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贺家祖父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她下意识的便抬头:“你怎么知道?”
贺知书闻言,立即便确信谣言不假,他表情怪异的将姜如初上下打量了一遍,皱着眉头便数落道:
“你有啥缺的不来找我,去找那九方家的做甚?更何况他还是隔壁书院的人。”
“你以为九方氏的银钱好挣么,等祸患临头的时候你才知道这钱得拿命去填,那九方淮序身份尊贵,出了什么事第一个就拿你们这些跟班去顶上。”
这人今日这一脸严肃说教的模样,她还是头一回见。
姜如初刚坐下还没喘一口气,就被一通数落,顿时有些哭笑不得的问道:“你从哪儿打听到我去给九方淮序做跟班去了?”
“整个书院都传开了,咱们书舍里出了一个投奔隔壁书院的,我一下午便听了一耳朵,何须去打听。”
贺知书十分难得板着脸说道:“你知道书院里同窗们都是怎么说你的吗?”
说是人人唾弃也不为过,那些难听的话,他都不知道她听到了该作何自处。
尤其是静雅舍的车雪、蒋慧几人,本来与她就有些不对付,如今更是到处去宣扬她谄媚权贵的事,搞得整个书院里都传遍了。
姜如初随意一笑,那些人会如何说她也能猜到,但说得再难听,也总比不过她和她母亲下个月的伙食费重要。
“我并未给九方淮序做跟班,人家根本连见都没见我,又怎么会瞧得上我。”
她毫不在意的说道,想着贺知书也算是真心替她着想,便简单的解释了一下来龙去脉。
听姜如初说完,贺知书这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倒是一个通透的:“原来如此,拿点银钱也总比去做跟班好,免得后面这九方淮序的麻烦事一堆。”
姜如初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道:“你从来不是最不关心别人的议论和看法的吗?今日这般在意做什么?”
贺知书终于恢复了平时懒散的模样,松了一口气说道:
“那说我和说你自然是不同的......那九方淮序若是再派人来,你便来找我,他九方家在云川书院一手遮天便罢了,竟还想把手伸到咱们书院来不成。”
“年纪不大,口气倒不小。”
姜如初手上快速的将黑子和白子分开装好,抓了几颗棋子让贺知书猜先。
她正色道:“有何不同,反正我也皮厚。九方家毕竟是爵位在身,咱们何必硬碰硬?左右他找我也没有什么大事,免得平白给你家中惹祸。”
贺知书执白后行,望着她落子之处说道:“那你就别担心了,我祖父可不怕那九方家。”
姜如初听到他这句话,突然抬头,有些惊讶的问道:“你祖父是何许人也?竟连九方氏也不惧?”
贺知书却突然看着对面的人沉思起来。
两人自从相识以来,他莫名就觉得和姜如初共处十分的轻松,她虽然勤勉用功,但从来也未曾瞧不上他的懒散,两人相处倒是莫名愉快。
书院里若是能让他称得上一句好友的,怕也非她莫属。
贺知书想了想突然有些扭捏的说道:“这月的田假,我邀你去我家做客,如何?”
少年郎脸皮薄,约莫是第一次邀请好友做客,说完话后连耳朵都是红红的。
姜如初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对面的贺知书立马眉毛一竖:“怎么的?我第一次请你上门做客,你竟还不情愿?”
姜如初立马放下手中的棋子解释道:“怎会,去你家做客我自然是乐意的。”
贺知书眉头微微一松,还是有些不满的盯着她:“那你为何犹豫?”
突然想到什么,他恍然道:“莫非你还想着去参加那个说文会?”也就只有那个劳什子说文会,才能让她这么念着了。
姜如初被说中心事,坦然道:“我自然是想去见识一下的,只不过我排名太次,也没有邀请贴,估计是去不成了。”
“不过正好去你家做客,倒也不必牵挂了。”
见对面的人一脸遗憾的模样,贺知书用白皙的手指敲了敲膝盖,念叨道:“又不是进宫赴宴,哪有那么多规矩。”
“我祖父年年受邀,都懒得理会。”贺知书无奈的看了姜如初一眼。
“若你真的这么想去,到时候我把我祖父的帖子给你,让你去瞅瞅,保管你看到那些拿腔作势的人后,再也不想去第二次。”
姜如初闻言顿时抬头,惊讶道:“你祖父到底是何许人也,竟能年年受邀?”
说文会是一年一度的文人聚会,能受邀的学子,无一不是读书人中名列前茅的佼佼者,众人以文会友,各显才智,除了互补不足以外,也是一个扬名的好机会。
说文会除了邀请一些世族名流之外,还会邀请一些当地有名的学者坐镇。
贺知书皱着眉头研究棋局,随意的说道:“我祖父不过教过几位学生,勉强还算有几分薄面。”
若是让那些豪掷千金都难得贺老一篇文章的人听到这句话,定要惊得瞠目结舌。
“你祖父竟是一位先生?”
姜如初颇为意外:“能为人师者,定是学富五车,怎的你却生得一点都不爱读书?”
她想过贺知书可能是家道中落,但却完全没有想过,他竟还是出身书香门第。
贺知书趁着姜如初走神,吃掉了她一片棋子,勾起嘴角说道:“何人规定祖父教书,孙子就一定要爱读书的?”
“你祖父定然以你为耻。”
姜如初赶紧认真落子,跟这家伙下棋,稍不留神就是一片颓势。
贺知书眼看要赢了,笑得眼儿眯起道:“那你可就猜错了,我祖父最疼爱的就是我这个孙子了。”
......
云川书院里,傍晚的天色已有几分昏暗。
一间布局清雅的寝舍内,药炉香烬。
周长济仍然端坐在书案前,皱着眉头苦读,他甚至忘乎所以到连蜡烛都忘了点。
门口的刘英徘徊了半天,还是不敢贸然的进来打扰这位周大公子。
直到天色彻底暗下来,周长济看着书上的字开始有些费劲。
他起身去打算找蜡烛点上,这才看到门口那个探头探脑的身影。
“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