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能信我吗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姜如初喃喃道:“你们这是缺一个能领头的,稳妥又值得信任的大行商啊......”
她的脑海中突然闪现过一个人影,可不就正是稳妥又良善的大行商,上月的解元宴上,这人还曾给她送来贺礼。
姜如初思索片刻,抬眼看向面前的人道:“大强叔,你们也不能一直局限于本地的这几个东家身上,不然这买卖,可是越做越挤。”
面前的汉子闻言感慨一声道:“害,哪敢想那么多,从前没这个坊市的时候,俺们不也能活下去,如今比起从前,日子那是好多了......”
大强叔抬手向着无崖山的方向作揖,神情感激的说道:
“这都还要多亏无崖山上的一个叫曾敏的女夫子,听说是她和她的弟子写了一个什么文章,经过那位陈山长的努力,才让俺们啊,有了这坊市嘞!”
“足够了,咱们小老百姓能有了个能换点银钱的地方,已经是天大的福气,咱又不是靠买卖过活的商人,哪还敢想更多.......”
姜如初猝不及防,听到他提到自己老师的名字忽的一愣,没想到这山下的农人能知晓老师的大名......
她忍不住替老师感到喜悦。
她当年的那篇农商策只是雏形,许多想法太过不切实际,后来还是多亏老师的日夜琢磨,添添减减,这才能落实到地面上。
可以说这座坊市能成,是她的老师耗费了无数个日夜的心血,也是陈山长奔忙许久的成果,姜如初自己,只不过出了一个想法。
大强叔朝着山上两所书院的方向,连连作了几个揖,满怀感激的模样,带着十足的真心实意。
他回过头来,突然“哎呀”一声道:
“姜秀才,你不是也在这山上读书?陈山长俺们倒是有时候能见上一回,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那位曾夫子?”
“也不知这位女夫子是不是不喜欢下山,俺们还没有谢过她老人家呢......”
她老人家,这些村民大概以为她的老师已是一把年纪吧。
姜如初闻言笑了起来,她点头道:“正巧今日刚见过一面,曾夫子的确不爱下山,她忙着讲学,分身乏术。”
大强叔顿时惊讶一瞬,连连道:“原来是天天忙着讲学嘞,她肯定是一位好夫子,那俺们可不能耽误她的正事,不能耽误她......”
“要是姜秀才哪日再碰上她,记得告诉她,可以到俺们地里来摘新鲜菜蔬,俺们整个村的菜地都随便她摘!”
姜如初心下满满都是感动,微笑点头道:“我会帮你们转告曾夫子的,知道还有你们惦记,她一定会很欢喜的。”
她看向身后那辆整装待发的马车,车内的桂花还有车辕上的车夫,以及几个护卫都望着这个方向。
姜如初回过头来,忍不住问道:“大强叔,你们能信我吗?”
面前的汉子闻言一愣,有些奇怪的反问道:“姜秀才这话问得,俺们怎么会不信你,你可是俺们的大恩人。”
姜如初闻言点头一笑,“既如此,我便放心了。”
临要走时嘱咐道:“若是后面哪一日,有一位姓齐的老板带着商队前来坊市收货,还打着我的名号的,只要价钱合适,你们便可以考虑将货卖给他。”
“......他是一位讲道义的好行商,可以信任。”
大强叔惊喜的愣在原地,一听还有大东家要来,顿时欢喜得连连点头,对于这位女秀才,他几乎是不假思索的信任。
直到看到姜秀才的马车渐渐远去。
这汉子才欢喜的收回挥舞的双臂,忍不住激动的搓了搓手,暗道又有一个值得信任的大东家要来,得通知大家伙,说不定又能多卖些积货!
他只顾欢喜,完全没有听清人家女秀才说的,可不止是一个大东家,而是一整支商队......
姜如初回到马车上,车厢刚开始摇晃,她便让桂花抬出笔墨,开始提笔思衬,却并没有着急动笔。
桂花见自家女郎一上车就开始拧眉沉默,又见她方才与那个农人交谈半晌,还以为是自己自作主张买了太多货。
赶紧低声解释道:“女郎,我方才瞧见那些农人都巴巴的等着卖货,来个人他们就一拥而上,看着着实不易......”
“又想着咱们路上这么多个人,反正也要添置的,不如就一并买了,也能照顾他们的买卖.....”
不想反而将许多农人吓得不敢卖给她,桂花也知道是自己自作主张了,说不定她买得少些,她们方才早就启程了。
姜如初闻言手上的毛笔一顿,抬头看到桂花自责的神情,忍不住一笑,伸出左手摸摸她的头。
笑着安慰道:“你这孩子想到哪里去了,我只是在想要如何写这两封信,可不是在生你的气。”
她忍不住轻轻的拍了拍,这个跟她好几年的孩子的脑袋。
富人的恶不过高高在上,穷人的恶不过自私自利。
最可恶的便是穷人乍富后,恨不得斩断所有穷人的路,还要反过来从这些人的身上,使劲找他终于能找到的优越感,使劲欺压穷人。
姜如初语气带上一丝欣慰,轻声夸奖说道:
“不仅没错,相反你还做得很好,你如今不愁衣食,还能体恤旁人的困苦,在能力范围内给予别人帮助,这很好......”
有这份体恤之心,她便不怕将来去到盛京见到更广阔的天地后,这孩子会稳不住了。
听到女郎竟是在夸奖她,桂花被拍着小脑袋,先是一愣,随即有些不好意思的垂下眉眼,脸上却是抑不住的欢喜。
她悄声嘟囔一句:“人家已经不是孩子了......”
姜如初轻笑着收回手,桂花这才放心的上前,乖乖的替她磨墨铺纸,静静的等着女郎下笔。
马车哐当向前,某人静静的思忖了好一会儿,那支悬而未决的毛笔沾满墨汁,终于落到了纸上......
最后落成两封书信。
一封书信前往娄县商会,一封前往青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