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无诗赋题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曾夫子今日,不设诗赋题。
她的话音落地,书舍内的众人顿时神情各异,有失落的,自然也有欣喜的,但夫子行事从来就是让人摸不准,众人似乎也早已习惯。
最意外的自然是姜如初这边的几位师姐和师兄。
邓颖眉头紧皱,表情严肃的说道:“如此看来姜师妹没有机会了......”
江海诚也是一脸紧张的说道:“等会儿的算题我要是不行,咱们可就没有机会翻身了,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谁也没有想到今日竟没有诗赋题。
邓颖沉思道:“现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靠江师弟你了,咱们现在是六分,只要你不答错,杨凡那边不可能赶超我们的。”
她嘱咐道:“所以你若有不确定的,宁肯不答,也绝对不要贸然作答。”
杨凡他们现在才两分,有唐玉在,他们不可能在算题上拿到四分,所以最坏的结果他们也不至于垫底。
众人这般一想,神色一松,便不再有方才的紧张。
这时,邓颖扭头注意到一旁的姜如初,见她情绪似乎有些低落。
她十分体贴的出声安慰道:“姜师妹你也不用难过,你的诗作得好,咱们总有用上你的那一天的。”
姜如初闻言,只是微笑着轻轻的“嗯”了一声。
其实她并无难过之色,神情也只是一片平静。姜如初不觉得自己擅长诗赋,只是几位师兄师姐先入为主,她也不想让她们失望罢了。
事实上相较于诗赋,姜如初自认为她的算术要更好一些。
而这边,曹桂茹看了旁边的江海诚一眼,见他神色还是有些紧张,便调侃道:
“江师弟,你怎的愁眉苦脸的,起初怎么没见你这么紧张?敢情尽指望着咱们姜师妹了吧。”
江海诚无奈一笑:“我是怕万一答错......唐师兄的算学有多强,你又不是不知道。”
唐玉出身商贾之家,幼时便跟着家中从商,从小便会拨算盘,十分的精通算账,算术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好。
另一边的沈梦生和唐玉听到没有诗赋题,也有几分意外之色。
但二人对视一眼,沈梦生的神色虽然有几分失落,但还算淡定,他低声道:“唐师弟,这下就靠你了。”
唐玉拍了拍他的肩膀,挑眉一笑,自信道:“看我的吧。”
没有诗赋题,最高兴的就是杨凡这边的几人。
杨凡看向自己最后拉进来的田智深,露出庆幸之色。
他一脸快意的说道:“幸好咱没选那个姜如初,谁知道今日竟然没有诗赋,这可真是歪打正着了。”
田智深是田琴的堂弟,擅长的正好是算术。
原本他们这边已有车雪负责算题,杨凡本想拉一个诗赋好一些的,但实在没有寻到合适的,便只能将就。
此时,杨凡的眼角眉梢俱是得意,他哈哈一笑道:“看来有些人不来本少爷这边,倒是帮了本少爷的大忙了。”
他故意将声音放大几分,引得众人纷纷看来,也引得邓颖和曹桂茹几人皱着眉头的几个大大的白眼。
这杨师弟向来藏不住事,瞧他得意的样子,好似算题已是他全答对了一般。
杨凡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对田智深和车雪二人嘱咐道:
“你们两个待会儿一起做算题,咱们一定要又快又准,合二人之力怎么的也不至于比不过一个人。”
他一心以为,终于到了他们这边一雪前耻的时候了!
杨凡只顾得意,没有注意到众人都是一副看傻子的模样,神情怪异的看着他。
唐玉看向身旁的沈梦生,一脸好笑的说道:
“这杨凡怎得还是这般爱显摆,生怕旁人不知道他蠢似的,这做算题又不是去码头搬货,要垒人力。”
算术一道最是简单明了,只有一个答案。若是答不出,便人再多也是无用。
沈梦生无奈的笑了笑:“杨师弟一向如此喜形于色,你又不是不知道。”
众人的议论声此起彼伏,曾夫子一声清咳,书舍内顿时恢复安静。
接着,第一道算题便公布出来:九百九十文钱,及时梨果买一千,一十一文梨九个,七枚果子四文钱。
问:多少价几何?
堂课上顿时安静得落针可闻,众师兄师姐们皱眉苦思,一时只听得众人开始翻书以及研墨的声音。
杨凡神情急切的催促道:“你们两个赶紧的,一个算梨一个算果,咱们一定要拿到这一分!”
旁边正准备提笔的田智深闻言,神色难言的看了他一眼,最后他还是什么都没有说,自顾自的开始默算。
江海诚也在曹桂茹和邓颖几人期待的目光下,开始神情焦急的默算。
旁边的几人也没有闲着,研墨的研墨,翻书的翻书,连一边旁观的贺知书也来了兴致,口中默念着跟着一起算。
而姜如初几乎是在看到题目的第一瞬间,她便想起了《四元玉鉴》,此题便是出自其中。
她外祖父十分喜欢研读算学,姜如初从幼时能识字起,便被要求看算学书,在她外祖父那里,她便早已将《九章算术》《海岛》《五曹》等书烂熟于心。
后来去到霍家,霍衍舟第一次正眼瞧她,便是发现她在算学一道上的天赋。
此后,她在霍家便读到了《周髀》《缀术》和《缉古》等更为深奥的书籍,不过她只善于纸上谈兵,也未曾经过考试,只是自得其乐罢了。
曾夫子出的这道算题不难,此题的题意是:用九百九十九文钱买得梨和果一共一千个,梨十一文钱买九个,果四文钱买七个,问买梨和果各几个?各付多少钱?
若按照那杨师兄所说,一人算果一人算梨的话,此题怕是永远也解不出了。
几乎是在姜如初在心中算出答案的那一瞬间,堂上便响起了唐玉的声音:
“回夫子,弟子已算出答案。”
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唐玉没有任何犹豫的说出自己的答案:“买梨共六百五十七个,买果共三百四十三个,而买梨需付八百零三文,买果需付一百九十六文。”
同姜如初心中的答案,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