会围绕在那大纛之下,严明的军纪是在无数次军棍惩戒与肉骨头赏赐养成的。
“给我杀!踏碎这些汉狗!”
阿里奇手中乌金色的铁骨朵直指那飘扬的红色大纛与旗下的赤甲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