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主君慢走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屋内的二人,一人着急忙慌的赶紧闭眼,一人连忙拿出怀里的手帕擦了擦脸上的脂粉......


    赵光祖收好手帕,公主喜肤白的这个爱好其实不算秘密,但真正知晓的确实没几个,他肤色本也不黑,但为了能够将旁人比下去,那自然就得用点女子的手段。


    可这要是被父亲瞧见,少不得又要挨一顿冷眼。


    屋内的两个丫鬟默默的瞧着二位郎君的举动,显然是早已习以为常,见二人都准备好,这才默契十足的齐齐上前去开门。


    不料房门刚打开,赵光祖就听到外头自己的贴身小厮有些茫然的,故意抬高的声音再次响起:


    “恭送主君,主君慢走.......”


    赵光祖刚刚走到门口,就正好瞧见自己父亲转身离开的冷漠背影,他脸上乖顺的表情一僵,脚下顿住。


    下意识脱口而出:“父亲......”


    刚出口,他就有些想要扇自己,这是平时受的冷眼还不够,还要上赶着讨嫌?


    前方的赵怀德脚步一顿,微微侧头看过来,结冰的眼神似刀一般,漠然而又无情的在门口的赵光祖身上剐了一眼。


    随即收回眼刀子,再没有多看后面的人一眼。


    赵光祖感受到那一眼中的嫌恶,哪怕早有准备,神情还是一愣,他下意识想到,难道父亲是听到了方才他说的那番话?


    赵怀德脚下匆匆不停,正往西院老夫人的方向而去,一边默默听着身旁的随从低声一五一十的汇报。


    “......公主殿下不仅破例让她前去参加国子学的文辩,听闻还颇有几分欣赏她,将她画的那副土陶画搬回公主府去了......”


    面前这位曾被誉为芝兰玉树的美男子如今已年近中年,但端正的面庞和挺拔的五官,依然能看出几分他年轻时候的风采。


    盛京赵氏,父美子俊的美名可并非浪得虚名。


    赵怀德此时微微拧着眉头,神情不明的静静听着身旁的随从一五一十的汇报,脚下的步伐缓慢却没有丝毫凝滞。


    听到最后,他神情不变,只是“嗯”了一声。


    眼前着主君就这般一言不发的要往老夫人的院子里去,随从忍不住试探的询问一句:“主君,小郎君......”


    前方的赵怀德闻声回头,出言打断他:


    “夫人昨日不是派人来问候老夫人的身体.......差人去知会一声,老夫人的病体仍然不见好转,让她在庙里诚心祷告,多多祈福。”


    后面的随从闻言一顿,拱手领命道:“是。”


    每到四季轮转时,老夫人总要病上这么一回,主君侍奉从未懈怠,孝顺的美名也是传遍朝堂,这不,都走到儿子的门口了,心里惦念着的还是老母亲。


    随从抬头,还想要再问问小郎君的事如何处置,抬头看去时,主君的背影早已消失在西院的门口。


    身后的小厮上前两步,疑惑不解询问道:“主君这是个什么意思?”听闻小郎君早上可是被人捆起来扔到门口的,方才都走到门口了,怎么也不进去问一声......


    随从回头瞥他一眼,皱着眉头沉思一会儿,最终说道:


    “你管那么多做什么,反正咱们都是听令办事,主君没有发令,咱们就什么都别做就行了。”


    这边的赵光祖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这才一脸疑惑的返身回去,看向床上的还闭着眼睛的弟弟。


    “行了,别装了,父亲已经回去了。”


    床上屏住呼吸的赵荣祖,霎时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睁开眼睛十分惊喜的说道:“真的,父亲怎么还没进来就走了?”


    赵光祖想起方才那一眼心中尚且还郁闷着,瞧见弟弟如此欢喜,他心里莫名觉得有些闷闷的,怎么今日父亲没有责骂二人。


    他反而有些高兴不起来呢?


    他知晓自己这个长子文不成武不就,一直不得父亲欢心,父亲肯定是觉得他在痴心妄想,等他真的做了驸马.......


    “父亲去的西院方向,肯定是去为祖母侍疾了.......你说,父亲知晓你被人揍的事吗?”


    床上的人正欢快的细数着顶账上的坠子,闻言莫名其妙的看向自己的兄长道:“父亲肯定不知晓详细,不然早冲进来了......”


    赵光祖闻言点了点头,也觉得有道理。


    “打你的人到底是谁,你说出来,我才能帮你瞒着父亲,你若还是不说,我可要去问从荣了?”他再次追问道。


    床上的赵荣祖一听,欢喜的神情顿时一滞,有些气鼓鼓的看了自己的兄长一眼,随后憋屈的吐出一个名字。


    床前的赵家大郎君一听,霎时变了脸色。


    皱眉失声道:“什么,你竟是去招惹了她?!”


    他突然有些怀疑,父亲是真的不知晓这件事吗.......


    ————


    公主下令让女解元前去国子学参加这个月的文辩之事,以火烧棉絮之势,迅速的传遍整个国子监内。


    再逐渐蔓延到国子监外,盛京的诸多高门子弟耳中......


    姜如初的人还未回到府上,她被公主破例邀请的事,已然传遍盛京所有年轻一辈的读书人中,连姜府的众人都比她先知晓。


    而此时,盛京的某一处茶馆内。


    这里是盛京生意最为火爆的茶馆,到这里喝茶倒是其次,此处最大的特色,却是那台上通晓八方,又口齿伶俐的说书人。


    姜如初本是在皇宫附近去溜达了一圈,思忖着如何才能联络上如今已是宸妃的若愚,琢磨之余正巧走到这处茶馆。


    盛京言论开放,什么奇诡轶闻,皇宫秘史,都能编出无数个街头故事,任人评说,听闻说得精彩的,还能受到嘉赏。


    而受神灵托梦而封的宸妃,极具传奇色彩,早已在盛京各处茶楼酒肆编成了无数个版本,她正好也想听一听,便走了进来。


    “啪”的一声,那醒木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