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第三罗马之梦

作品:《枪炮,少女与钢铁

    第204章  |第三罗马之梦


    为了炫耀武功,伊凡罗斯官方通讯社甚至还组织团队做足了准备,架设了大型天线,进行这个年代并不容易的环球无线电广播。


    “……我们彻底击败了看似强大的敌人,过往的耻辱不复存在,我们为祖国母亲带去了无上的荣耀,伊凡罗斯帝國軍隊有能力碾碎一切与之作对的敌人!”


    记者和摄影师们两眼放光,亢奋的描绘着阅兵式现场的情况,将骄傲、荣耀、喜悦、耻辱、沮丧、落魄的场面定格在胶片上。


    气势昂扬的战士们穿越勃兰登堡门!


    维罗妮卡微微昂起下巴,蓝眸之中倒映着中午的光芒。


    她平静地注目着眼前这一切,右手拳头却攥得紧紧的,胸中豪情与骄傲溢于言表。


    从少女时代扎根于心的夙愿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贪婪与骄傲的种子。


    复仇的力量和胜利的渴望缔造了无上荣光……忽然,维罗妮卡打了个寒颤,还是想到了那件不太好的事。


    激动之情顿时被冲淡了许多。


    阅兵式结束之后,她向尤登尼奇上将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做好再次进攻匈尔瑞的准备?我们必须让他们领教顽固抵抗的代价。”


    “女皇陛下,随时可以,我已下令从布列斯特方面军抽调一个坦克师、两个坦克旅、两个步兵军、五个国民射击兵旅组成新的战役兵团,用于进攻匈尔瑞。”


    “这次会遇到困难吗?”


    “匈尔瑞军队实际上已经丧失了与我军野战的能力,我们很容易就能重新推进到布达珀斯,并在短时间内占领它,图哈契弗斯基之前已经大大削弱了匈尔瑞军队,我们不会遇到困难。”


    尤登尼奇上将对图哈契弗斯基谈不上厌恶,只是有点排斥。


    上将认为客观来说图哈契弗斯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维罗妮卡迁怒于图哈契弗斯基,将之迫害至死,实在有些不妥。


    图哈契弗斯基的集团军总共也就二十几万人,还只是二流部队,仆从军罗曼尼亚军队又难堪大用。那种境况下强攻一座大都市真的不简单,即使那么艰难,图哈契弗斯基最后也几乎获胜了,最多再有一天时间即可大功告成。


    谁能想到精锐的玛丽安娜远征军居然星夜兼程赶来参战呢?


    只能说契丹人的面子真的太大了,玛丽安娜人那么消极和懦弱,只想关起门来过日子,竟然会被‘劝说’到千里驰援,这谁能料到?


    希望维罗妮卡不要骄纵妄为,疯狂的君主会给国家带去毁灭,上帝保佑伊凡罗斯!


    尤登尼奇上将在心中默叹。


    伊凡罗斯帝国和联合王国之间的博弈还在继续,后者要求前者立刻暂缓对玛丽安娜共和国的战争,开始和谈。


    如果拒绝,那么联合王国以及众多邦国将立即实施贸易禁运,并且冻结伊凡罗斯帝国的一切财产。


    战争进行到这个份上,大部分伊凡罗斯上层已经被辉煌的胜利激励得欣喜若狂。


    三百多万大军集结在莱茵河畔,士气超乎寻常的高昂,缴获的大批装备可谓丰富无比,让许多步兵师都获得了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两三百辆卡车。


    四个月就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瓦尔兰德人,那么躲藏在马奇诺防线后面的玛丽安娜让又有什么可怕的!


    东方有句古谚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这个道理的实质是世界共通的,伊凡罗斯上层对此深信不疑,仅有少数保守派反对。


    要不要再加把劲?无视不列颠人的警告继续进攻?


    摆在维罗妮卡面前的选择相当诱人——己方的胜算似乎不小,军队上下士气高涨,将领们信心十足。


    一旦成功,伊凡罗斯将成为雄踞欧陆的超级霸主,创下千百年来即使连拿破仑都未曾达成的壮举,而她自己作为这一切的缔造者,不朽的美名必会永载史册。


    伊凡罗斯数百年来的第三罗马之梦萦绕在维罗妮卡的心头,一统欧陆,再光复君士坦丁堡!


    “严肃的说,玛丽安娜人的兵力有限,如果佛郎机人愿意与我们站在同一条战线,在比利牛斯山脉牵制一部分(玛丽安娜军队),战争会更加容易,女皇陛下。”尤登尼奇上将这一次是口头强调远交近攻的重要性。


    维罗妮卡当然知道。


    可问题是佛郎机上层不傻,本身佛郎机近代以来就逐渐沦为三流列强,工业水平不值一提,而且前两年刚经历过内战,百废待兴。


    就这样的条件人家愿意跟你一起挽起袖子下场打架?


    目前意塔利是积极主动的,集结了数十万军队在东南方向与玛丽安娜军队作战,不过一点便宜没占到。


    维罗妮卡对意塔利军队的战斗力持怀疑态度,她只能宽慰自己至少意塔利牵制了十几个师的玛丽安娜军队。


    意塔利牵制了这么多,如果佛郎机也牵制一些,那么己方正面强攻的胜算就更大了。


    必须想办法让佛郎机方面更有‘上进心’一些,先威胁,再开出更诱人的价码。她这么想着。


    这时,尤登尼奇上将又问:“您最近有考虑过对波西米亚的策略吗?从军事上来说进攻有些麻烦。”


    面露轻蔑的维罗妮卡不屑道:“但是很可惜,他们的文官政府一如既往的怯懦,上将先生,我有把握让他们‘望风而降’,你不用担心流血牺牲。”


    波西米亚共和国境内多山,地形易于防守,而且坐拥世界闻名的两大军火商,一百多万波西米亚军队武器精良,而且自古以来这里就属于是武德比较充沛的地方,战斗力不容小觑。


    问题是波西米亚政府不够强硬,早在十年前就曾经退让过。


    当时伊凡罗斯和匈尔瑞并不接壤,中间隔着一段喀尔巴阡山脉(波西米亚在欧战后获得领土),然而迫于伊凡罗斯的威逼利诱,波西米亚政府同意将那儿割让给伊凡罗斯。


    如今,尽管波西米亚一直与匈尔瑞并肩作战,可是始终下不定决心抵抗到底,眼看瓦尔兰德战败,投降派一时间风头大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