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高低
作品:《盛京第一女状元,是榜眼下堂妻?》 那边的三人潇洒离去,这边的云川书院可就炸锅了。
“哎,你去看门口那石碑了吗?那八个大字,当真是......啧啧啧。”
云川书院里,一位十分八卦的男弟子正一脸兴味的讲述着书院门口发生的事情,另一位男弟子闻言顿时放下自己手中的书本,神情复杂的接口道:
“我怎的不知?在下当时就在门口,你是没看到那小女郎是如何的胆大包天,不过她那气势也挺足,不知道哪个家族出来的......”
有女弟子一脸不屑的说道:“我没看到,但我听女助说了,那小女郎是来入学的,结果被拒之门外,就恼羞成怒的拿咱们书院的石碑撒气。”
“被书院拒之门外,行事也是这般的不计后果,想必不是什么厉害的家族出身。”另一名女弟子凑上来有理有据的分析道。
这时,那位碰巧在书院门口的男弟子却突然说了一句:
“但那小女郎那几个字,倒是笔墨精熟,一看就知道是下过苦功的。”
另一位长得十分黑的女弟子闻言,不悦的斥责道:“别人都打了自家书院的脸了,你们还好意思在这里看热闹,云川书院真是以你们为耻。”
众人顿时哑口无言,表情讪讪的闭了嘴。
然而书舍里,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少年郎,却突然抬起头,看了过来。
少年郎的面容俊朗,鼻梁挺拔,双唇紧抿成一条线,漆黑一片的眼眸里面透露着冷漠,他手中执着的毛笔纹丝未动,只是扭头面无表情的看向这边。
周长济冷漠的视线落在刚才说自己在现场的那个男弟子身上,语气有些生硬的,突然问道:
“她的字有多好,与我相比如何?”
众人似乎没想到这平时从不跟他们搭话的周公子会突然发问,个个傻愣着,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那个被他盯着的男弟子左看看右看看,这才不敢置信的确定他是在问自己。
南壁如今的名门士族也有高低之分,其中,一流当属吴杨崔萧,二流当属周成袁赵,三流便是那些有一定名望手中也有一点小实权的世族。三流之下的世族,便不计其数。
周氏家族,居于二流之首,除却王孙贵族和勋爵人家,一流之下,没有家族不想和他们攀上关系的。
确认周长济是在跟他们说话之后,那个肤色比较黑的女弟子当即面色隐隐激动,抢先开口道:
“周师兄,你的文采和笔墨向来无人能及,那个不知道哪里来的女郎怎么配和你相提并论!”
这女弟子说的话虽然讨好之意明显,但周长济长期位于他们云川书院的风云榜榜首,他的才学自然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他的书法师从名门,山长都曾夸过他的字有大家之风。
说他不行,岂不是在说整个云川书院的弟子都不行。
旁边其他几位弟子虽然气恼被人抢先一步,但也纷纷附和点头,“确实,周师兄的字,岂是一般人可以相提并论的。”
然而那个唯一在书院门口目睹一切的男弟子却是一个实心眼的,见大家都在奉承周长济,他一脸迟疑,有些犹犹豫豫的说了一句:
“其实,那小女郎的字也不差......”
这话一出,让书舍里其他的弟子顿时安静如鸡。
周长济的眉头一动,也不再面无表情,目光紧紧的锁住说话的男弟子,“你是说,那女郎的字比我也不差是吗?”
那男弟子闻言还当真低头认真的想了想,这才目露艰难的继续说道:
“......在下也很难评,要不周师兄你亲自去看一看?”
能让这男弟子为难成这样,周长济当即沉默了一瞬,向来平静无波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认真,接着他毫不犹豫的从书案前站了起来,向书舍外走去。
看这模样,倒还真的准备去看看。
书舍里的其他弟子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始料未及。
“周师兄这是当真了?”
“你们又不是不知道,除了这些,还有什么能引起周师兄的注意。”
“可那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女郎,连书院的大门都没资格进,也配被周师兄放进眼里?”
那肤色比较黑的女弟子扭头对那刚才说实话的男弟子斥责道:“刘师弟,你倒是会胡说八道,要是让周师兄白跑一趟,得罪了周氏,看你家不把你逐出家门去。”
那姓刘的弟子苦着脸摸了摸自己的脸,气恼的说道:“可我是真的分辨不出谁的更好嘛......在下说实话也有错吗......”
这下倒让大家都好奇了起来,难道那小女郎的字,当真能和周长济的相提并论?
一行人互相看了看,当机立断,也迅速的紧跟在周长济之后,迫不及待的想去亲眼看一看。
而此时的云川书院大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的弟子。
大家都是听了八卦之后,前来围观石碑上那八个大字的,毕竟这可是书院建立以来,第一位敢在这石碑上胡作非为的人。再加上书院里的日子乏味,但凡发生一点有意思的事情,这些弟子们便个个都迫不及待的凑上去看热闹。
云川难云,书院不书。
这八个大字实在嘲讽意味十足,听说还是那小女郎咬破舌尖写下的,围观的弟子都是来看热闹,倒还真的一时半会儿不知道把这几个字怎么办。
“那小女郎还挺血性......”有弟子想到她咬破舌尖的那一幕,有些龇牙咧嘴的说道。
围观的弟子中,有人也咂了咂嘴感慨道:“可不是,这是行草吧......看这凌厉的笔锋,便能想得到那小女郎当时的气性肯定不小。”
周长济此时已经在人群中盯着那几个大字看了好一会儿。
这确实是行草,他自己用的是行楷,自然一眼就认出了这样的字体。当初他便想练这行草,只是父亲说这样的字体太过不羁,显得人轻浮,他便作罢。
只是如今他眼前的这种行草,却没有半分轻浮之意,反而有种苍劲之美,竟能让人感受到行笔之人当时的愤慨......
第一眼看到那八个大字的时候,周长济便一直沉默到现在。
初初一看,大家原是不相信这么遒劲的字会是一个女郎写的,毕竟女郎大多手臂无力,字迹也多是秀气内敛的风格。但听着身旁有目睹全程的弟子说的话,众人也不得不相信,这确实是一个女郎的字迹。
旁边几个跟着周长济一起出来的同窗们,也在看到那几个大字后,一个个哑口无言。
那肤色较黑的女弟子,名叫范燕,是大同县本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家族出身。范氏向来以书香门第自居,族中出过几位进士,便是如今也还有人在各地做官。
范氏一族的女郎大多都是清高自傲,但在面对周长济这样的世家大族的公子哥儿时,一向自傲的范燕也忍不住想要奉承讨好,他们这样的九流小家族若是能跟周氏拉近关系,从中得到的好处简直难以预估。
范燕看到周长济一直盯着那几个字,半天一言不发,便忍不住壮着胆子凑上前,十分善解人意的说道:
“周师兄,书法向来没有高低之分,你的字在我们这些师弟师妹们眼里就是最好的,这小女郎也不过是哗众取宠,就是拍马也不及你半分!”
周长济闻言,看都没有看她一眼,表情却冷了下去。
旁边的弟子们还不知道范燕这马屁拍到了马蹄上,纷纷出言附和:“对,听说这女郎只是乡野出身,她写的字又怎配和周师兄相提并论。”
周长济的表情已经是冷若寒霜。
就在这时,旁边的人群中却突然走出来一个老头,一边捋着胡子,一边眯着眼睛盯着那石碑上的字看。
众弟子见是他,当即低头拱手作礼:“陈夫子好。”
陈夫子低低的“嗯”了一声以示回应,慢悠悠的走上前去,待他眯着眼睛看清楚那石碑上写的是什么之后,却突然哈哈一笑。
陈夫子笑完便摇了摇头,扭头离开了,只留下两个字:“好字。”
陈夫子是谁?这位夫子虽然没有写出过什么名篇,在书院里也说不上什么话,但偏偏很不巧的是,他是一位专教书法的老夫子,在书院已经呆了近四十年。
凭着一手出众的章草,这位老夫子在云川书院之外也是小有名气。
陈夫子都说是好字,这下谁敢再质疑那石碑上的字?刚刚还在出言奉承的范燕,此时脸上已经是青一阵红一阵,她只感觉自己的脸现在正火辣辣的疼。
周长济这时缓缓回过头来,俊脸紧绷,漠然的眼神落在旁边这女弟子的身上。
他突然冷冷的出声道:“既然你说书法无高低,那为何又将我的字算作最好,还是说,字好不好,原来是凭出身决定的?”
说完,周长济便看也不看众人一眼,双唇紧抿,面无表情的扭头便进了书院。
只留下原地一堆一脸尴尬的弟子,大家都只是随口拍个马屁,谁知竟拍错了地方。
而范燕更是满脸涨红,直觉无地自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