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暗下决心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曾敏心中清楚,比起这位师姐,自己是不如的,但她依然不苟同与世族同流合污的行径。


    “她有才学,更有手段......”


    姜如初点点头,惊世之名,她却拱手让给吴氏,这位山长大人的手段和谋略,定然绝非等闲。


    “难怪山长大人能掌管云川书院。”


    曾夫子缓缓道:“她能掌管云川书院,除了才学之外,自然不可能光是凭着一己之力.......”


    曾夫子话头一转,说到手上这篇文章。


    “你这篇策论,还有些地方没有顾虑到实际,为师替你圆了些笔,你来瞧瞧......”


    姜如初伸头一看,发现老师一字未改,只是在她的策论旁边另外添笔,密密麻麻的小字,布满整篇。


    有些地方写了又改,改了又写,可见绝非一日之功。


    姜如初顿时眼眶有些发热。


    “你往后在那边,老师可不会忘了抽查你的功课,每个半月都必须过来一次。”曾夫子严肃叮嘱。


    姜如初明白,老师这是怕她在那边瞧见世族奢华后,被浮华遮目,从而懈怠功课。


    她用力点头,保证道:“我每隔半月都会回来一次,只要您别嫌我烦就行。”


    初见这篇农商策时,曾敏其实是忧虑大过欢喜的,弟子有才,做老师的甚是欣慰,可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大的愁绪。


    她蹉跎半生,早已明白,孤才之人是没有出路的。


    最后她在书案前整整枯坐三日,才终于下定决心,寄出一封书信.......


    曾敏扭过头去,悠悠道:


    “陈有红在农学一道上倾尽半生心血,单论此道,她算得上是良师,你不妨好好的同她学一学。”


    姜如初从临风居出来时,天色已晚。


    她眼眶红红,想到老师对她的更大的期望,她脚下的步伐就更加的坚定起来。


    “我此生注定庸碌,但你一定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曾敏的弟子,绝不是庸碌之辈。”


    姜如初定定的看向漆黑一片的前路。


    心中暗下决心,她一定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她的老师,绝不是庸碌之辈!


    姜如初回到云川书院时,桂花已将寝舍铺设好。


    云川书院但凡有秀才功名的寒门弟子,都可以和另一名秀才住独立的小院子,一人分一半。


    姜如初分到左边这一半的院子,有里外两间房,里面一间是寝卧,被隔成一明一暗,伴读书童都是住在暗间。


    外头一间还有专门的书房和茶房,用以读书以及待客。


    桂花不仅早将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将附近的路都打听得清清楚楚,甚至还给她弄来一碗汤面。


    姜如初这才恍然想起,自己今日都没有用晚饭。小小的孩子,不过十岁出头,竟这般妥帖。


    小桂花这般贴心,她甚为熨贴,便从身上数了几个大钱给她,“拿着,瞧瞧要自己想添置什么,尽管去买。”


    桂花却扭头不要,眼神中闪过一丝失落。


    姜如初了然的笑道:“急什么......你大字还不识两个,先把那本三字经都背熟了再说,读书这事,急不来。”


    这小丫头,就惦记着书院的藏书楼。


    桂花点点头,却不肯接过银钱,“我娘有给我放银钱.......”


    安母能给她几个钱,姜如初一把将银钱塞到她的怀里,“这是给你的工钱,难不成你要给我白干活?”


    “你愿意吃亏,女郎我还不愿意欺负你,你的银钱自己收着,自己花也好,存手里回去给你娘也行。”


    她又补上一句:“......以后每月都有。”


    见姜如初已去一旁吃面,桂花神情呆呆的,盯着手中被强塞的银钱,一时回不过神。


    娘亲说过,只要女郎能给口饭吃,允许她读书,她就一定要听话,要一辈子忠心,结草衔环去回报。


    可现在女郎不仅给饭吃,还给她银钱,又能读书,外头谁家对丫头能有这么好。


    她呆呆的想,自己还能再拿什么去回报呢......


    第二日一早,姜如初便早早的起床,梳洗一番,便带着桂花出门了。


    云川书院是积分制,弟子没有固定的书舍,都是每一旬出一份课程安排,上头写有近几日要讲的那些课,以及堂课的先生是谁。


    每日要去的书舍都不同,课程很多,弟子每日可自行选择,但结业考试时,十八门课程中,一定要有十门以上合格。


    姜如初在众多课程中,选择先去瞧一瞧这云川书院的算课水平如何。


    据说这里的每一位先生,最低都是举人功名往上,进士也有好几位,书院里时不时,还会请名门大儒来给弟子们讲经。


    一路走来,遇到的弟子不少,大部分都是神情陌生。


    但也有几道异样的目光落在姜如初的身上,甚至还有几名弟子,远远的瞧见她,就赶紧低头走开。


    “那就是姜如初......”


    “就是她?礼斗陆师兄和林师姐的那个?”


    “别看别看,她可凶咧......”


    “听闻好几门选课的师兄师姐们,都等着要会一会她呢,快走快走。”


    几个弟子匆忙走过,避如蛇蝎的态度,让姜如初恍然间似乎明白了什么,想来她应该已经恶名远播。


    她想,大家避开她更好,正好得个清静。


    殊不知,她接下来的日子,都再也无法清静了……


    姜如初进入应晨堂的时候,特地将桂花安排在旁边走廊的小亭子里,“在这里乖乖的,等我下学。”


    这里是专门给书童伴读们准备的地方,此时这里已经蹲着不少小书童,小桂花虽还听不懂,但这里至少能听见什么时候下学。


    姜如初刚走进应晨堂,第一感觉。


    就是安静,太过安静。


    她抬眼望去,堂内甚为宽阔,布局规整,四周有朱红柱子,中间足有四五十张书案,满满当当的排了三列。


    而此时前头的书案,早已坐得满满当当都是弟子,尤其是前头几张书案周围,围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


    选算学的大多都是儿郎,入眼瞧去,里头也就零星有两三个女郎,也都全部围在那一处。


    如此多的弟子围着那一团,神情严肃认真,莫名一片诡异的安静。


    众人屏声敛气,不知都在看什么。


    姜如初见状忍不住上前一步,隐约瞧见里头是有两人似乎在比试什么,隔得太远,看不清面容。


    她悄声问旁边一位弟子,“这位师兄,不知里头这两人,是在比什么?”


    那弟子皱眉回头,见是一张陌生面孔。


    耐着性子小声道:“一看你就是第一次选算课,他们这是在做杜先生昨日留下的算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