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一心
作品:《古通今:农女翻身成首富》 “钟老、税老,当着你们的面,咱们把这卖身契毁了!这是一份新的用工合同,你们先看,若是没意见我,咱们就签下。”
新的用工合同一年一签,里面的条约也很正常,甲方乙方的权利和责任都写的清清楚楚。
但吃过一次亏的两个小老头并没有立刻签下,两人推迟到明日在签,今天他们偷偷把合同发给律师,让律师务必把里面的弯弯绕绕都挖出来,再不能落入坑中。
他们推迟签约的想法陈双燕都能理解,因此并没有催促。
“这一车都是你采购来的药材?”在他们讨论合同时,货车司机已经帮着把药材都卸下来了,摆在中医馆门口堆成了小山。
“对!钟老、税老,快过来掌掌眼,瞧瞧这批药材成色!”话音未落,双燕已抄起起子利落地撬开木箱。随着箱盖掀起,数十根色泽乌润的山参赫然入目,在日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不夸张的说,在陈双燕打开箱子的一瞬间,一股浓烈的草药香扑面而来,箱子里的药材好像闪着金光,钟老眼珠泛起亮光,他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好东西!这山参芦头细长,芦碗紧密,入药定能固本培元,药到病除!”
税老早已迫不及待地拈起一株山参,凑到鼻尖深吸,醇厚的药香直冲脑门,那股野性十足的气息,令人格外着迷,“多少年没见过这般霸道的野山参了!”
跟这批货相比,中医馆内还未用完的药材简直如同鸡肋,税老当即决定,“小老板,医馆里之前的药材我都收了,多少钱你算一下。”
“你要那些药材做什么?”之前的药材,品质不太行,税老收它们完全是亏本买卖。
“说实话,那些药材药效不足,之前受你父亲蒙骗签了协议,不得不用,现在有了选择,我不愿意让病人再吃这种药材,我自掏腰包把它包圆了,小老板,你也没啥损失,快,算一下多少钱?”税老声音洪亮坦诚道。
“真巧,咱们想到一起去了。”陈双燕笑道,“之前那些药材我也看不上,但是它们也不是完全没有药效,我是这么打算的,税老,您别说包圆这些,咱们就在医馆门口的位置支个牌子,那些支付不起药费的病人,她们若是不嫌弃,就把这些药材拿去喝,待药材用完,咱们也可以设立一个助愈金,至于如何设立咱们到时候可以再讨论。”
“你不觉得亏本了?”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小老板表现的太豁达了,与陈家老头太不一样了,难道这是歹竹出好笋?
“我相信两位不会让我亏本的。”陈双燕自信一笑,看起来有些傻气。
但却让两位小老头仿佛看到了自家孙女。
税老率先表态,“那咱们以后好好干!救死扶伤,治疗更多的病人,让陈氏中医馆发扬光大!”
钟老紧跟其后,“小老板不负我们,我们定当不负小老板!”
“嗯嗯!咱们一条心,好好干!”表完态后,三人便开始整理药材,把药材一一放好。
与昨天的氛围完全不一样,今日说说笑笑,像是一家人。
陈双燕看着两个小老头忙碌的背影,从此她的保护清单里又多了两位纯粹的人儿,怎么可以这么轻易的再次相信,万一她给他们设了圈套呢?
周五,中医馆人挤人,长队排到了大门口。
陈双燕忙的脚不沾地,一上午过去感觉自己瘦了两斤。
这不行,得招人。
陈双燕这人行动力贼强,中午吃饭的功夫就已经面试好了三位助理,两位负责抓药,一位负责维护现场的秩序。
晚上八点半,六人终于接待完了最后一位病人。
“呼~今天下午过的真充实啊。”抓药小妹坐在沙发上,伸了一个懒腰,这比她上份中医馆的工作忙多了,但学到的知识也多。
两位老先生不吝赐教,短短一下午她学了很多新知识。
“周末好好休息,咱们周一再战!”陈双燕半躺在沙发上,今天把她累惨了,今天求医的人数是往常的三倍,许多人是为了免费药材来的,她们身上发生的不幸,让双燕深刻的意识到助愈金的成立刻不容缓,最近这段时间她得好好筹划这件事情。
又是一夜无梦。
第二天一大早陈双燕出发去织物公司。
但她刚到公司门口,便接到了钟老的电话。
“小老板,先前那个送药材的公司又把药材送来了,什么情况?”
闻言,陈双燕眉头紧锁,她昨天从清州回来便与对方联系了不再合作的事情,遂回道,“拒收!”
“好嘞。”钟老应下,随后挂断了电话。
半个小时后,陈双燕接到了税老的电话,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愤怒,“那些人哪里是送药材的,简直像是黑社会,我们拒绝了他们还硬送,老钟上去拦,他们还推他,搞得他脚都扭了!”
“严重吗?”陈双燕已经到了织物公司大门处,听到这话,她停下推门的动作,立在原地随时准备掉头回中医馆。
“严重倒是不严重,我们能解决,就是太欺负人了。”税老从未见过这般不尊老的人,这种公司绝对走不长远。
“报警了吗?”陈双燕声音充满了冷意,敢招惹她的人,他们找死!
“还没有,他们推完老钟,老钟倒地痛呼,给他们吓的不轻,一窝蜂的都跑了,就是他们的货堆在了我们这里,小老板,你说说该怎么处理?”刚结束混乱,税老还没来得及报警。
“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的货之所以不带走,是为了抵赔偿钟老的医药费?”想强卖给他们,做梦!既然货不带走,那就默认为送。
“妙啊!”要不说年轻脑子好使,一瞬间税老气愤的火焰下去了,什么委屈都没了,“我现在安排他们几个小年轻把货搬进去。”
“行,你跟馆里几个小年轻说说,下次那些人一来立刻报警!”这些人下次来就是催账了,态度绝对不好。
解决完中医馆的事情,陈双燕推开了织物公司的门。
是一个工作室,大约两百个平方。