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再无转圜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他......有跟你提起过我?”


    贺知礼语气莫名,定定的看着对面的女子,神情中明显压抑着什么。


    周围的人都莫名其妙,目光怪异的在二人身上游走,一个是长公主身边相伴多年的面首,一个是国子监刚刚声名鹊起的女解元。


    原来,他们二人之间竟还有渊源。


    霍衍舟的视线从神情莫名有几分激动的贺知礼身上扫过,原来他方才的预警,并不是无缘无故。


    姜如初只不过沉默一瞬。


    对面的贺知礼已然迅速收回有些复杂的目光,轻笑一声道:“他怎么可能会提起我,是你猜到的吧?”


    姜如初却摇了摇头,顿了顿只是说道:“兄长,可否借一步说话?”


    众目睽睽之下,她要说的话,不便开口。


    贺知礼本不想跟这位是非缠身的女解元有过多牵扯,但她带来的疑惑,足以让他脚下几番迟疑。


    他最终抬脚,“.......这边来。”


    周围的人神情更加怪异,这还有什么亲近话,需要避开人来说。


    周灵搀扶着姜如初过去,也被她示意回去等着,更忍不住疑惑。


    返回来好半天,她这时才终于像是想起什么,突然一个恍然大悟。


    “是那位贺师兄啊.......”


    姓贺的同窗好友,周灵能想到的也就这一个,原来在寻希书院,后来又在云川书院的贺知书,她也是识得的。


    旁边原本神担忧的盯着某个方向的施若愚,闻言顿时收回目光,恍然一怔,下意识的看向身后的曹桂茹。


    了然道:“就是你说的那个贺师兄.......闺怨诗里的那个?”


    人群里,正要离去的左世才耳尖,神情怪异的扭头看了一眼,回过头去。


    下意识的脱口道:“我还以为,她诗里写的是......”你


    最后一个字,在同样刚刚回头,神情不明的看来的霍衍舟,一个警告的眼神下,戛然而止。


    这边的二人避开人群,走到一旁。


    看着她脸色苍白,勉强瘸着腿站立,还要把身旁搀扶的人支开,贺知礼实在忍不住心头痒意。


    “你要说什么.......”


    姜如初沉默的打量着他,似乎在酝酿什么。


    除了这张同样清瘦的脸型有几分相似,眼前人微微上挑的眼尾,殷红的双唇,与清风般的贺师兄简直两模两样。


    但两人名字如此相似,她也曾在贺知书以及贺老太爷的口中,听他们欲言又止过他不止一次.......


    眼前这个人就是贺知书的兄长,这一点,的确是她到了盛京一两个月后,才猜到的。


    她轻咳一声,一开口就让贺知礼眉头一挑。


    “贺氏不肖子孙.......”


    ————


    “你真的,非要让我去见她吗?”


    同为家族嫡长子,他深深明白杨正的急切,不过来源于背后的家族,杨氏的骑虎难下,以及对妹妹的愧疚和担忧。


    但周长济还是要提醒他一个事实:


    “伯明,你知道吗,自去年乡试那场鹿鸣宴之后,我与姜如初,其实再不曾私下相见,更未曾说过一句话。”


    不管是在国子监,还是在周府年节宴,亦或是在今日这场盛大的马球比赛上。


    他与姜如初没有刻意避而不见,但似乎也没有任何相见的理由,自离开云川书院,再到国子监,将近半年,他们二人再未说过一句话。


    周长济抬眼看他,神情认真。


    “从前不曾有过任何亲近,现下更是半年未曾相见,此时你让我前去告诉她,我对她没有半分非分之想,你知道,这像什么吗?”


    像欲盖弥彰,像不打自招.......


    杨正愣了又愣,神情几番变化,忍不住意外道:“那次她去你的选妇宴,也不曾见过?”


    周长济沉默的盯着他,表情说明了一切。


    那次名花宴上,他只来得及遥遥看姜如初一眼,如果这也算相见的话,那他无话可说。


    杨正显然也明白过来,逼着他与姜如初相见,反倒似乎像是在推波助澜.......


    他神情几变,但还是不肯死心。


    试探道:“那若是让你,将书房里所有关于她的字帖和笔墨全部都烧了,你愿意吗?”


    周长济眉心一动,眼底压抑的怒意一闪而过。


    他一甩衣袖,沉声道:“在此之前,你若开口有此担忧,我也并不是不能以此让你安心。”


    又是一个“在此之前”。


    杨正方才的怒意早已被焦躁替代,他恍然意识到自己似乎做了一件适得其反的蠢事。


    “太冲,既然是一场误会......说开不就好了?”他迟疑开口,语气明显低了几分。


    但周长济只是冷漠的看着他,态度坚定,显然他此时说什么,都于事无补。


    杨正低声提醒道:“你我两家乃是世交,不至于为了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再说也并未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何至于上纲上线,要提出退婚一事。


    周长济闻言瞬间撇开视线,面无表情的看向一旁,“伯明,我说过,你太不了解我了。”


    他既开口说出的话,自是因为打定主意。


    杨正顿时一急,抬脚走到他的面前,直视他的神情,咬牙提醒道:“你要知道,这是赐婚......”


    “就算你搬出太傅大人,想要陛下收回这桩婚事,那也是要脱一层皮,你如此不顾大局吗?”


    周长济迎上他的视线,对他的焦躁和警告视而不见,只淡淡提醒:“你应当知道,若是不想要一桩婚事,可以有无数种方式。”


    杨正出身杨氏这样的大族,当然知道并非只有直接提出退婚,触怒圣颜一个办法,称病、代娶、出家.......甚至婚后再和离等等。


    但这样的规避方式,明白人自然还是明白,只不过让赐婚的陛下有一个台阶下罢了。


    周长济眸色淡淡,“因你我两家世交,未免退婚杨女郎名声有损,便由你们自己来吧。”


    “称病也好,让杨女郎暂时出家躲避也罢,我相信杨氏,会为她找到影响最小的方式。”


    明白他已然铁了心,杨正咬牙坚持道:“若是我杨氏,就是不退这桩婚事呢?”


    可这是结亲,不是结仇,他杨家是嫁女,他的妹妹嫁人是为了平安顺遂的过完这一生。


    非要塞给他,岂不等于推他的妹妹入火坑.......杨正虽一脸恼怒,却也知道此事已再无转圜余地。


    周长济已然收回视线,抬脚就往旁边走,再不看身后人一眼,冷漠而又无情的姿态,代表着他的决绝。


    而他更无情的声音,从笔挺的后背传来。


    “若是你非要将她嫁到周氏,也并无不可,但娶她的,一定不会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