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诱饵
作品:《杀敌就变强,我一路无敌》 第二百三十一章 诱饵
看着庞荣离去的背影,齐修平淡然负手而立。
“偌大的朝廷,可别让我失望啊。”
“让我瞧一瞧朝廷的底蕴,到底有多深厚。”
说完,齐修平转身离去。
而与此同时,嗜杀剑齐修平于盛安道深山之中突破的消息,也飞快传扬开来。
他现在可是江湖的中心焦点,一举一动都会引来有心人的关注。
一听说齐修平又再次突破,江湖上顿时一阵惊愕。
这家伙突破,难道就没有瓶颈么?
而在江湖中人震惊不已的时候,庞荣也跟他的人汇合。
见面之后,他立刻肃然下令。
“立刻将齐修平在盛安道突破的消息送回京城!”
“告诉官家,齐修平已经突破九品七重劫!”
手下人悚然一惊,连忙称是离去。
等信使离开,庞荣的亲卫蹙眉走到他身边。
“统制,齐修平的实力进步如此之快,那我们还要按照朝廷之令做事么?”
“万一引来齐修平,那以他的实力,恐怕能让我们全军覆没吧?”
“我们倒还好,命不值钱,但统制你可不能死啊。”
“尤其是你还刚见过齐修平,若是再与他为敌,后果不妙呀。”
庞荣叹了一口气,亲卫的话中之意思,他又如何不知?
以齐修平突破后的实力,别说他这个麒麟卫统制了,放眼整个大盛朝廷,能与他匹敌的人也不多。
若不是官家下了令,他此刻早就离开了,哪还会在此硬撑?
可事到如今,在大盛朝廷和齐修平的争端之中,他这等高手,也开始身不由己。
庞荣不想介入其中,若是能明哲保身,对他而言也是最佳的结果了。
“此话休要再提。”
庞荣暗叹一声:“我身负皇命,岂能三心二意,且看后事如何发展。”
“若是朝廷需要我,我也只能提头上阵。”
“如今就先继续官家交给我们的任务,发现异状不要贸然行动,等我吩咐。”
亲卫看出庞荣的无奈,只能点点头。
“遵命。”
以往这亲卫还从未见过统制如此心绪不宁的样子,以统制的实力,也难以在这波橘云诡中保持自定么?
连统制都是如此,更遑论他们这等下人了。
想到这,亲卫心情沉重,离开堂屋去做事。
等他离开后,庞荣脸上再也忍不住,露出一丝疲惫之色。
齐修平突破的消息传的太快了,甚至比他还要快上一步,若是传入官家耳中,他会不会因此而猜疑?
是谁动作这么快,就这么把消息传出去了?
莫非……是那明德道长?
他想干嘛?
庞荣一脸愁容的时候,另一边,齐修平已经离开了盛安道。
缩地成寸,一步千里,天堑变通途。
绣衣门在朔方道,朝廷想要施压,也难以施展。
而在大盛腹地,能跟齐修平扯上关系的,还有百晓生。
若是朝廷欲对他动手,解决百晓生这个消息灵通之人,封闭齐修平耳目,必定会被提上日程。
既然如此,不如去瞧一瞧,正好见一见那传闻中神神秘秘的百晓生。
……
泰宁县,客来酒楼。
百晓生端坐在酒楼雅间之中,俯视着窗外的街市,神色凝重不已。
本来以百晓生的地位,哪怕朝廷知道他与绣衣门关系匪浅,也不愿徒惹祸端。
毕竟百晓生手中的消息放出去,必定会引起江湖和朝堂的震荡,双方一直保持着这种默契,井水不犯河水。
可现在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
江玉书站在百晓生身旁,眉头蹙起。
“师父,果然如你所料,师兄他们试图离开,立刻就被官府的人堵回来了。”
“他们态度还很强硬,甚至差点对师兄他们动手。”
“朝廷真的要对我们下手了!”
百晓生摇摇头:“那倒也未必。”
“现在局势动荡,情况不明,朝廷也在观望,不到万不得,那位官家也不想对我们大动干戈。”
“不过我着实没想到,那位官家竟然会被齐修平刺激到这种地步,竟然把矛头对准了我们。”
“看来齐修平覆灭青霞寺,给他带来的冲击着实不小,现在对我们围而不攻,恐怕就是想让我们做饵,试着把齐修平引出来。”
江玉书忍不住笑了声:“那他们的算盘可就打错了。”
“若齐修平知道我们的状况,哪怕知道这里是个陷阱,也必然会只身前来。”
“只不过那些朝廷的人以为他是自投罗网,却不知他是一条鲨鱼,足以将所有朝廷的网撕成粉碎。”
“他们为何就不明白,齐修平能覆灭青霞寺,也能让他们全军覆没。”
百晓生笑了笑。
“不自己面对一下,难免有些侥幸心理。”
“他们想来就来吧,朝廷总要吃一次大亏,才能明白有些人不是朝廷两个字可以镇压的。”
江玉书点点头,深色间带着一丝感慨。
当初得知齐修平只身前往青霞山时,他还觉得齐修平是去送死。
可结果却是让他大跌眼镜,青霞寺、万机和尚都灭于齐修平之手。
那可是当世最强的人之一,当世最强的门派之一啊!
现在就看朝廷如何在齐修平面前,撞一个头破血流了。
……
而与此同时,皇城之中,当今官家与通幽和尚在书房相对而坐。
通幽和尚捧着热茶细品一口,不由赞叹。
“好茶!”
“官家能有闲心叫我来品茶,想必是认为那齐修平必死无疑了吧?”
“没想到官家手里还有那等能人,竟然让官家如此自信。”
“只是不知是何方神圣,官家可否给我解解惑?”
官家放下茶杯,旁边太监立刻斟茶。
“这个与你无关,你的心思,还是放在这里吧。”
“皇城已经布置完,就等顾命玄回来,便可一决胜负。”
“到时你可要拼尽全力,不然我可就要生气了。”
通幽和尚抱拳一笑。
“谨遵官家圣谕。”
一时间,朝堂和江湖之中,充斥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感。
江湖人们四处打听齐修平的动向,世家大族却紧盯朝堂皇城,他们有种预感,皇城之中必然要发生大事。
介时牵一发而动全身,没能在这场风波中独善其身。
而就在局势波橘云诡之时,泰宁县外,几个高手亲身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