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瞧不清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周灵脚下一顿,直直的往后看去。
便正好对上姜如初正要收回去的视线,二人瞬间四目相对,后者若无其事的移开视线。
周灵顿时轻哼一声,回过头来,看向笑意盈盈的范燕,却皱眉拒绝道:“......我喜欢坐后面。”
随即她忽略范燕变得勉强的笑容,无视周围各式各样的打量目光,直奔最后面而去。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她走到姜如初右手边那张书案......前方的一个空位坐了下来,方才突兀的两人,现下变成了三人。
周灵回头看某人,轻哼一声,心道本女郎才不会挨着你。
姜如初已然扭头在看一旁的画作,反倒是一边的向平笑眼扫了她一眼,正好和周灵对上视线,便结实挨了一记冷眼。
最前方,范燕脸上的笑容已不止是勉强,周灵坐哪儿不好,非要同那两个寒门女坐在一起.......
她迅速又调整好,扭头微笑着对方才那个让位置的男弟子说道:“这里太亮了,晃眼睛。”
说罢,她暗自咬牙也往后面走来,直接到姜如初的正前方空着的这个书案,挨着周灵坐下。
“周女郎,你不介意我坐这里吧?”范燕十分有礼的问道。
周灵似笑非笑,她从小在周氏这样的鼎盛之家长大,对旁人的讨好接近早已司空见惯。
她漫不经心的回答:“随你吧.......”人都坐下了,还问什么。
“多谢周女郎。”范燕强撑着笑意,她岂会不知自己此举太过谄媚,可这是周氏,周氏......
斜后方的向平默默瞧着,只是轻笑一声,没有真才实学,光靠死皮赖脸有什么用。
后面的姜如初无声一叹,范芝的长姐.......她似乎有些明白,为何之前范芝一直不许她那个小妹妹提及。
这时,画课的先生终于姗姗来迟,是一位留着长长美髥的中年男子,神情漠然的拿着一幅画卷就进了门。
这位画课的先生姓胡,是一位民间请来的丹青手,当年他一手好画技曾得大儒赞誉,连宫廷也是去过的,最后被陈山长三顾茅庐,这才请到了云川书院授课。
胡先生兴致不高,既不问好,也不管斋里来了多少弟子,一进门就直接上堂课,似乎只是走个过场。
“尔等皆知,这世上名画,山水第一,竹树兰石次之.......”
斋里有许多世族女郎,琴棋书画不说都是一绝,也都是从小就有所研习,对这位民间请来的丹青手的堂课,都有些无精打采。
胡先生似乎也早已习惯,自顾自麻木的说课。
“.......人物花鸟,走兽虫鱼,妙将入神,灵则通圣。”
说着便拿出今日带来的那幅画,轻轻展开,“今日,先生我带来一幅竹石画,尔等可以赏鉴一番,说说各自见地。”
他手中那幅竹石画展开,画法简练,一片稀疏的竹林间铺设着几处怪石,画如其名,只有竹石相间。
前头几排的弟子都抬眼去看,后头的弟子也有伸着脖子去看的,至于坐最后面的姜如初,她伸出脖子也完全看不清。
前两排的弟子看了个一清二楚,不由疑惑询问道:“不知先生拿的,是哪位名家之作?”
胡先生瞥出声这人一眼,“不是名家,出自先生我自己之手。”
前头的弟子便都是恍然一笑,明白这胡先生又想听人赞他了,于是各自伸头赏了一遍。
纷纷赞道:“好画,好画......”
胡先生眼中闪过一丝自嘲之色,点点头,正欲收起画作,突然便听到后头一道女声响起:
“先生,我们后面的弟子还未瞧见。”
胡先生手上动作一顿,抬头看去,便瞧见最后头一个脸生的女郎,正一本正经的望着他。
“你想瞧?”他立马将画卷再次展开。
姜如初扬声解释道:“先生,这里隔太远,实在瞧不清......”
前头的周灵立马跟着扬声道:“先生,我也瞧不清!”
胡先生拿着画作迟疑一瞬,便轻轻提着画卷,脚下轻快的抬步往这边走来。
周灵回头看姜如初一眼,挑眉道:“你制画的技艺如何?”
周氏女自小研习琴棋书画,真要是论品画赏花,她可一向都是个中好手,在大同县的女郎里,也是有才女之称的。
姜如初认真摇头:“不会,只是想瞧瞧罢了。”丹青制画她是真不懂,正是不会这才要来学。
周灵闻言有些震惊,似乎姜如初不会制画,十分的出乎她的意料。
前头的范燕不屑回头,撇嘴道:“你都不会,能看出个什么来?”
姜如初漠然迎上她的打量,“我想看,先生也愿意。”
范燕一噎,“你们这些寒门......”
她话还未说完,一旁的向平乍然出声:“咱们寒门的不懂制画,连瞧也不能瞧了吗?”
这时,胡先生已然走到近前,听到几人在争吵,顿时沉声斥道:“肃静!”
范燕便轻蔑的看了向平一眼,嘴里无声嗤笑:破落户。
向平神情瞬间冰冷彻骨。
胡先生的视线落在姜如初的身上,方才正是这女弟子说瞧不清,此时他已将画作拿到几人近前。
便悠悠笑着问道:“此时可能瞧清了?”
姜如初正要点头细看,前头正挨着的胡先生的范燕却突然顺手接过他手中的竹石画。
微笑道:“先生,容我们前头的人先瞧瞧吧。”
胡先生不敢用力,猝不及防手中的画卷被夺过。
他顿时皱眉出声提醒:“轻些......手上轻些,这是藤白纸,经不起用力!”
范燕拿着画卷,却是递到周灵的面前,微笑道:“周女郎,素闻你才名,想必你定能有一番独到见解。”
周灵看了一眼画卷,又看向旁边神色有些紧张的胡先生。
奇怪道:“这位先生,你既知藤白纸薄脆,为何不用碧云春树纸?可久置而不泛黄。”
胡先生听这女郎开口,便知她出身定然不凡,这碧云春树纸产自河西每年只得少量,只有世家大族那些常常钻研此道的人才会舍得用这种纸。
他张了张口,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姜如初骤然开口:“周女郎,可否给在下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