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蓟城

作品:《朱厚照穿越水浒,马踏汴京

    又一个冰期到来,整个北疆被冰雪封盖,天寒地冻常年不化。


    南京(燕京)的底色变成了纯白,这座燕云重镇变得萧瑟平寂。


    燕云汉人士绅们很是焦虑,大辽已经日暮西山,他们都在担忧自己的未来。


    “朱贼贪得无厌,只怕不会善罢甘休。”


    “若是清剿朱贼,公主怎么办?陛下那如何交代?”


    “人家刀都架那了,你还管这些,多少人家破人亡,此仇怎能不报?”


    …………


    燕京宣徽南院内,金色的暖炉冒出青烟,屋内温暖如春,隔绝了百年一遇的严寒。


    十几个汉人士绅高官跪坐在紫青色的绒垫上,争得面红耳赤。


    “好了,别争了。我等不能让大都督难做,收拾朱逆也不是非要硬碰硬,动动脑子吧。”


    坐在首位的白发长须老者平静地说道,他说完后众人平息下去。


    这些年来秦晋王亲近汉臣,是他们在大辽国的政治代表,双方的利益牵扯很深。


    现在秦晋王做了大都督,破格提拔了不少汉人进士,让他们难以割舍。


    “那小子应是一心归附宋朝,不会久留的。现在先把他不愿归还公主的事上报朝廷。”


    老人缓缓说道,那双古今无波的眼睛里很是深沉。


    众人听后思索起来,这样就相当于把问题抛回给天祚帝。


    那小子敢狮子大开口,上京的契丹贵族就不会放过他。


    纵使是天祚帝也压不住的,吃了这么多败仗,他的威信已经降到谷底了。


    “从上京调兵来遥遥无期,我等就坐视朱贼祸害燕云吗?”


    有人质疑道,人群又开始浮躁起来。


    朱寿对着燕云士绅大开杀戒,已经触动了燕云士绅这个群体的利益。


    现在燕云士绅比契丹贵族还恨他,他分田分粮,这是人家的命根子啊。


    “你看你又急,听老夫慢慢道来。”


    老头不急不慢地说道,低头饮了一口茶,呼出一口热气。


    “朱寿这小混蛋所图甚大,贪婪只是他的伪装罢了。”老头那低垂的眼帘张开,露出一抹精芒。


    “这小子不是以往的草头王,分地养望又约束军纪,现在势头已经起来了,不好对付了。”


    听到这,坐下几个被朱寿分了家产的官员有些忍不住了,却被老头一眼瞪回去,不敢说话。


    “不过嘛,他有远略,其余人却未必如他,人心叵测……”


    停顿了一下,老头低沉的声音变得高昂深厚了不少,颇有威严。


    “岂不闻世间一切坚固的东西都是从内部开始崩溃的。”


    -----------------


    蓟县,封冻的蓟水宛如冬眠的长蛇盘于蓟城城外。


    北门外,几个衙役正在打扫刑场,冰雪拭去地上的血迹,分离的尸首被装进麻袋。


    身为两院押狱兼刑刽子的杨雄坐呆呆地清洗着自己的大刀。


    “大人,小的们先行告退了。”几个衙役拖着裹尸袋告退。


    杨雄点点头,心不在焉,衙役们也不在意只管离去,毕竟早下班谁不愿意。


    一个巨大的秘密埋藏在他心底,他谁也不敢说。


    那秘密事关满门性命,实不能轻言,他又犹豫不决,为此甚是困扰。


    两年前,他结识了几位英雄好汉,大家把酒言欢,志趣相投。对方还救过他家老父,恩重如山。


    近日,那曾经的故交举兵反辽,杀得朝廷大败,威震燕云。


    而就在昨天晚上,他收到一封密信,邀约他共举大事,在城中策应。


    重整衣冠、南复中原对于他来说只是一种理想,可真要用性命一搏还是难以下定决心。


    傍晚,他拖着大刀回了家。


    “夫君,回来了,快吃饭吧。”


    清丽的声音响起,一张妩媚的脸庞映入他的眼帘。


    看着面容姣好的妻子,他的内心动摇了。


    作为蓟城官僚,他的日子其实还过得下去,造反的成本太高了。


    杨雄坐在桌边低头吃着碗中热腾腾的白面面饼,不再管窗外的风雪。


    蓟城城外,茫茫冰原上一个接一个的小黑点出现在地平线上。


    金雕盘旋在大军的上空,最终落在赤甲大将的臂铠上。


    朱寿抚摸着金雕,那种挥斥方遒的感觉又回来了。顺带一说这只金雕是他从答里孛那夺来的。


    “兄长,杨雄哥哥只怕未必会从我等……”石秀担心地说。


    “无妨,大军突袭,蓟城守军不足扛不住的……”


    燕云一代辽军的主力都驻守在南京,无力顾及蓟城。


    联络杨雄只是准备一个小后手,有用自然好,无用也无妨。


    兵者,还是讲究大势,什么阴谋诡计都抵不过真刀真枪的厮杀。


    “休整片刻,然后攻城。”朱寿下令。


    石秀请为先锋,遂以三百精锐为先登。


    夜幕落下,杨雄卧在榻上,听着窗外风雨声,心中反复挣扎。


    突然,坊间锣鼓喧天,有人四处奔走相告。


    “红巾军杀来了。”


    杨雄暗道终究还是来了,披上披风拿上大刀,出门前还不忘吩咐妻子关好门。


    对于红巾军具体的实力,他也不清楚。只知道他们破了朝廷大军,沿途杀了不少地主豪强。


    至于红巾军是否能打下蓟城,他也不清楚。


    官吏与戍军登上城头,杨雄也在其中。


    当看到城下红巾军时,他感到惊讶与震撼。


    自宋辽议和以来,燕云百年未有大规模战事,杨雄在蓟城从未见过数千满甲满配的重骑兵冲锋。


    守城的戍卒多是燕云汉人,平常都是兵民合一,多年未经战事,此时吓得有些站不住脚。


    红巾军杀至城下后,精锐的重甲步兵下马列阵。


    他们从马车上开始卸下攻城器械,准备进攻。


    城头的契丹贵族挥舞着鞭子说道:“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你们这些两脚羊好好给我守城,不然爷爷艹……”


    听着契丹贵族的无脑发言,杨雄忽然能理解国朝几十万大军是怎么女真人一万人击溃的了。


    契丹贵族承平日久,早忘记了耶律阿保机时代的开拓进取,他们和汉人合流,取其糟粕、去其精华……


    这样一群没脑子的家伙占领着国家的上升渠道,有识之士得不到晋升,国家又怎能不灭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