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见谅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姜解元,不请在下进去坐下再说吗?”
霍衍舟静静的站在门口,十分随意的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让刚刚走近的某人微微一顿。
姜如初有片刻的怔愣,这样随意的语气,让她都有瞬间怀疑自己的记性,这一世他们是能这样说话的关系吗?
站在他身旁的随从也不由一头雾水的看了自家郎君一眼,有些摸不着头脑,但却没有敢开口询问。
奇怪,自家的马车还在路口等着呢,郎君方才不是还说送了东西就走,怎的突然又想进去坐坐.......
走到近前的姜如初只不过怔愣那么一瞬,随即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语气委婉的拒绝道:
“请霍解元见谅,府上都是女眷,邀你一个年轻郎君单独入内,恐有不便。”
大冷的雨雪天,这样冷漠的借口,合理却不合情,更何况青天白日的,难道他们府上从不招待男客不成。
旁边的随从瞅了一眼自家郎君沉默不语的神情,当即开口不满的抱怨道:“解元娘子未免太过不通人情。”
“这大冷的天,来者是客,更何况我家郎君可是特地来送要紧物的,竟连热茶也不请人进去喝一口......”
“住口,姜府门前,不得无礼。”
身旁之人忽然开口,制止了随从不满的抱怨,随即淡淡说道:“解元娘子府上,门庭森严些,倒也能理解。”
姜如初全程神色未变,闻言也并未反驳,只是淡淡的微笑着说道:“......多谢见谅。”
听到了两次“要紧”,她开口询问道:“不知这样的天儿,到底是什么要紧物,要劳烦霍解元亲自跑一趟?”
霍衍舟表情淡淡的注视着她,没有多言,抬手从宽大的袖袍里掏出一卷什么东西,无声的递到她的面前。
姜如初低头,第一眼看到的是那比纸还要白皙细腻许多的手指,正拿着的是一册书卷,用细麻绳拴得紧紧的。
“这是什么?”她没有贸然接过。
霍衍舟还保持着伸手的姿势,神情疏冷的说道:
“我七叔祖从凤台县寄来的,嘱咐一定要亲自交到你的手上,东西我送到了,收不收在你。”
这样疏离淡漠的语气,仿佛方才说想要进去坐坐的那个人,不是他一般。
七叔祖?姜如初瞬间反应过来应该是那位霍氏族老,听闻是霍老特地嘱咐给她的东西,她不由一愣。
就在霍衍舟觉得,面前这个女子也会如方才一般,再次表面客套实则冷漠的拒绝的时候。
她已经干脆的伸手接过。
姜如初解开细麻绳一瞧,神情就忍不住一怔。
里面是各种策论和诗赋的题目,瞧着竟是今年会试的观风题,不用想就知道,定然是出自霍老之手。
她没有客套,当即拱手致谢:
“多谢霍老指点,千里迢迢的还惦记着我这个小辈,请霍解元回信时,替在下转达谢意。”
霍衍舟缓缓收回手,那道毫无温度的幽冷视线在某人的身上打了一圈转,随即淡淡的问出心里的疑惑。
“七叔祖与姜解元之间,似乎颇有几分熟稔?在之前的来信中,他老人家也曾有提及你。”
姜如初意外一瞬,微笑中便多了两分真切。
“之前回乡立举人牌坊,与霍老曾交谈过几句,他老人家还惦念着我这个晚辈,深感荣幸。”
霍氏族老出山,为姜氏女解元立举人牌坊之事,远在盛京的霍衍舟也早便知晓,当时他只是沉默了一瞬。
而现下,他却眉心微微一动,淡淡道:“是么.......”
霍衍舟方才的话其实有所收敛,并非是曾有提及,而是几乎是最近几次家中来信,霍老都总是莫名其妙要夸赞这位姜解元一通。
诸如这个孩子周正纯直,胸有丘壑,什么远在盛京,同乡之间要互相扶持,让他多多照拂来往之类的。
霍衍舟起初本没有放在心上,只以为家中这位长辈是起了爱才之心,但次数多了,便难免生疑。
而年节在即,七叔公托人送来的年货但凡他这个霍氏子有的,竟也专门给这姜如初备了相同的一份,在他的印象中,霍氏与姜氏虽无仇怨,但也并未亲近到这个地步。
不过这些杂事,其实他都并不关心。
直到前两日,霍衍舟收到这一式两份的会试观风题,看到七叔祖在信中的再三嘱咐强调,彻底察觉到霍氏对她的重视和关心,他终于忍不住心底的困惑。
这才冒着风雪,登门拜访。
东西送到,对面的人一言不发,但淡淡的微笑中,却尽是送客之意,霍衍舟收回视线。
十分合人心意的拱手道:“姜解元,告辞。”
姜如初闻言立马抬手,微笑道:“霍解元,天冷地滑,慢走不送。”
尽管她的话疏离又客套,听不出任何不满的意思,但语气里的迫不及待还是不难让人察觉。
也终于彻底验证霍衍舟心中的猜想。
————
赵府里,正响起震天的哭喊声。
“啊.......母亲,别打了.......啊!”赵荣祖一边哭喊讨饶,一边捂着屁股满院子的跑。
而他身后的萧芳容,拿着一根手腕粗的大木棍,正挥舞得虎虎生风,一边追赶。
一边声如洪钟的呵斥:
“给我站住!赵荣祖,你要是站住,今日我下手还轻些,再给我跑.......站住!”
院子里,乌泱泱的一帮丫鬟婆子,就这么战战兢兢的站在中间,目瞪口呆的看着这母子追赶的荒唐一幕。
赵管家无奈又无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这鸡飞狗跳的一幕,赵家这样的荒唐,反正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你骗人......啊.......”还没抓住呢,都快要打死他了,要是真被抓住了,还不得往死里打。
屁股上又挨了好几记,赵荣祖忍不住哭喊道:“啊......别打了母亲,您倒是告诉我,儿子哪里做错了啊.......我不能白挨打。”
“父亲不疼我就算了,难道你也不要儿子了吗!”
不知是哪一句话戳中了萧芳容,她脚下倏地一停,就这么喘着气,神情失望的站在原地。
看着对面不远处也跟着停下,捂着屁股,憋着一泡眼泪一脸防备的盯着她看的小儿子。
她忍不住喃喃道:“我萧芳容怎么,会生出这么两个不争气的儿子.......”
萧芳容收起木棍,终于面无表情的开口:
“好,母亲问你,那姜氏女来盛京的第一日,你都做了什么好事?而且都过了这么久了.......”
“怎么,都不来知会我这个母亲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