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雕虫小技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飞云楼里,说文会上,连着两日热闹非凡。
书画、歌赋、诗词、文章辩论......附近几个县有名的文人才子齐聚,飞云楼座无虚席,人满为患,喧闹喝彩声从早到晚,从未停歇。
便是隔着几条街,都能听到飞云楼中此起彼伏的捧场声,引得大同县的百姓纷纷伸着脖子好奇探看。
“今年的说文会甚是热闹,瞧这喝彩声,定是有人写出了好文章。”
飞云楼前,一个路过的商人忍不住感叹道,他的身边还跟着几个小厮,也都纷纷探着脖子往酒楼里面看。
酒楼前的人群里,有一个年岁较大的老者回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说道:“这位郎君一看就不是本县人吧......”
那商人不解道:“老人家,何出此言?”
老者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飞云楼,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连贺老都不来的说文会,能好到哪儿去......比起以前,差远喽!”
这商人走南闯北,连盛京都去过好几次,也算是见过几分世面的,但听到这老者提到什么贺老,他还是一脸疑惑的问道:
“老人家,不知此话何解?这位贺老是谁,怎的从未听说过。”
老者在飞云楼前看了两日,正是无聊透顶的时候,见有人搭话,也忍不住继续说道:
“贺老都瞧不上的说文会,哪儿还能出得了好文章,都是些平庸之辈而已......”
“......你这外乡人,没听过贺老倒也不奇怪,但老夫若说守楼人,想必你就知道了。”
那商人眼睛瞬间瞪大,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道:
“守楼人?莫非是十几年前,冯氏书楼的那最后一名守楼人?”
......
连着两日都找不到自己想找的人,周长济在飞云楼内听着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眉眼早已都是不耐之色。
偏偏这时刘英还一脸兴奋的进屋来说道:
“周师兄,你快去看看,那杨凡竟然能双手成书,一气呵成写了一首词出来,竟没有半个错字,当真是厉害!”
周长济坐在屋内喝茶,对楼下的热闹没有半分兴致,听到刘英说双手成书,语气毫无起伏的淡淡道:
“雕虫小技。”
他从小跟随书法大家习字,七岁便可以双手成书,甚至他还能两只手分别写出不一样的字体,这样的技法在他的眼中,确实也只能说平平无奇。
刘英兴奋的表情不减,他故意语气神秘的说道:“周师兄你自然和我等凡人不同,只是那杨凡不止于此,还有更厉害的。”
见周长济依然没有任何反应,刘英故意夸大几分说道:
“那刘凡不止双手成书,他还是蒙着双眼写的,且通篇下来无一错漏!”
周长济这才抬起头看过来,眼神中多了几分探究,终于问道:“这杨凡是何方人士,怎么之前从未听闻过。”
刘英见终于勾起了他的好奇心,得意一笑,却卖起了关子:“就是咱们大同县的,周师兄不妨猜猜看。”
大同县中,但凡有几分出众的郎君,周长济都了然于心,但他还从未听过这号人物。
在周长济压迫的视线下,刘英尴尬一笑,这才说道:
“郎君还记得咱们隔壁的寻希书院吗?这杨凡就是那静雅舍的,也算有几分才气,这次是排名前十,所以受邀来了这说文会。”
见周长济还是一副想不起来的模样,刘英烦恼的抓了抓发髻,提醒了一句:
“就是那个总是自称是杨氏旁支的.....”
然后嘟囔道:“周师兄你说他真的是杨氏的吗?那家伙说不得就是吹嘘,往自己脸上贴金呢。”
周长济这才想起,寻希书院确实有这一号人物。
吴杨崔萧,周成袁赵。周氏好歹是二流士族之首,与吴杨氏这些一流士族自然也是多有往来,周长济更是不知去过多少次杨氏的宴席。
周长济虽然无数次见过杨氏的儿郎们,但大家族何其庞大,主支的人都多到难以细数,旁支就更是多到无法想象。
他眉头微皱,漠不关心的说道:“旁人的事,与我何干。”
但经刘英这一提醒,周长济也确实想起这个杨凡来,似乎是有几分才气,但这人跟他同书舍的双星子比起来,就明显逊色不少。
“那沈梦生和唐玉,这一次可有来这说文会?”周长济突然多了几分认真的询问道。
“这是自然。”
刘英一脸理所应当的说道:“那沈梦生和唐玉向来都是寻希书院的头名和次名,他们二人可是次次都来了这说文会的。”
周长济漠然的表情微动。
他以前从不在意这些文会,自然也不知道这些事。
“他二人次次都来,都比了些什么?”
一听那寻希书院的双星子也在这说文会上,周长济对这说文会,突然就来了几分兴致。
作为寻希书院的头名和次名,沈梦生和唐玉自然是不能缺席这说文会,换句话说,他们就是寻希书院的脸面,为了书院他们也不得不来。
而寻希书院的前十名,实际上也都是静雅舍的众人,都是同门同窗,几人自然也都是坐在一处的。
杨凡刚刚露了一手,惊了在座的众人一把,正是春风得意之时。
邓颖师姐望着刚刚落座的杨凡,忍不住笑着调侃道:
“杨师弟,你何时竟藏着这一手,连咱们这些同窗都瞒得严严实实的,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练出来的吧?”
另一位排名第七的江师兄故意揶揄道:“人家杨师弟就等着在说文会上露着一手,惊掉咱们的下巴呢,提前让你知道了,那岂不就没有意思了。”
众人同窗几年,自然对杨凡那爱出风头的脾性有几分了解。
杨凡对自己刚才技惊四座的效果非常满意,想到今日之后“杨凡”这个名字定然传遍整个大同县,乃至更远,他正是得意时,自然懒得计较这几句揶揄。
“这只是师弟我不值一提的一个小爱好罢了,若不是这次说文会,我都快想不起来这回事了。”
只是杨凡那一脸骄傲的得意模样,可和他所言完全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